师恩深似海

发表时间:2021-10-03

浏览量:938
师恩深似海,师恩重如山
世间至恩至爱者,父母也。
修行至亲至切者,善知识。
善知识于诸学人,为法身父母。其恩逾于父母之恩,百千万倍。
父母养我色身,善知识养我法身。
父母者给我以食乳,善知识者喂我以法乳。
父母者时时关心我色命健康成长。
善知识者念念在惜我德行慧命增熏。
生命者,无常败坏,一期而已。
法身者,常乐我净,其功无尽。
故在家养父母者,其孝甚小。何以故?以其恩养,只为少人矣。
于善知识前修行悟道者,世间大孝。何以故?以其能自觉觉他,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其善无边,其德无尽,故名大孝。
能于善知识身边得悟法身,纵背须弥山,二六时中,行无量劫,亦不能报善知识恩于万一。
纵不得证于法身,于师边长养法身功德,植种德本,为将来做得道因缘,其功亦难可测量,其恩亦难可报答。
其有心有智之人,谁不念善知识恩德?而敢违逆或心存不敬?
善学法者,当以亲近善知识为第一要务,拖延不得。何以故?于善知识前,锤炼最多,能耳闻目染善知识种种用心,早晚亲炙,学其德养,故成就最快。
故为弟子者,当于善知识前,具犬马心,始终谦卑,甘愿受教,调伏其心,不令悖德,熏修善法,消除我慢,洗涤业障尘垢,具足万行庄严,磨砺妄想无明,开发本有定慧。待业尽情空,尘尽光生,识得自己本来面目。再观善知识之前种种教诲,诸多善巧,深固用心,乃至呵斥谩骂,百般严厉,才知用心良苦。方见善知识心真乃大慈悲。方悟其恩似大海,其情如父母,其爱无不周,其微无不至。其比世间恩爱者,过百千万倍。多生多劫,欲报其恩,难达万一。
唯荷担大法,传承后学,不为自己,但为一切众生,发大菩提心,立长远之志,身体力行,鞠躬尽瘁,方是真正报师恩,亦真让善知识欢喜也。
学法之人,若起一念对善知识不虔敬心,是为大罪。对善知识不恭不敬,最损法身慧命,修行为最忌讳。何以故?不能受法故,自障圣道故,用心背道故,德薄善少故。
所以,纵然于师前有诸多不如意,被误解,遭冷待,被呵斥,切忌心存芥蒂,耿耿于怀。若于善知识生怨恨心,是最为无智也。当早发觉,勤加忏悔,生大惭愧。
犹如世间最不善者,为不孝父母。学法之人最大过失,不知亲近善知识,对善知识疏忽怠慢,不听善知识教诲,违背师命,忘师恩德。更有甚者,心怀怨恨,只见其过,不自检点。
欲学如何亲近善知识,具何心侍奉善知识,可选华严经七十七卷,佛说法句经等经典仔细研读。经中佛陀明确开示,有心人不可错过。
以善知识示我无上菩提正修行路,于诸逆境险道,伴我前行,前拉后拽,历尽辛苦。又替佛宣教,传承佛心,行利生事业,心大圆明,示现世间,不可思议。故善知识者即佛,有大因缘,有大功德,一切行人,于善知识前,当如是知,如是用心,如是修学,方能真正得法,而不致歧路。
此处多有学人不明,多年修行,总无裨益。故于此警示学人。亲近善知识,勤侍善知识,乃世出世间第一重要之事,一切皆可忽视,唯此事不可。若能谨行之,必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