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名号

诸佛祖师大士名号一心顶礼恭诵南无诸佛菩萨大士名号南无毗婆尸佛,南无尸弃佛,南无毗舍浮佛,南无拘留孙佛,南无拘那含牟尼佛,南无迦叶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普光佛,南无普明佛,南无普净佛,南无多摩罗跋旃檀香佛,南无旃檀光佛,南无摩尼幢佛,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南无摩尼幢灯光佛,南无慧炬照佛,南无海德光明佛,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南无大悲光佛,南无慈力王佛,南无慈藏佛,南无旃檀窟庄严胜佛,南无贤善首佛,南无善意佛,南无广庄严王佛,南无金华光佛,南无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南无虚空宝华光佛,南无琉璃庄严王佛,南无普现色身光佛,南无不动智光佛,南无降伏众魔王佛,南无才光明佛,南无智慧胜佛,南无弥勒仙光佛,南无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南无世净光佛,南无龙种上尊王佛,南无日月光佛,南无日月珠光佛,南无慧幢胜王佛,南无狮子吼自在力王佛,南无妙音胜佛,南无常光幢佛,南无观世灯佛,南无慧威灯王佛,南无法胜王佛,南无须弥光佛,南无须曼那华光佛,南无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南无大慧力王佛,南无阿处毗欢喜光佛,南无无量音声王佛,南无才光佛,南无金海光佛,南无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南无大通光佛,南无一切法常满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金刚不坏佛,南无宝光佛,南无龙尊王佛,南无精进军佛,南无精进喜佛,南无宝火佛,南无宝月光佛,南无现无愚佛,南无宝月佛,南无无垢佛,南无离垢佛,南无勇施佛,南无清净佛,南无清净施佛,南无娑留那佛,南无水天佛,南无坚德佛,南无旃檀功德佛,南无无量掬光佛,南无光德佛,南无无忧德佛,南无那罗延佛,南无功德华佛,南无莲花光游戏神通佛,南无财功德佛,南无德念佛,南无善名称功德佛,南无红焰帝幢王佛,南无善游步功德佛,南无斗战胜佛,南无善游步佛,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南无宝华游步佛,南无宝莲花善住娑罗树王佛,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南无燃灯佛,南无药师佛,南无大通智胜佛,南无威音王佛,南无毗卢遮那佛,南无卢舍那佛,南无日月灯明佛,南无华光佛,南无名相佛,南无阎浮那提金光佛,南无光明佛,南无常散花佛,南无大爱佛,南无师子香胜佛,南无常乐德佛,南无师子华德佛,南无寂灭幢佛,南无戒王佛,南无普德佛,南无大地佛,南无清净王佛,南无广念佛,南无莲花德佛,南无常观佛,南无正作佛,南无善住佛,南无大施德佛,南无大生佛,南无大香佛,南无梵德佛,南无无上王佛,南无日藏佛,南无须弥力佛,南无威德佛,南无大海佛,南无佛天佛,南无无边德佛,南无精进德佛,南无论义佛,南无普见佛,南无宝多罗佛,南无普舍佛,南无大供养德佛,南无大网佛,南无断一切众生疑佛,南无宝德佛,南无普盖佛,南无大盖佛,南无胜德佛,南无宝莲华奋迅佛,南无厚德佛,南无智幢佛,南无宝月德佛,南无常德佛,南无普莲花佛,南无平等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普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得大势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玄通华光主菩萨,海德菩萨,无尽意菩萨,无边身菩萨,迦叶菩萨,狮子吼菩萨,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持世菩萨,楞伽王菩萨,大慧菩萨,信相菩萨,勇施菩萨,药上菩萨,药王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积菩萨,辩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辩音菩萨,虚空藏菩萨,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无缘观菩萨,慧积菩萨,宝胜菩萨,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妙生菩萨,华严菩萨,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罔明菩萨,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南无维摩诘居士,善财童子,天亲菩萨,无着菩萨,殃掘摩罗尊者,宾头卢尊者,无厌足王,障蔽魔王,宝志公禅师,善慧傅大士,寒山大士,拾得大士,丰干禅师,布袋和尚,秦跋陀禅师,僧那禅师,慧思禅师,智者大师,玄奘大师,鸠摩罗什大师。南无牛头法融禅师,牛头山智岩禅师,牛头山智威禅师,牛头山慧忠禅师,安国寺玄挺禅师,天柱山崇慧禅师,鹤林玄素禅师,佛窟岩惟则禅师,径山道钦禅师,云居智禅师,鸟窠道林禅师,神秀禅师,懒残和尚,老安禅师,蒙山道明禅师,仁俭禅师,寿州道树禅师,破灶堕和尚,嵩岳元圭禅师,终南山惟政禅师,峻极禅师,保唐无住禅师。南无须菩提尊者,舍利弗尊者,目健连尊者,阿那律尊者,罗候罗尊者,优波离尊者,富楼那尊者,迦旃延尊者。一心顶礼恭诵南无大乘方等经典名号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般涅槃经,大般若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维摩诘所说经,楞伽经,六祖法宝坛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佛说净业障经,佛说法句经,诸法无行经,佛说决定毗尼经,金刚三昧经,入法界体性经,思益梵天所问经,佛藏经,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首楞严三昧经,大方便佛报恩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金光明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法华三昧经,无量义经,悲华经,佛说宝云经,佛说宝雨经,诸法本无经,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佛说未曾有经,无上依经,佛说宝如来三昧经,佛说慧印三昧经,佛说如来智印三昧经,佛说甚希有经,佛说最无比经,称赞大乘功德经,佛说自誓三昧经,佛说文殊师利行经,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佛说如幻三昧经,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胜鬘师子吼经,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实相般若波罗蜜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虚空藏菩萨经,自在王菩萨经,佛说宝网经,大方等如来藏经,佛语法门经,佛说金色王经,佛说菩萨修行经,文殊师利问经,大法鼓经,无所有菩萨经,央掘摩罗经,观佛三昧海经,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百佛名经,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一心顶礼恭诵南无历代禅宗祖师名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迦叶尊者,阿难尊者,商那和修尊者,优波鞠多尊者,提多迦尊者,弥遮迦尊者,婆须蜜多尊者,佛驮难提尊者,伏驮蜜多尊者,胁尊者,富那夜奢尊者,马鸣大士,迦毗摩罗尊者,龙树大士,迦那提婆尊者,罗睺罗多尊者,僧伽难提尊者,伽耶舍多尊者,鸠摩罗多尊者,阇耶多尊者,婆修盘头尊者,摩拏罗尊者,鹤勒那尊者,师子尊者,婆舍斯多尊者,不如蜜多尊者,般若多罗尊者。南无菩提达摩祖师,二祖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六祖慧能大师。南无南岳怀让禅师,青原行思禅师,永嘉玄觉禅师,南阳慧忠国师,荷泽神会禅师,司空山本净禅师,崛多三藏禅师,韶州法海禅师,吉州志诚禅师,匾担山晓了禅师,洪州法达禅师,寿州智通禅师,广州志道禅师,河北智隍禅师,江西志彻禅师,信州智常禅师,温州净居尼玄机禅师,无尽藏比丘尼,玄策禅师。南无马祖道一大师,石头希迁禅师。南无百丈怀海禅师,归宗智常禅师,南泉普愿禅师,盐官齐安国师,大梅法常禅师,佛光如满禅师,五泄山灵默禅师,盘山宝积禅师,麻谷宝彻禅师,西堂智藏禅师,百丈涅槃和尚,南源道明禅师,郦村自满禅师,泐潭常兴禅师,汾州无业禅师,大同广澄禅师,鹅湖大义禅师,鲁祖山宝云禅师,伏牛自在禅师。东寺会如禅师,章敬怀晖禅师,大珠慧海禅师,泐潭法会禅师,杉山智坚禅师,泐潭惟建禅师,茗溪道行禅师,石巩慧藏禅师,中邑洪恩禅师,兴善惟宽禅师,鄂州无等禅师,江西北兰让禅师,三角总印禅师,芙蓉太毓禅师,紫玉道通禅师,石霜性空禅师,邓隐峰禅师,西园昙藏禅师,杨歧甄叔禅师,五峰常观禅师,华林善觉禅师,龟洋无了禅师,马头神藏禅师,汀州水塘和尚,濛溪和尚,温州佛岙和尚,乌臼和尚,古寺和尚,石臼和尚,本溪和尚,西天亮座主,黑眼和尚,石林和尚,米岭和尚,齐峰和尚,大阳和尚,幽州红螺山和尚,百灵和尚,镇州金牛和尚,洛京黑涧和尚,利山和尚,韶州乳源和尚,松山和尚,则川和尚,打地和尚,潭州秀溪和尚,京兆草堂和尚,洞安和尚,京兆兴平和尚,逍遥和尚,福溪和尚,洪州水潦和尚,浮杯和尚,龙山隐山和尚,庞蕴居士,天然丹霞禅师。南无黄檗希运禅师,临济义玄禅师,沩山灵祐禅师,仰山慧寂禅师,德山宣鉴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云门文偃禅师,玄沙师备禅师,地藏桂琛禅师,法眼文益禅师,药山惟俨禅师,云岩昙晟禅师,洞山良价禅师,曹山本寂禅师。南无天皇道悟禅师,龙潭崇信禅师,德诚船子和尚,岩头全豁禅师,道吾宗智禅师,长庆大安禅师,赵州从谂禅师,陈睦州尊者,大慈寰中禅师,金陵奉先禅师,平田普岸禅师,古灵神赞禅师,长沙景岑禅师,鄂州茱萸山和尚,子湖利踪禅师,白马昙照禅师,云际师祖禅师,香严义堂禅师,灵鹫闲禅师,洛京嵩山和尚,苏州西禅禅师,日子和尚,芙蓉灵训禅师,汉南高亭和尚,新罗大茅和尚,杭州天龙禅师,龟山正元禅师,镇州普化禅师,高亭简禅师,寿州良遂禅师,上林戒灵禅师,金州操禅师,朗州古堤禅师,五台秘魔岩禅师,湖南只林禅师,千顷楚南禅师,乌石灵观禅师,大随法真禅师,灵树如敏禅师,灵云志勤禅师,寿山师解禅师,新兴严阳尊者,光孝院慧觉禅师,石梯和尚,关南道吾和尚,漳州罗汉和尚,末山了然禅师,金华俱胝禅师,长庆道献禅师,长髭旷禅师,大颠宝通禅师,京兆尸利禅师,招提慧朗禅师,法门佛陀禅师,大同济禅师,澧州高沙弥,三平义忠禅师,镜清道付禅师,石室善道禅师,石霜庆诸禅师,五台山智通禅师,空室智通禅师,文殊思业禅师,蚬子和尚,幽栖道幽禅师,渐源仲兴禅师,神山僧密禅师,泉州瓦官禅师,枣山光仁禅师,九峰道虔禅师,涌泉景欣禅师,夹山善慧禅师,清平令遵禅师,投子大同禅师,洛浦元安禅师,长庆慧棱禅师,禾山和尚,鼓山神宴禅师,太原孚上座,酒仙遇贤禅师,香严智闲禅师,无著文喜禅师,天台德韶禅师,云居道膺禅师,永明延寿禅师,罗山道闲禅师,龙牙居遁禅师,香林澄远禅师,芙蓉道楷禅师,关南道常禅师。南无翠微无学禅师,云盖志元禅师,栖贤怀祐禅师,覆船洪荐禅师,鄂州芭蕉禅师,投子温感禅师,幽州盘山禅师,谷山有缘禅师,同安察禅师,禾山无殷禅师,瑞岩师彦禅师,茶陵郁山主,实性大师,楼子和尚,神照本如禅师,圆智证悟法师,泐潭宝峰禅师,清凉休复禅师,南台守安禅师,径山洪因禅师,泰钦法灯禅师,归宗义柔禅师,永明道潜禅师,报恩玄则禅师,杭州惟正禅师。南无兴化存奖禅师,宝寿沼禅师,三圣慧然禅师,魏府大觉和尚,灌溪志闲禅师,涿州纸衣和尚,镇州万寿和尚,幽州谭空和尚,沧州米仓和尚,定上座,南院慧颙禅师,风穴延沼禅师,首山省念禅师,汾阳善昭禅师,叶县归省禅师,神鼎洪因禅师,广慧元琏禅师,三交智嵩禅师,石霜楚圆禅师,慧觉广照禅师,大愚守芝禅师,法华全举禅师,大道谷泉禅师,天圣皓泰禅师,浮山法远禅师,昙颖达观禅师,翠岩可真禅师,赞元觉海禅师,大宁道宽禅师,道吾悟真禅师,兴教坦禅师,归宗可宣禅师,长水子璇禅师,云峰文悦禅师,大沩真如禅师,疏山匡仁禅师,青林师虔禅师,居遁证空禅师,华严休静禅师,钦山文邃禅师,嵇山章禅师,云居怀岳禅师,龟洋慧忠禅师,袁州仰山禅师,石门慧彻禅师,石门聪禅师,大阳警玄禅师,投子义青禅师,丹霞子淳禅师,石门元易禅师,净因自觉禅师,真歇清了禅师,宠智正觉禅师,文殊应真禅师,五祖师戒禅师,智门光祚禅师,福严良雅禅师,洞山自宝禅师,延庆山子荣禅师,北禅智贤禅师,开先禅师,佛日契嵩禅师,圆通居讷禅师,无门慧开禅师,法昌倚遇禅师,了元佛印禅师,蒋山法泉禅师,慧林宗本禅师,法云法秀禅师,应夫广照禅师,佛日智才禅师,慈受怀深禅师,黄龙祖心禅师,常总照觉禅师,泾山无准禅师,梁山缘观禅师,南塔涌光禅师,报恩怀岳禅师,金峰从志禅师,护国守澄禅师,玄策慧超禅师,国清守静禅师,保福清豁禅师,德山缘密禅师,清溪山供进禅师,龙济绍修禅师,福昌惟善禅师,黄龙道震禅师,天童普交禅师,圆通道旻禅师,宝峰克文禅师,兜率从悦禅师,云居元祐禅师,惟胜真觉禅师,开元子琦禅师,仰山行伟禅师,福严慈感禅师,云盖守智禅师,隆庆庆闲禅师,泐潭洪英禅师,保宁圆玑禅师,黄龙悟新禅师,灵源惟清禅师,草堂善清禅师,上封佛心才禅师,法云佛照禅师,西蜀銮法师,龙门清远禅师,佛性法泰禅师,泐潭文准禅师,云居晓舜禅师,怀琏大觉禅师,净因继成禅师,洞山守初禅师,琅牙觉禅师,云居道齐禅师,云居道简禅师,洞山晓聪禅师,雪窦重显禅师,天衣义怀禅师,杨歧方会禅师,白云守端禅师,保宁仁勇禅师,五祖法演禅师,云盖山本智禅师,圆悟克勤禅师,慧勤佛鉴禅师,开福道宁禅师,五祖表自禅师,大慧宗杲禅师,虎丘绍隆禅师,开善道谦禅师,无著妙总禅师,计法真禅师。

2023-05-12

六祖坛经第十二讲下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其实怎么去悟自心,去见自性?就是别去外找,别执着外相,别执着外境。什么事情都回到自己这里来,烦恼了呢,自己解决;自己有执着了,自己要看到;自己忽然间明白了一些东西,自己知道就行,也不用到处去宣扬。你领会的、突然明白的到底起没起作用,是不是真的,你要去验证。只是一次明白没用,你要多次明白,“哦!确实是这样的。”那你就会了,你就觉悟了。所以都向自心去看。何不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自己念念都清楚,会用了,用而无滞,就能顿见真如本性。知道自己不向外去找了。《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这是《梵网经》里边的一句话。“我本元自性清净”,就是我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真实的我是不生不灭,没有染污的。《涅槃经》里讲的常乐我净,这个佛性之我是清净的,是不染的,是没有烦恼的,没有妄念的,是没有法可得的,无大无小、无长无短、无方无圆,无高矮、无善恶、无是非、无好丑、无男女、无形无相,大则无边无际,小则于一微尘中都能够显现,所以是不可思议的。“我本元自性清净”,这是一个根本。一旦你不清净了,一旦你觉得不舒服了,你被妄想妄念欺骗了,赶紧回到当下来。转个身,转个念,立刻就能回到本元清净中来。走开也好,低头也好,反问对方也好,都是妙法。过去有僧问祖师:“什么是不变之性?”祖师一低头做思维状态,良久,其实是给他答案呢,看上去像是思惟,实际上,已经在告诉他答案。但往往学人于此错过,不会祖师意。你不知道祖师的心在想什么,他为什么作“良久”的状态。回一句“二八月乱穿衣”也好,答一句今日有事不说法也好,都是妙法。祖师的末后一句,只是个了因,是电灯的开关。你觉得这一句话好像很容易,在你按这个开关之前你要做无量的工作,而且还要做对了。要做牧牛的工作、保任的工作,要做息虑忘缘的工作,要减少世缘,要减少造作,要转识心的运转。把这些工作都做好了,才能够做到随时随地从一切境中抽出身来,才能头这一低,脸这一扭,才能三三得五,七七五十二。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明白了自己,不再向外去找,也不去执着自心的境界,佛道就成了。维摩诘经云:当时一下子就心开意解了,认识到了自己的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六祖说:我于五祖弘忍大师那里,一听就言下顿悟真如本性。这是机缘成熟,自己的善根成熟了。五祖弘忍大师给六祖一讲,他就顿见真如本性。六祖前期也有所悟,然后五祖再给他开示,他就悟得更清楚了,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所以我将此顿教法门流行,令学道之人顿悟菩提自性。怎么顿悟菩提呢?各自观察自心,莫向外求,是否无端起心动念。但能不住烦恼尘劳,妄心不起,回到当下,即见本性。《楞伽经》里讲到一切如来有二种法:言说法如实法。如实法就是指宗门这一法,实相法。它是自行圣智境界。就是只关心自己的起心动念,莫向外看。听起来好像就是一种自私的感觉,其实不是。它不是自私,它跟世间人那种只想自己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只关心自己,是关心自己的起心动念,关心自己是否又迷到外缘中去,关心自己怎么解脱,关心真实的东西。世人的那个关心自己,是关注了一个虚妄的东西、虚假的东西,它是一种痴迷、执迷,它会带来苦。佛法里的自证圣智所行境界、自悉檀,是看自己的内在是否改变,是关注于真实,不去关注外境和假象,不去关注人我是非,不去关注烦恼。这个自己和那个自己是完全不一样的。世间人也说做自己,要独立,要活出自己来,其实他们都活不出自己来。他越活越偏执,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己,都落在我执里了,还觉得自己特立独行,还觉得自己活得很好,所以不学佛法能真正活出自己无有是处。要想真正活出自己,活出那个真实的、真正的、不灭的自己,得先觉悟什么是自己。“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其实六祖大师讲这部《坛经》就是引导大家回归自性,不要向外去执迷。整部《坛经》时时处处提撕回到自己这里来,一切佛法,本自有之,但能直用,直了成佛。时时开示学人:向内看,各自观心,只看自己!看自己每天的起心动念,看自己的行住坐卧是否与道相应,看自己是不是分别是非人我,看看自己每天是不是经常烦恼,看自己的恐惧、忧虑从何而来。修行最难的就是关注自己,大家都爱去观察评价别人,忘了自己的修行。这个关心自己不是为自己谋利益,谋世间的财色名食睡,而是关注好自己的安宁,保护好自己的心,善护念,不要跑到别人的境界中去。不让自己枉受烦恼。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自己若不能够觉悟自心,那就要找大善知识,能解最上乘法的人,为自己开示正修行路。这个大善知识有一个条件,就是解最上乘法,要明心见性。只有见性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善知识,不见性不名善知识。“直示正路”就是告诉你正确的修行和解脱之路、有效的修行和解脱之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是善知识有大因缘”善知识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都是佛菩萨再来人,有愿力,对众生有大慈大悲,能够不舍本愿,不舍众生的人。他有大智慧,是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不是随便就能找到这样的一个大善知识,他是很难得的,世间希有,希有复希有。要自己准备好,具足善根因缘才能遇到。这样的人大多看上去很平凡,很平常,根本就认不出来。但是如果遇到了,就要好好珍惜。这样的善知识可以指引我们修行,令我们得见本性。怎么“见性”我已经讲过了,就是出离妄念,不住妄想尘劳,回到当下。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做到这一点,即是见性。后边就是养这个功夫。牧牛的方法一定要学会了,然后自己慢慢练,不管在哪儿,都要多练习牧牛。别再去求别的法、见别的性了,那都不是见性。千万不要认“能听的、能看的”、“前念后念之间的那个”是自性。那都是识心妄计,认贼为子。首先对见性的理要明白!别认贼为子,认贼作父,别错认定盘星,本来不是性的,你当成性了,只要你有所认,那都是识,不是性。“菩提无是处”。你认为的、认定的那个都不是佛性。佛性是行出来的,是自证出来的,是默契出来的,只能靠做,不是靠说。做而不生做想,而没有住著,没有痕迹。我们的心始终处在一种过去的状态,过去、过去、过去……其实就是不住,古佛过去久矣。所以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真的能一念无所住,就一念相应,一念作佛。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我们来到道场参学,进行实修。本来很多方法、很多事情都不懂的,不知道要怎么去做。善知识提醒你、告诉你、指导你、训练你,慢慢就会入道。所以“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这个“善法”不是世间的善法,是指为见性成佛这个了因作辅助的助道法。所谓的三十七道品,八正道,六波罗蜜,种种的因,各种佛法的缘因。这些因具足了,才能实现见性的果,这个才是真正的善法,而不是善恶之法。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向外去求去见诸佛、去学经典,多向自心领会,把你的天性活出来、行出来。三世诸佛,所有的经典,在你本性中都具足。一切都是现成的、活泼泼的,自在无碍,通透豁达,只要我们自己不起住着心,一切都不用求,不用修造,本来就有。一旦抓住了这个根本,生活的观念就立刻改变了。看这个世界、看事物的角度立刻就不一样了,心量也变大了,境界也不一样了,这才是你本性的智慧,是活的智慧。你把它活出来,就不用像我这样还捧着本经,还跟大家讲。张口就能给人讲属于你自己的《坛经》。诸佛经典包括所有的法,都是人性中本自具有的。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如果自己不能自性,就须要去参善知识。参善知识需要自己有一定的善根和因缘,你和这个善知识有缘你才能够找到他。你没这个缘或者自己的准备不足,很难找到这样的善知识。当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你求法的心发出来没有,你有没有迫切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力。你没有这样的愿力,你没有一个迫切求解脱、求法的心理,也很难具足这个缘,这个缘会迟迟不来。等你自己真正想解脱了,想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了,不想再受苦了,不想稀里糊涂地、迷迷糊糊地过这一辈子,这个心一发起来,这个缘就开始聚,开始给你安排。忽然有一天,你就会遇到这样的大善知识。其实都是你自心演化出来的,你自心的愿力增强了,这个因缘就近了。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如果能自悟本心,那就不需要向外找善知识或寻求佛法。悟得本性,不假外求。所谓迷时师度,悟后自度。世间也有无师自悟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也有。能自悟的,就不需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如果认为必须要靠善知识才能得解脱,那就完全错了。执着于必须求善知识才能开悟,一直依赖善知识,不懂得自悟自修自度,那样永远无法解脱。阿难曾经想依赖佛陀惠他三昧,帮他开悟见性,但是一直到佛陀涅槃,阿难也没有开悟。众生迷的时候求师度化,这没问题。但是如果执着善知识,一直依赖仰仗善知识帮助,不懂得反求诸己,认为只有跟着师父才能够成就,那是不可能的。这样反而成不了道。善知识就像桥梁,就像渡船一样,只是修行的工具和助缘,像拐杖一样,过河的时候需要这个船,到了彼岸,这个船得扔掉。小时候学骑自行车,需要有人给你扶着,骑会了就不需要他扶着了。如果他一直扶着你,你就走不快,你就不自在,你就不能够做自己的佛。你只能数别人财宝,只能依附于虚妄的外境,不能真正解脱。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真正的善知识,都有智慧,有活的佛法,需要自悟。悟得自己的本心,那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我们从早到晚,一动、一静、一语、一默,任何的状态都是你内在的善知识在指引你,它非常简单纯净,不过度,不贪着,不痴迷,安静,无为。去悟这个清净心。这个内在的善知识才是真正的善知识,它分毫不错。只要你一烦恼,一受苦,你就离开了自心的善知识。自心的善知识一定是引导我们平和、安静、喜悦的,而不会给我们带来狂乱和痛苦。外在的善知识,有时候跟你讲半天,你还没听明白,还误解。一旦你能看到内心的指引,一切就变得非常简单。我们看古人求法的时候,到祖师这里待了三年一句佛法都没给你讲。为什么?祖师是让你去悟自己本有的智慧,不要听他讲那些没用的语言文字。时节因缘一到,有的人就豁然明白,原来师父没给我说法,是让我用自己的佛法。所以说,如果总是依赖外善知识,不能向自己这里悟,那永远也成不了佛。佛是自己做的,不是别人教的。所有的大善知识其实就是提醒你这一点:别从我这里找,你那里都有!就是不停地提醒你:你那里都有,我这什么都没有。六祖对慧明上座说:“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大珠慧海来见马祖。马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曰:阿哪个是慧海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师于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所以,我们每个人自心内都有善知识,需自悟,自见本心。但心不外驰,默契即得也。你自己的真如本性是真正的善知识,但这不是知解出来的,而是要行出来的。它不是一个知解的东西,它不是一种观念,它是需要你去练、去行出来,多练觉知,多安住当下。以前做事慌慌张张,现在慢下来,慢慢地去做,先减慢速度,再专注、认真。走路快的,放慢脚步,干活快的,要放慢速度,语速快的,放慢语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如果内心起邪见愚迷,妄念颠倒,就算有善知识教导,也无法救你。如果学人自己太执着了,十个佛或历代祖师全都站在你面前,也救不了你。无法说动你,因为邪见太深。人一旦起了执心、起了邪迷,鬼迷心窍,谁也劝不动。所以善知识也得放下,还得回到自己这来。你得清楚:自性自度。善知识度不了人!他只能提醒你一句,给你指个方向。最关键的还得你自己去行,这条路得自己去走,所以还是回到自性自度自悟上来。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有了真正的般若智慧,有了转身的功夫,妄念一起,就能转过来。一念之间,转烦恼为菩提,转地狱为天堂。所以,功夫到了,所有的妄念不复为碍,你平时的修行到位了,功夫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智慧在起作用,烦恼再也骗不了你了,这个叫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只有真正实修的人才会有这个体会,不实修的人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如果不做牧牛的功夫,嘴上讲再好,都没用!等烦恼来的时候,你过不去的时候,你煎熬的时候,你恐惧的时候,你揪心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根本没有修行。练好了,再遇到同样的事情,它就影响不到你,那是真自在。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识自性”,不是头脑中认识到什么是自性了,而是在事上会修了,会解脱了,达到不住了,亲证解脱,这才叫识自性。能如是行得,一刹那间,即至佛地。知解出来的自性没用,老是奔念头里去跑,总是奔意识里跑,不懂得会用这个自性。会了才叫识自性。比如说游泳,你在那翻书,请来十个教练给你讲,讲了仨月了,没下过水,还是不会游泳。不练习,下水就呛着了。练一上午,比你听一百个教练给你讲一个星期都有用。所以“识自性”,是把自性行出来,正用时没打妄想,不头上安头。理上也知道什么是本性,但不执着于一个定理和定法。把本性用出来,活出来。这才是“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我们一听“一悟即至佛地”,大家都开心了,觉得禅宗好简单,成佛好容易。那是你的妄想。真正识自性,是需要多长的功夫,还不能做错功夫。没有真正地把自性用出来,只是一个概念上认识,那没有用,你不得受用佛性。

2023-04-01

六祖坛经第十二讲上

六祖坛经第十二讲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内外不住”,这个“内”其实主要是从法上,从我们求法,思维法,执着于法,从这个角度讲是内。“外”是指人事物,一切的外境。总结起来就是不住于念。“内外不住”,不住于世间法、出世间法,不住于一切法的观念、概念,不住于知见,其实就是不住于念。念是指执念和知见,不管你是法执,还是我执,还是世间执,都不能住,一住就覆盖了真如本性,就迷了。学法的人多住于内,也即思维空、观空、思维实相,住著于对自性的理解,总是去想自性,去思维、分别自性,这是“内”。“外”就是六尘,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世间的快乐,我所。既不执着能,又不执着所,这是内外不住。“去来自由”,直用直行,常应诸根用,而不生用想。指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做什么事要果断,要自在,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老是住在过去心里,不要纠结是非对错。什么事情发生了就过去了,赶紧放空。一切不忆,什么都不留。体现在修行功夫上就是转身,时常能够转身,能够转念,这叫“去来自由”。念住在一个境上,出不来,思前虑后,就不得自由。老想着一件事情,不能及时抽身、不能迅速出离,就不自由。所以“去来自由”是指不住于念,不住于执念。“能除执心”,看到我执与法执的虚妄,不住于这念执心。执心即我执,也包括法执。我法二执不再生起,即是能除执心。对什么产生执着了,较真了,看破它,放下它,不再住着,即是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如果你能够随时不住于念,于理于事都通达无碍,行出来这个自由来,就是在受持般若经。这本身就是在实践经典,与受持《金刚经》没有区别。甚至不需要诵《金刚经》。能做到于一切法不住,才是真正的受持《金刚经》。所以经典都是自己本有的,你得行出来,行出来才是你的,不然你只是读文字而已,读别人的经典。《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你也有属于自己的一本《金刚经》,你要把它行出来。能行出来,才是真正的受持般若经。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这些经典文字都是因人而设置的,都是方便说,是一种引导,最后我们还要从文字中出来,去实践它,实证它,受用它。经典文字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它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需要这样的开示,有的人需要那样的开示。语言文字都是善巧方便,非是定论。不能执着文字。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这些文字是从哪出来的?是从释迦牟尼佛那里来的吗?世俗谛是从佛那里宣讲的。但从实相来说,一切的文字不是从某个人那里来的,释迦牟尼佛也只是个相,是个幻影。文字是从智慧性出来的,从本性起用的,从法身不可思议的作用来的。智慧性是释迦牟尼佛、六祖独有的吗?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而且都一模一样。只是你没有用出来,没有开发出来。为什么没有用出来?被烦恼尘劳障碍了,被自己一时的无明给掩盖住了。就比如说家家都有一亩土地,有的人收了庄稼,有的人没有收。收了的是因为他去种地了,你也有地,你也能种长庄稼,但是你懒,你不去种,种子也都发到你家里了,工具也都发给你了,你就是不去种。大家起跑线都是一样的,工具都是一样的,因缘条件都一样。只是你不勤劳,你不去耕种,你不修行,你没有开发出你本性的智慧来。这些文字经典,不管是谁说的,其实你都能说,而且你每天都在说,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一切众生语言皆是佛语,皆是狮子吼,皆入如来法性海中,皆是佛说,你自己不知道而已。过去有一位祖师,他到街上买东西,听到有一个送葬的人唱歌,他听到其中一句歌词,就开悟了。其实那个送葬的人唱的那句歌词并不是有意要让谁开悟的,也跟佛法没关系,里边也没讲什么实相不实相的。唱的人无心,但是听者一听就开悟了。所以从广义上讲,一个人无心讲的,每天日用的语言,都是佛法。不仅人的语言是佛法,动物的叫声,昆虫的声音,风声雨声,都是佛法。只是你会不会听,会不会悟。一切经典文字都是因智慧性方能建立,智慧性我们人人都有,我们人人都能说自己的佛经,都能够讲出经典来,都会说法。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因为有了人,才有所谓的法,才有所谓的概念。万法本不自有,是因为有了人,发明了语言文字,施设了各种名相概念,才有了所谓的佛法。假设这个世间没有人,只有一些动物植物,牛、羊、马,它们不认识字,也不会创造文字,也就没有所谓的佛、佛经、法,连这些词都没有。词、文字、语言是圣人方便世人生活和修行巧妙设立的。所谓文字,它是逐渐产生的,不是一有人类就有文字的。它是到了一定的时期,到了一定因缘,世间有智慧的人发明了文字,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便。所以文字都不是真实的,它是因人而建立的,也会变化,随着时代和人类自身的演变而变化。文字只会对人的思想意识起一个暂时的作用,它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没有世人,也就没有所谓的万法和文字,包括书籍、名相、概念,什么男女、是非、对错、高、矮、大、小,这些全都没有了。所以万法是从人而兴。经书和文字是因人而说的,它是相对的,它不是绝对的,它并不是实相、不是真理。人只是法性显现的一个狭小的相,一个极其微小的作用。在这个相里边建立理论,建立文字,建立得再完好,建立得再究竟,它也是管中窥豹。那只是站在人的角度,看到的一个相对的真理。所以说,即便是释迦牟尼佛、证悟者,他用语言文字形容出来的也不是真理,除了他亲证的实相。讲说出来的,只是对治众生烦恼和无明的方便之说。因为众生有病,所以需要佛法的药,一旦烦恼病消除了,就不需要这个药了。经典文字、法就没有意义了。佛法只是针对众生的幻病而施设的幻药。我们因为有烦恼才需要学佛法,当你发现烦恼本空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执着法和经典文字了。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人中有愚有智。愚是指小根基的人,迷于本性的人称为愚人。智是指大根基的人,觉悟了本性的人称为智者。人虽有愚智之别,但这些区别都是虚幻的,是暂时的,不定的。人可以通过修行从愚变智,也有可能因为造业从智到愚。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愚痴与智慧也是相对的,暂时的。没有遇到善知识给他开示,没有遇到好的因缘,机缘没到,所以他一时迷了。一旦遇到因缘,时机因缘到了,愚人向智人问法,智者为愚人开示,使他心开意解,显发出自己本有的智慧,愚人就与智者无别。就好比如一个学校里有老师和学生,老师为学生讲课,学生听懂了,也可以当老师。愚人智人也是这样。迷的时候见有迷与悟,悟的时候就没有迷与悟的差别了,也没有愚与智的差别。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这一句点出了禅宗修行的特点,就是顿悟顿修。它是要悟的,它不是修的,悟道了就会修道,就能得道。“不悟,即佛是众生”,你没有见性,没有开悟的时候,你本来是佛,本性是佛,本来面目、本来的身份是佛,但是你不知道,那你就枉做众生。我们打一个比喻,比如说有一个人他本来是王子,他是王室的成员,是要继承王位的王子。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来到了国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多年都做一个平常百姓。有一天他碰到了自己国家里的人。那个人是王室里的人。他看到王子,就告诉他说:“你本来是王子,怎么在外边流浪?还做穷人,还做苦力。”他不太相信。然后这个人又讲了很多事情,他恢复了记忆,知道自己的本来身份是王子,然后就回国做他的王子去了。其实众生的真实身份是佛,个个是佛,只不过忘记了自己是佛这个本来面目,忘记了自己是佛的身份。这叫不悟即佛是众生。这里说的“众生”并不是特指某个人,而是指佛性迷的状态,是佛性作众生这样的状态,也即迷失本性的状态。“佛”也不是特指某个人,是指佛性觉的状态。佛,这个词在经典里很多地方其实都是指佛性,但我们有时候就会把“佛”当成一个人或当成一种身份。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不悟佛性,那么佛性就枉做众生,就做众生用了。也就是本来是王子的,就做平民了。“一念悟时,众生是佛”。等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的时候,众生就是佛了,原来自己的真实身份是佛,众生性即是佛性,这是一念悟时。你只知道这个理:一念不悟,佛即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即佛。我们还是会迷,所以不仅要明理,还要实修,把领悟的道理变成一种功夫,随时能用出来,随时能处在“一念悟时,众生即佛。”我们都知道《六祖坛经》里像这样的话有很多,一念迷即是众生,一念觉即是佛。大家也都知道开悟见性就能成佛,可是只知道悟了即成佛。但是怎么就叫悟?怎么叫不悟呢?如何去悟?如何成佛?其实我每天都会跟大家反复讲。什么是不悟?进入头脑,住著于念头,就是不悟;什么是悟?一念从意识、妄念、执着、住著里出来,就是悟。在头脑里做活计就是不悟;直接生活,然后没有住著,这就是悟。听到鸟声就是悟;在脑子里边想来想去,想是想非,就是不悟。手拿杯子的瞬间,感到到杯子的温度了,这就是悟;摸杯子的时候脑子里想别的,水怎么送到嘴边的都不知道,就是不悟;坐在那里,一切都扑面而来,就是悟;坐在户外,鸟叫了半天都没听到,就是不悟。但是我们想一想,悟与不悟是确定的吗?悟与不悟会住,会停留吗?有那么一个固定的状态叫悟或不悟吗?没有,都是分别出来的,都是幻化的!悟和不悟都不住,都没办法住。当你知解悟时,你住在了一个幻悟上。当你知解悟时,你迷了。当你不住于知解时,悟尚不可得,何况于迷?所以,究竟来说,你根本找不到一个悟的点,你也找不到一个不悟的点。不悟也是假的,悟也是假的,你明白这个了,就接近于悟了。我们还是摸摸杯子吧,抬个头也行,得学会随时出来,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跳出来,就悟了。小鹅虽然长大了,但是它能出来。有人把坑儿挖好了,但我们可以不跳进去。其实世间人生活在一起,大家都做一件事情,就是互相给对方挖坑,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就是互相给对方挖坑。有智慧的不奔里掉,或者掉进去就赶紧出来,没智慧的就拼命地挖、拼命地掉。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我们的重点不是知解这两句话的意思,而是要知道怎么去做,才能与这两句话相应。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修行只是刚迈开一小步。怎么去实现悟?怎么去避免不悟?这才是修行的关键!

2023-04-01

六祖坛经第十一讲下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其实“无念、无忆、无著”都是不住的意思,都是不住在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里。“不起诳妄”,就是不起虚妄心,不起妄念,该干什么干什么,别无端地起一个妄念,然后被它骗着去造业。“用自真如性”,日常生活,简简单单,吃饭就是吃饭,喝水就是喝水,穿衣就是穿衣,睡觉就是睡觉,少打妄想,多练习这样简单地生活。“以智慧观照”,一旦起了过去的习气和无明,起贪嗔痴心、烦恼心,赶紧观照,念头一转,就清净了。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一切法非有,故不取;非无,故不舍。但自怀中解垢衣,只是看自己,别看别人。一是不能看师父的不是,二是不能看同修的不是。在家也是一样,别总是抱怨老公怎么样,媳妇怎么样,孩子怎么样,父母怎么样,他们没怎么样,是你怎么样了。所有的问题都在你这里。你若没问题,全世界就没问题了。一切时中,不生事端,平常过活,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即是见性成佛道。“见性成佛道”是行出来的,是用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不是讲解出来的。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这里六祖大师提出来,想要觉悟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要读诵金刚经,行般若行。什么是般若行?对于大部分修行人来说,读诵金刚经就是般若行。因为金刚经直接开示了最上乘禅宗的义理和修行方法,直指人心,没有丝毫夹杂。如果坚持读诵金刚经,就能明白甚深实相,直接开悟见性。诵经是最好的最基本的修行,也是最有力的修行。有的人轻视诵经,认为禅宗祖师都不诵经,我也不诵经。你又被祖师骗了。祖师悟道后就不怎么诵经了,悟道前,都是诵了无数的经典。法达诵法华经三千部,智通诵楞伽经千余遍,永嘉大师读维摩诘经。很多祖师都诵经。读诵时既能解义,又能安住,所以持诵金刚经,就是般若行,就能见性。达摩祖师刚来中国的时候,传给二祖的是楞伽经,以楞伽经来印心,作为禅宗修行的理论依据。禅宗的以心印心,其实在佛经里是有理论依据的。比如说《楞伽经》,《金刚经》,《维摩诘经》等等。从达摩到五祖弘忍,他们之间传的是《楞伽经》。我们现在读诵的经典里有一个宗门法本,几部重要的经论都在这个法本里,我平时让大家多读多看,这些经论都是得道之人留下的宝贵修行经验。我们常读常诵,自己也能够按照它去修行。即便没有师父,如果按照这些法本去读去行,也能够开悟,也能够见性。就像永嘉大师,他平时学《维摩诘经》,就明白了实相,后来到六祖那去印证。主要是看你自己深入的多少,精进多少,你自己有没有善根,用心用多少。道场每天都有读诵大乘经典的课程,我们读过《金刚经》,读过六祖坛经,读过维摩诘经、传心法要、血脉论。也诵过《楞严咒》。有诵过半年的,有诵过一年的,有诵过三年的。读过《传心法要》、《血脉论》的人都知道,古人的开示里会经常引用《金刚经》,引用的最多的就是《金刚经》。说明祖师对于金刚经烂熟于心,不是只有咱们读,古代悟道的人没有不读《金刚经》的。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要想知道这部经的功德、它的作用多么不可思议,你自己去读,里边说得很详细。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到了五祖这里,五祖传法给六祖的时候是为六祖讲《金刚经》,前面祖师传的是《楞伽经》,到了五祖这里给六祖传的是《金刚经》。因为《金刚经》更简单,更直接,没有那么多名相,听起来更容易理解。读经论多的人都知道,佛经里有很多了义经典,像《诸法无行经》,像《维摩诘经》,都是句句不离自性,不离实相,都可以作为禅宗修行的理论基础,为我们学习禅宗法门建立信心。不管是《楞伽经》,还是《金刚经》,其实宗旨都是一样的,就是让我们离文字相、离名相、离幻相,去见性;离生灭,去悟不生不灭;知道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从意识生、从分别生,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起心即有,息心即无;拟心即错,动念即乖。为什么说禅宗是最上乘法?佛经里只讲到有三乘法:声闻乘、缘觉乘、大乘,怎么又来个最上乘?因为它直接,它直指人心,它是跳过一切有为的修行,超过了一切的阶级,抓住了根本,一悟即至佛地。修行也很简单,但是需要善根的积累,需要时节和因缘,需要你有这个根器。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我们也看到很多人不信禅宗,或者是害怕学禅宗,总怕学偏了、学错了,总觉得学禅宗不保险,万一见不了性怎么办?还是念佛比较保险,舍不下那句佛号,也舍不下极乐世界。前一段时间有个人加我,他说:“看到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我一直是学净土的,我一直有一个困惑,有个纠结,就是我也对禅宗非常向往,也很感兴趣,也很喜欢禅宗,但就是这个佛号我放不下,我又想放又放不下,我一要放的时候就恐惧,我总觉得没着没落了,不知道要到哪去,不知道怎么修了。”其实他说对禅宗感兴趣,他了解禅宗吗?不了解。禅宗就是让你没着没落,先让你恐惧一段时间,最后了解无依才是实相。咱们这里有很多人,一开始学禅宗也是有点怕,觉得这个东西跟其他法门完全不一样。人家都说《金刚经》是真经,我却说《金刚经》是伪经。所以有人一听我这样讲,不敢跟着学了。不仅是金刚经是伪经,所有的经都是魔说,不是佛说。祖师说,佛还有烦恼,佛不是佛。所以说,要论谤佛,禅宗祖师最会谤佛,谤得都是带花样的。那是谤佛吗?不是,是真赞佛。就帮助你去除对佛的执着,破除你对有相佛的执着,让你认识什么是真正的佛。可是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这个人是邪师,居然说《金刚经》是伪经,这个人邪得太厉害了!”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比如龙王兴雨,树啊,城邑聚落啊,全都给漂走了,就像漂走树叶一样轻而易举。大雨下到大海里边,因为海大,下这点雨不叫事儿,不增不减。大乘人心量大,跟他讲什么他都能接受。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如果是上上根基的人,修学大乘和最上乘的人,一听到金刚经,就能心开意解,明了实相。就知道自性本有智慧,不假修证。就会直用直行,用自心智慧照破一切虚妄外境,不依靠阅读文字。为什么六祖一见五祖就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已经抓住了修行最根本的东西,他会用自心的智慧,他会活学活用,会变化佛法,而不执着文字。见性就会用性,会用性就能见性。你会用性,就不会再执着文字。要想用得好,得先练习实修,通过实修来转变识心习气,通过实修来安住无依无为。没有天生的释迦牟尼佛,也没有天生的六祖,佛与祖师都是苦练出来的。都是息虑忘缘,屏绝世缘,找一个地方隐居起来,生活简单,读经看论,穿衣吃饭,安住当下,不造作。诸业不造,自然得道,没有别的途径可走。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比如雨水都是龙兴的,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有了雨水,才能让大地的草木植物普皆蒙润,然后又都回归到大海,合为一体。我们自性的智慧,是用来解脱的,最后都回归到解脱这一路上来。智慧并不是让你去贪著外境、去放逸造作,是让你解脱的,回到清净的本性上来的,从无住起用,又回到无住上来。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善知识,小根小智的人,听到最上乘顿教法门,听到言下见性成佛,不能信受。就像小草被大雨浇灌,就会折掉,再也活不了。他一听禅宗的见地就害怕,放不下我执,放不下抓取的东西,他一定要踩一个东西、依一个东西才能修行。而顿教法门,是在空里漫步,无依无执,无我无人,无去无来,无生无灭。你要让他在空里漫步,他做不到,他恐惧。多少人到了这个地方都望崖而退。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就是你对空、对无依不害怕了,对无法可得、无法可修能够领悟了,能够信受了,就是大根之人。也不念佛,也不念法,也不持咒,也不需要去观想一个什么,给你放坟地里边也不害怕,不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了,随所住处恒安乐,就是大根器的人。时时能够回归自己,回到当下,把自己做好,把自己活出来,那就是大根器。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小根之人一听最上乘法,心生疑惑,就像小草被大雨浇倒一样。虽然是小根之人,自性本有的智慧和大根器的人一样!为什么不能智慧现前呢?为什么闻法不能信受,也不能开悟呢?是因为他烦恼太多了,业障重。就像大云把太阳遮住一样,没有慧风吹过,阳光就无法显现。我们平时经常讲这个人业障太重,听不懂最上乘法,也不会用功,善根不够,你怎么拉他拉不动。佛陀在《涅槃经》里讲一阐提,讲善根少的人,就像一个人掉到屎坑里,就露出一根头发,露出一根头发揪不动,因为善根太小,无法拉动他。因为烦恼贪著比较重,就像大云把太阳盖住一样,其实太阳还在那,就是被乌云暂时遮蔽了,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根机大小,通过这一段话就能衡量出来。本来一切众生都本有般若之智,大家都一样,都是佛,本性都是佛,没有一点差别。只是你暂时迷在了自心的境界里,迷在一件事情上,迷在妄念里出不来,才有了迷悟不同而已。虽然有迷悟的不同,但迷悟不是绝对的、不变的,而只是暂时的。什么叫“迷”呢?“迷心外见,修行觅佛”,就是向外找佛,想成一个有相的佛,这叫迷。贪着生死也是外觅,分别外境,外求佛法,这都叫迷。不能悟得自性,那就是小根。小根就一个条件:向外去求。不管你是求真,还是断妄,还是修法,向外就是小根。“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开悟顿教就是明了自心,就不再执于外修。能于自心不失正见,常用智慧,就不会迷了。你关心的不是外在,而是自己的起心动念,你一生起烦恼了,就看自己动了什么念,解决自己问题,别去解决外境。把自己的智慧和天性打开,经常能用智慧照破一切妄想尘劳,一切烦恼不能染着,就是见性成佛道。所以,见性成佛道不仅是一种见地,更是一种功夫和能力。智慧一增强,烦恼习气的力量就弱了,它就影响不了你了。我们经常来听经闻法,如说修行,解脱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就会增加、就会增强。我们每天做息虑忘缘的功夫,时间久了,就能不染万境,就不会被烦恼、意识、念头所骗。这个都是从行上讲。见性是修行,是行而不是知解出来的一个见性,不是想象理解出来的一个见性。开悟顿教当然需要学法,需要亲近善知识,但是用还是要回归到自己这儿。要能够于自心常起正见,常能够觉知回到当下,不要去分别外境,不要去向外找原因,去抱怨、怨天尤人。有烦恼了就观自己的心,肯定是住了,肯定是着相了,肯定是分别了。一念一出来,烦恼就没了。见性没有什么神秘的。抓住根本,站在实相和空上,一切烦恼都不能染污。时时熏修,经常练习,烦恼一生,立刻转念。不管有些人把见性说得多么难,多么神秘,它都不离当下,不离你的日用万行,不离你的每一个觉知。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十一讲上

六祖坛经讲记第十一讲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六祖坛经》读诵的音频,我也传到了学山禅院的官网上。大家有时间可以听一下,我是用很慢的语速朗读的,大家可以通过听经来了解经文的意思,有时耳闻和眼看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六祖大师未去五祖那里前,也是听闻有客人读诵《金刚经》,一听,心就有所领悟。六祖大师讲《坛经》的时候,用的都是当时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我们听着好像古文,其实在当时已经是特别简单化的文字,都是大白话。即便现在人听,也不用过多地解释,一听就懂。这也是为什么坛经流传广泛的原因。所以做为弘法者,开示或写文章的时候,要考虑到听众的理解能力,不要过分地渲染文字,要直抒胸臆,让人一听就明白。“善知识,凡夫即佛”。凡夫即佛,凡夫心与佛心无异,本是一心。离开自心,找不到佛,一切众生,共一佛心。所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修行就是要觉悟到自心是佛,成自己的佛,做自心佛,做自性佛,做天真佛,做男佛、女佛,做高个佛、矮个佛,做南方佛、北方佛,你是什么,就做什么佛。不需要太多的营造,也不需要修什么,证什么,只是去除虚妄,转变观念,用对了心态,觉悟自心是佛,用出自己的佛就行。觉悟时,凡夫即佛;不觉时,佛是凡夫。凡夫性即佛性,凡夫与佛都从性而有,所以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也是一样,烦恼性即菩提性。住着就性成烦恼,不住性就是菩提。刚才还烦恼呢,一念不住即菩提;刚才还清净呢,妄生一念,住着了,烦恼就生了。所以菩提不可得,烦恼也不可得。烦恼性空,菩提性空,这就是烦恼即菩提。论一切佛法,不如听鸟声。鸟声也是空,不能着在鸟声上。你找不到一法不是空的,若不空,那一定是住在念里边了。住到头脑、住到念里,才有所谓的空与不空;若不住在念里边,春风过柳树,绿雨染新苗。“前念迷即凡夫”。前念一住,就变成了凡夫。发生过的事情,一想一住,就是凡夫。“后念悟即佛”,下一念从妄想里一出来,该干嘛干嘛,把事情忘掉,不住在上面,立刻就变成了佛。凡夫也好,佛也好,都是不固定的,不是恒常的,只是一个相。什么是常的?佛性是常的,般若性是常的。凡夫也好,诸佛也好,都从般若性而有。“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这两句解释什么是迷,什么是悟。“前念著境”就迷了,就是住在念里,住在过去心,住在是非心、烦恼心里。“后念离境”就是离念,于相无相,即菩提。一念心有所住,一念着相,佛性在他身上就显现出凡夫的样子;同样是这个身体,同样是这个人,一念不住,佛性在这个人身上就显现出一个觉者的样子。你看,觉者也是他,凡夫也是他,只是一念住与不住的区别而已。那这个不住的功夫怎么养成啊?只能练,只能通过善巧方便,通过修行的助缘,通过佛陀教给我们的方法,不停地去练习,掌握这种不著不住的功夫,让自己能够更多的时候做佛,受用佛的智慧,而不是做烦恼用,做众生用。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熟读《金刚经》的人,会发现《坛经》里很多章节跟金刚经如出一辙,或者说坛经是对金刚经最好的注释与重述。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此经者,般若也。又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这些语句都描写了般若智的重要性。智慧性即是佛性。六祖大师所讲的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讲自性的智慧。讲本有的智慧,不是修出来的,不是创造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也不是从别人那里效仿出来的、借鉴的,是你自己觉悟的,本来就有的。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什么是“大智慧”?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就是大智慧。知道哪个是恒常不坏的,知道哪个是生灭的,不着在生灭的里边,就是大智慧。唯有智慧可以度诸烦恼尘劳。世间万法,佛性显现的一切相、一切境界、人与事,都是空的、不可得的。有好就有坏,有兴奋的时候就有失落的时候,经历多少的繁华,就要经历多少的空虚,用智慧看破这一切,善恶不住,好坏不染,直取寂静,直取安宁。大智慧的人,他知道哪个重哪个轻,不会被幻相所迷,不会被绚丽的烟花、世间的繁华所迷。我们都面临着同样的境界,都是在这个世间生活,谁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境界,你要知道哪个重哪个轻,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是不生不灭重要还是生灭法重要?是寂灭现前重要还是生灭为乐重要?你只知道它重要,没有经过训练,还是会被不重要的所骗。意识有它的惯性,它会去分别、去取着、去贪著,所以修行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习惯了用智,不再用识,就能够看到自己的迷失,总能够用智慧、用理智、用冷静来看事物,不会迷到假相上边。比如说此时有人给你一个机会,可以挣钱,对于一般人他高兴坏了,他好不容易有这机会,一定不会放弃。那对于一个在道场修行的人来说,这时候考验就来了。你确实需要那份收入吗?你会不会一念贪心起来,就要离开道场,放弃修行,去挣这个钱了?你挣这个钱到底干吗?你现在已有的钱财已经够你生活的了,你还要去挣一个钱,到底是为了什么?有智慧的人、有修行的人,这时候他就能够看到自己的贪心,也能够止住这念贪心。如果这念贪心你没止住,你就又去追逐六尘境界去了。所以说,智慧不只是我知道就行了,而是需要无量的因缘善巧把它显发出来。虽然本有,可是你不会用,你不经过善巧方便把它开采出来,跟没有一样。《涅槃经》里有一个比喻,讲一个女人的院子里面埋藏着宝藏,很多的金银财宝,但是她不知道,有一个人告诉她:“你家埋着宝藏,不信你可以挖。”结果她挖出来很多金银财宝。以前是穷人,挖出来就变成了富人,她就能够使用这个财宝。众生皆有佛性,但是没有善知识,没有善巧方便,没有方法,不把它显发出来,有等同于无!好比如说一个人有绘画的才能,只有绘画的才能,没有画板和画笔,身体又不好,能画出画来吗?不能!给你关一个屋子里,没有光,没有笔,也不给你纸,什么都画不出来。只有潜力没有用,要众缘具足,才可显发出作用来。只具有本性,具有般若性没有用,要具足了因缘,把它使用出来才行。“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所谓大智慧,一定是自己本有的活的智慧,能解决自身问题的才叫智慧。自己受用的智慧,才叫大智慧。只有真正的智慧,才可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也就是说,智慧得变成你的能力,而不是知解,你得能把智慧使用出来,解决现实的问题。得有善巧方便,通过修行,让智慧性显发出来,获得解脱的能力,拥有离一切烦恼尘劳的本领。知道什么时候该转身,得转得了身,从妄念里走得出来。不经过练习是走不出来的。知道它是假的,还是会被它骗,那就是烦恼尘劳。通过修行,有了力量真能从烦恼尘劳里走出来,才叫智慧。如此修行,定成佛道。我们在座的,我知道的,其实有很多人,已经从他最大的困境界里走出来了,就是家庭的捆绑。自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了自由。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被亲情绑架比登天还难,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过精神独立的生活。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那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成就最重要的条件。利用在道场的修行、训练和安住,一个人逐渐找到了自己,能够与自己相处,摆脱各种所依,逐渐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只要我们按照佛陀和祖师给我们的开示去行,一定能解脱!我自己也经历了很多的烦恼、很多的境界,但是就是因为没有放弃修行,一直都在练习,所以没有给烦恼太多的机会。有时候做事急了,偶尔还会有烦恼,但是很快就过去了。可是如果平时不加以练习,那真的随便一件事就会掉到烦恼坑里,就出不来了。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境界,大家自己都深有体会。你看不到别人经历的境界,你觉得这个人平平常常、简简单单,但是他可能经历了你难以想象的事情。没有修行,没有本领,就死里边了,出不来的。有些人觉得好像我们的生活很单调、很简单,没有什么趣味,觉得这种生活无聊。你可能没有经历那种在混乱和妄想中绝望,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活着完全的黑暗,看不到一点光明。或者说,你没有经历过大的烦恼。生,生不了;死,死不了,生不如死。所以不愿意过万分宝贵的宁静的生活。是因为苦吃的还不够。这不是开玩笑。一个人业障现前的时候,真的是煎熬,是地狱。难道我们非得经历那些痛苦,再去想修行?那就晚了!一般有大烦恼现前能够出来的,都是再来人示现,都是诸佛菩萨才有那个本事。一般人都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就是佛菩萨帮他,也救不了他。我们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带业来的,你要提前准备好,别到时候成鱼板上的鱼,任人宰割。你没有修行,就会任烦恼宰割,只要掉到烦恼泥里,就出不来。未雨绸缪,莫临渴掘井,都把功夫做到前边,别到时候成待宰的羔羊。变三毒为戒定慧。正起贪嗔痴时而不住,三毒就变成戒定慧。你不住三毒贪嗔痴,它就变成了戒定慧。你一念觉知生起来,你天天练习,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了,自然就不奔头脑里跑了。所谓的烦恼、贪嗔痴,其实都是念有所贪,念有所住。你不住在念里,就没有贪嗔痴了。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为什么佛陀开示了这么多修行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有这么多的智慧和善巧方便?这是对众生烦恼来讲,是对治众生的习气,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烦恼尘劳。如果没有尘劳,没有烦恼,根本就不用佛法。你活着就好了,活着就是佛,直用本性就是佛,连佛性的概念都不用有。只是因为有了烦恼,才有了所谓的佛法。比如说我们看《灯录》里边讲行畜生行,向异类中行。为什么要行畜生行,向异类中行?因为畜牲没有烦恼,异类没有妄想。所以它不需要学佛法。我讲畜牲是为了让你去学习动物身上有利于我们修行的地方,不是让你去想这个畜生什么时候转成人?你先转成人吧,我们很多人一直做畜生都不知道。牛是牛佛,马是马佛,唯独我们除了烦恼,什么都不是。所有的文字,所有的佛法都是对人而说的。佛法是因人而立的!八万四千法门,练觉知、听声音,打坐、持咒、行脚、牧牛、诵经,其实都是对治法。是因为你有烦恼,先让你安住在这个佛法里,最后再把佛法也放下,告诉你佛法也是假的。这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所以说,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心。什么是智慧?若无尘劳,自心起用的一切,无不是智慧,无不是解脱。恢复原来的天真本性,根本什么都不用学。烦恼也好,尘劳也好,苦也好,都是识心熏修出来的,是习气造成的。就是你不懂得善护念,不懂得停止,不懂得转身,不懂得换一种观念来看待事物。按照过去的习惯不停地熏修,不停地熏修就变成根深蒂固了。那我们就用同样一段很长的时间来转变这个习气,来转这个识,把它变成智慧。来转这个所依,把它变成无依;来练习独处,练习一物不为,少去染六尘。只是知道一句“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有用吗?嘴上讲六尘不恶,动念又去著六尘了。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十讲下

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没有所谓的真,真不过是对于不被幻迷的形容。看破假的了,就抓住真的了。圆觉经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所有假象的、所有生灭的再也骗不了你,那你的生活就进入了一真世界、一真法界。所谓一真法界,不是意识里的真,就是最平常的生活。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最真!待人接物,说话做事不过分,有度、有秩序、有礼貌、恭敬,既不自寻烦恼,也不恼他人,不争不抢,不执着,不卑不亢,平平常常,简简单单,一切自然流动、运行,就是“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什么叫“心量大事”?回到当下就是心量大事。回到当下,才能妙用无穷。时时清空,时时起用,用而不染。“不行小道”,不行头脑之道就是不行小道,不行染着之道。进入头脑一定是狭窄的,一定是堵塞的,一定是住着的,越走越空虚,怎么也出不来。从头脑里一出来,世界就广阔了,就是心量大事。六根要经常交换使用、要同时使用,别总是只用意根。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六祖大师一直提醒我们:不要口说般若,心中不修此行。一定要把实修重视起来,随时提醒自己要实修、要练习用六根生活。就是让你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回到你的当下来,别老计划,别老想着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用去安排什么。随着你的本性自然运用即可,随着因缘,随着日出日落起居生活而已。每天有规律地作息,到点吃饭,到点睡觉。不要总是迷于口说,先好好活着,再说其他。有些人虽然很能讲,但是生活一塌糊涂,过得非常糟糕。为什么?口说般若,心中不修此行。把自己给骗了。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嘴上讲的比谁都好,可是心中不行佛法。好比如凡夫妄称自己是国王,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嘴上说自己是国王,其实就是一个乞丐,图一个嘴上快乐,被人家听见了抓了起来。这样心中不修般若行的人,不是我的弟子。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到底什么是“般若”呢?其实用中国话讲,说白了就是大智慧,就是善巧方便,就是于一切法不住的能力。我们从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这一天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到了什么地方,只要你能够安住当下,心不逐物,不去执着于外境,念念都不住著,是非烦恼不染其心,心中常无一物。这就是般若行。“念念不愚”,其实是不住著,一念住就一念愚,一念不住即一念智慧。所以只要能够念念不住著,什么事情说完了就完了,做完了就完了,别生挂碍和烦恼,那就是般若行。想起来什么,想过了就放下,一想起来不舒服了,赶紧做别的事情,转个念就过去了。般若是行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不是分析出来的。一念愚,即般若绝。这个“愚”是指迷于幻境,心有住著,也指分别和贪著,或者说是对立。总而言之,不管是对立、贪著、执着,都是生了一念心,然后有了住着。住着是进入了意识,忘了你脚底下那个觉受了,忘了六根的觉知了,忘了自己坐在哪了,忘了有没有风了,旁边的声音全都听不见了。赶紧从头脑里出来!如果紧张了,不舒服了,赶紧转身走开。两个人吵起来了,赶紧转身,第一个不说话的就是智者,那个还不停在讲的人,他讲得再有道理,他没有道理。一念智,即般若生。“智”就是能够转身走开,就是不住。刚才停在某个地方,生了烦恼了,念头一转,不住烦恼,就是智慧。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世人自以为聪明,讲说、议论、口说佛法,说得头头是道,他以为那个是智慧,其实还没见到真正的般若智慧。有大智慧的人就是老老实实把自己的菜择好了,把米洗好了,把桌子擦好了,把碗放好了。洗个碗,就能看出谁有没有智慧,有的人洗碗沥沥拉拉的,弄得哪都是水,也不擦干净,“哗”就放那了,也不整齐;有的人,碗洗好了,擦干净了,盆和桌子都收拾的干干净净,东西放在那里很整齐,其他人用的时候也方便。俗话说,能把小事做好了的人就能把大事做好。在很多细节上、很多平常事上能看出我们的修行,这是就事而论,相对而说。当然有洁癖的人或者是太执着细节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太执着细节并不是觉知,那是迷了,那是执着。那些已经没什么事可做的人,把自己的生活,把这些小事照顾好,变成一种乐趣,这就是般若智。而不是强迫自己一定要做什么,客人来你家,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人一走,你就立刻洗沙发罩,其实早上刚换的,那就执着了。那不是觉知,也并不是注重生活的细节,而是一种偏执和病态。这种人很多。“口说般若,心中常愚”,是修行人常犯的问题。迷在口说上,不会用佛法,所以心中常愚。有些人没有专门进行过禅修练习,但是平时他少言寡语,又会独处,遇到事情不慌不忙,又能处理好。这都是会用自性般若之智。如果迷在口说上,那你一定就忘失了当下,忘失了活泼泼的本性。“常自言:我修般若。”他自己总是想:我是修行人,我坐禅坐得好,讲法讲得好,我有智慧。给人讲法头头是道,差一点石头点地了,但是却不识真空。为什么不识真空?老在头脑里思惟空。遇到的缘不一样,修行的效果就不一样。现在我一讲到关键的地方,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端杯子,好像都会用了。不就是这样吗?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你一端杯子,我就乐了。不会修,就难死人,会修就太容易了。但是大家不能只学个形式,功夫还得在平时生活里练,谁烦恼谁修行。只会个修行的形式是自欺欺人,解决不了生死大事。所以不能得少为足,刚看点火星子就停止做功夫,那还差得很远。得让这火烧起来,让智慧之火燃起来,照亮自己的生活,念念不住,念念不愚,那才是自性般若之智。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其实般若也好,波罗蜜也好,摩诃也好,智慧也好,到彼岸也好,都是讲心行,都是讲不住,都是讲真实通达。“解义”不是知解,是指领会了,掌握了。别着文字相,一看“解义”,就认为是知解。这里的“解义”是指领会的意思,是指完全理解了,完全地掌握了。你理解实相了,见性了,就能离生灭。见性和著境是相对的,著境、着相,就不能见性。离相就是见性,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并不是有个性可见,不被假相所迷,那就是见真,就是见性。“解义”是见性的意思,见性就离生灭,著境就是着相,即生灭起。就好像水有波浪,有波浪就是著境,水就停滞了,不流通了,所以就叫此岸。离相,就像水常流通一样,不滞不住,就叫彼岸,所以是指心无所住的功夫。“此岸”就是着相的当下,就是住着的当下,性水就不流动了,本性就凝固了。一念住,就一念生死,一念波浪起;一念不住,一念离生灭,一念到彼岸。“波浪”也是烦恼的意思,烦恼起,生灭起,生死起,无明起。离境就是见性,见性就能离相,生灭就没了。离境就是离念,念不滞着就是见性。真正的修行就在一念之间。见性也好,著境也好,水有波浪也好,常通流也好,都是一个比喻。就是能够做到从意识里出来,就离于生灭的波浪,离于此岸;一念住著意识心,就变成了生灭,变成了烦恼,就滞留在此岸。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六祖大师继续讲:善知识,迷人口念般若经,正念之时,心中妄想不除,是非炽然。若心无妄念,念念不住,是名真性。那才是真如性。自性是行出来的,不是念出来的。悟此法者,才是真正的般若法;修此行者,才是行于般若。不修就是凡夫,一念不住,自身就是佛。修行其实就是刹那间的事,言下的事。“口念”就是意识在转,口不停地讲,形容自性也好,知解自性也好,讲说空性也好,都叫口念。心行,就是心无所住,念念流通,自在无碍,自身等佛。“当念之时,有妄有非。”为什么有妄有非啊?因为没有转识成智,只是知解般若。不停地说,意识心一直住着,人我相不断,所以有妄有非。若有了实修功夫,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我们看,祖师们在关键的时候都是抽身回寮房,转身就走了。或者是正讲得热火朝天,突然不讲了,端起杯子在那儿喝茶,半天不说话,这叫真性。真性也好,见性也好,全都是做出来的,全都是从一念知解中出来,活到直觉上来。就算我们二六时中还做不到这一点,但要知道这是解脱的关键:从妄念中出来。这是见地的问题。你要知道这样修行才是对的,是相应的!先认同这一点,然后慢慢去练习,就不会修错了。“悟此法者是般若法”,就是我刚才讲到的这些关键的地方,自己要真实领悟,不要忘失。怎么叫解脱?怎么叫见性?怎么叫迷?怎么叫觉?怎么叫愚?怎么叫智?你都清楚了,而且你也会练了。这就叫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从当下就开始练、开始行,即是般若行。不修就是凡夫,修即是佛。你一念不修,一念做凡夫。你一念迷惑颠倒,一念执着,一念着相,一念分别,在这说是说非、说对说错、说这个说那个,不知道反观自己,那就是凡夫。一念一拉回来:对不起,我错了,是我不对,人家没有问题,都是我自己的问题。那就是自身等佛。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十讲上

六祖坛经讲记第十讲大家发现了吗?当我们静坐的时候,头脑休息下来,就会听到外面的鸟叫,其实听鸟叫比听我讲法更好听。达摩祖师说:“明道者多,行道者少”。大家就爱到文字里找佛法,不知道佛法就在我们身边,随处都是。我们读经看论要慢,要仔细,一句都不能落过。比如看到六祖大师说:时当弘法,不可终遁。有些人本来是有能力和条件出世弘法的,但是因为懒惰或其他原因,一直藏匿起来。如果你看到六祖这句话,会不会被触动?会不会发心出来弘法?所以看经看论,要慢,要仔细。每一句都有可能触动我们。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希望这句话能成为大家修行路上的座右铭。“迷人口说,智者心行。”我们反观自己每天做的事情,是说的多,还是行的多?是做迷人,还是做智者?是说道,还是行道?心行般若,也不是说你刻意去干什么。少说,不迷在说法上,直用直行,就是心行般若。心行般若离不开日用万行,离不开平常的生活。可是众生不知道怎么心行般若,那就只能劳烦世尊,劳烦历代祖师频频出现于世,在他耳边不停地说法,不停地提醒。祖师们出现于世,其实讲的全都是让大家心行般若。可是我们的习气、习惯就是爱讲、爱说、爱听,而忘失了最简单的最平常的道。傅大士有一个偈子:“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其实你也不用说,你也不用论,也不用想,也不用找,只是恁么行,恁么相应即可。好比如说有个人站在这里,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大家也看得清楚他。他不用讲,在这儿一站,一切都很清楚了。旁边有人走过时,你也不用说:“你看,你看,我在这儿呢。看看我的手,看我一眼”。不用!人家看得见你。佛法其实很简单,会用就会佛法,不会用就不会佛法。“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心行”怎么行?离不开最基本的活动,离不开平常心,离不开每天这些简简单单的琐事。不是离开这些日用生活,别有一个心行,又跑脑子里去心行了。“心行”不是头脑行,不是语言文字行,不是口说,而是平常日用万行。端一杯茶、喝一杯水、打开书、坐下、起来、穿上衣、穿下衣、穿鞋、穿袜子、洗衣做饭、穿衣吃饭,处处都是心行般若,都是智者心行。“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跟自己在一起就好。跟他境过多地去交涉、去贪著,就变成了迷人口说。口说不一定是嘴说,意识行、思惟行、分别行,最后都会落到口说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很难保持沉默,总想说些什么。我们跟别人在一起的动机一般都是想倾诉或者想听点什么。两个人在一起,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的人很少。就算不说话,各自都在想着自己的事情。真正两个人坐在一起,而没有话,又没有想法,又能默契的人少之又少。尤其和家人在一起,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执着,还要互相地控制,互相约束,互相地牵缠。如果我们学会独处,就能够活在觉知里,活在当下,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你就知道什么是心行般若了。因为我们就这么点精力,我们关心自己,关注自己,就能把事情做好。我们过多地分心去干涉外境,去关注他人,就容易迷失本性,就容易去抓取,然后就会累,就会烦恼。烦恼了,累了,就需要找人倾诉,找着找着又衍生出其它的事情来。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当下就可是以心行对吧?怎么行?从意识思虑中跳出来,直接去做事。所以说,言下见性。不是说等我合上书本,再去心行。合上书本的刹那,就能见性,就是在心行。为什么我每天多少次提醒大家,赶紧把念头拉回来,回到当下,回到当下。你要频繁地听到鸟叫声,你要经常地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不是光坐在禅堂里打坐的时候,你走路的时候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你要知道自己的呼吸是粗是重、是均匀还是波动起伏、是快还是慢。能随时觉知自己身心的状态,就不会进入头脑,不会向境界上跑。这样,你的身心是在一起的,你心静了,心平了,呼吸自然就平了,一切都清清楚楚,没有丝毫疑惑。有疑惑,就是进入了头脑和妄想。我们心里一有东西,一着急,一有情绪,说话的语速就会变快,说话的口气也会变强硬,脸色也会变得难看。这都是没有好好练习觉知导致的。没有觉知,就会经常迷到意识、情绪、思想里,就会落到我相、人相、是非里边,就会迷到对错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坐禅是修行人的必修课。自古以来,修行人都做同一件事情,就是坐禅。当然,因为见地和目的不一样,坐禅的境界各有不同。最上乘坐禅是在做事中,在一切时中都能心定。初学坐禅,先从打坐开始。不管你是初学,还是得道者,没事的时候,坐下来休息,那是最好的长养功夫的方式。所谓身安则道隆。坐禅的动机不一样,坐禅获得的心境也就不一样。有些人坐禅是为空掉身心,入定,神识离体,这样坐禅只是在身体上用功,与道相乖。坐禅的目的是为了把心空掉,把身空掉,执迷于坐禅,并且自称为大,看不起那些入不了定的人。他认为坐出来的空才是证悟。六祖大师强调:“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这样的人,无法跟他说什么,因为他执着邪见,不会听你的。真正的空不是你坐在那里空掉自己,是你在行住坐卧时没有生起执迷的心,没有生起分别心,没有生起烦恼心。不管你是坐是立是行是卧,也不管你做事没做事,心中没有挂碍,心中也没有执着什么,这才是真空。这是自性真空,是自性本空,不待修证。而有些人他不识实相,不明真理,坐在那里百无所思,把静心当成功夫,当成修行,念头来了就赶走,让自己一念不起。也不分什么念,来了念就离,自己成了一个勇士,跟念头打仗,较真,认为要把所有的念头清空,心如止水,才是功夫。这是不明实相,所以才会有这样的邪见。很多坐禅人都想把念头给消灭掉,百无所思,什么也不想,认为那就是坐禅。那不是坐禅,那是残害自己的本性。所以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自本心,才知道念是什么,才知道念的实质是什么。念是断不了的,念即是性,性即是念,念上有住著才会变成识,才会变成烦恼,才会变成无明。随念起念灭,不住不离就是性。离开念没有性。大家千万不要去除念,去让自己没有念,还有人想让自己睡觉的时候无念,没有梦,那是错了十万八千里了。人就是人,人不能变成石头,也不能变成草木瓦石,不能变成木桩子。人不可能没有思想,没有念头。说没有思想,没有念头,是说没有真实的思想,没有真实的念头。如果你想把自己回忆的功能、起念的功能、起心的功能断除了,那是背道而驰,那是不可能的。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心量广大,就是要直用直行,不是执着在某一个用里,要把我们的真性彻底地打开,活得通透,活得自在,而不是活到一个犄角旮旯里。你直用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自性妙用了。会用本性,一切佛法就都会了。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悟到念就是性,性就是念,这里明白了,所有的都能通达。因为一切法皆从念起,本性自空,故不用除,但能不住,即得解脱。不住于念,又不去断除念,就是解脱。住在烦恼里,就需要牧牛,需要离念,因为心体无滞,去来自由,但能不住,即是般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以前就会思维这句话,把它当成一种观念。它是一种行为!你做一件事情用对了心,做所有的事情都这样用心,你在一处会修行,你在处处都会修行,因为它的精神是一样的。它的关键点就是不住在妄念里,不被念头所骗,知念性空,知念不住。住念是白白地住着,没有意义,徒自烦恼劳累而已。在一个地方,在一个时刻,在一件事情上这样用心,在所有的事情、所有的点上都这样用心,这个就难了。有时候我们没事的时候,独处的时候感觉还蛮清净的,一有事儿来就慌了就乱了,就开始著在境和人事上。就会生起一种不高兴的、不舒服的或者是烦躁的心,其实没有必要,该经历的一定要经历。你在这个点上烦恼,说明这个环节你还没修好,你得面对,不能老是逃避,不能老把自己关在一小屋里边,自认为自己有修行。如果你经历了在大众中修炼的过程,遇到过各种境界,多少次考验,你都没有问题了,那个时候就自在了。你再到山里也好,到城市也好,到哪里都一样,你都会清净。跟别人在一起也好,还是一个人也好,都无所谓了,因为你已经练出来了。这个“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就是你随时都能够活在当下。所谓“心体无滞”,是心不住在念上,整个人的状态是灵活的,能随时转身。可能大家会发现有时候我讲法的时候,讲着讲着突然有个转折,突然有个变化,或停顿,或转到另一件全然无关的事上。其实也是为了经常提醒自己,别在一个问题一段话上住时间太长。“去来自由”,我们做事情别太拖泥带水,别老纠结,就是该干嘛干嘛去,这个事情发生完了,赶紧扭身就走,别在那儿耽搁。事情不必让所有人都理解,自己安心就可以了。你要想让所有人理解你,那不可能。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你还要向别人去学吗?都在你自己这里,你样样具足。开悟的人只是会用自己的东西而已,人家也没有用别的,只是用自己的心来生活,都不离自己。别的东西,因缘也好,事情也好,人找他,事找他,他不向外去找,都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迷人总打算去做什么,去创造什么,去吸引什么,去控制什么;而觉悟的人,他休息下来,让因缘去运作,造作的越少,他本有的智慧越能够显发出来。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随缘而做,缘来即起,缘散即息,就很轻松。做事很轻松,修行很轻松,生活很轻松。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莫错用意!”其实就是少用意,一用意便错了。如果你不信,就看看身边的这些同修,学得好的都是万缘放下,把自己交给因缘,在这里生活得清闲自在,无忧无虑。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按部就班,随缘度日,一切都为你准备好了,坐享其成。为什么?人家不错用意。都从自性而生,从早晨起来,一天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做好该做的事。什么是心生智慧,烦恼不生,即是智慧,无别有智慧。只要你没打妄想,那就是智慧;只要你没有干涉他人的因缘,那就是智慧;该干嘛干嘛,就是智慧。不用从祖师学、从佛学、从师父这儿学。长庆大安禅师说:我三十年在沩山,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淡沩山禅。六祖大师说,一切法,不离自性。是引导我们开发独属于自己的佛法和特长,而不是一味地学习别人的东西,更不是让我们去成为别人。每个人都各自怀有独属于自己的天赋,但是如果用会不会爬树来评价一只鱼的能力,鱼终其一生都会认为自己是愚蠢的。有些人学法学偏了,执着外在的佛、善知识,一味地崇拜偶像,羡慕别人坐禅、诵经的能力,忘失了自己本来也是佛,也有属于自己的独有的能力和智慧,只是因为一味地向外模仿和求觅,所以把自己最根本的东西丢弃了。我们学法千万不要迷到相上去,不要去学外在的东西上,你就是开发自己的天性即可,活出自己,是最好的修行。安住在自己的世界里,带着觉知生活,这就是莫错用心。等你习惯了,等你清净了,你就知道最简单的生活才是最宝贵的。拿多少东跟你换这种生活都不换,因为它没有烦恼。好事不如无,再好的事情它会转化,不如好坏全都舍掉。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之人,二俱不受。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九讲下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印度语,汉语的意思是乘大智慧到彼岸。智慧是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佛法就成了幻化不实,如露如电的虚妄之法。口念心行,则表里一如。世人本性是真佛,离此本性外,并没有真实的佛。以前一说心行般若,觉得比较抽象,不知道怎样去心行般若。以为打坐就是心行般若了,念经就心行般若了,可是你打坐的时候心真的歇下来了吗?念经的时候安心了吗?让大家看书,看着书还想着别的吗?安不下心来,就没有心行般若。心行般若是得通过练习掌握的活在当下的能力,能够随时随地无依地活在当下。你如果不实修佛法,那佛法就是如幻、如化、如露、如电,解脱对你来说是虚妄的,智慧也与你无缘。如果你口念心行,心口相应,你才知道本性是佛。本性是佛,它是用出来的、是行出来的,而不是知解出来的。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什么是摩诃?摩诃是大的意思。心量广大,如同虚空一样,没有边际,亦无大小方圆,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无形无相,也没有嗔没有喜,无是无非,无对无错,无善无恶,无始无终,无头无尾。总之,自性无一切相,离一切分别。若能见性,则知诸佛刹土,皆是幻相,同于虚空。世人本性,如同虚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也是如此。这一段话是描绘自性般若之智的,非常生动。我们的佛性就像虚空一样,没有边畔,没有方圆大小,也没有颜色,也没有长短,也没有喜怒,也没有情绪,也没有觉与不觉,也没有知与不知,无是无非,也没有念与无念,也没有实与不实,也没有悟与不悟,没有分别,也没有不分别。关于自性,描绘再多,也是文字。不如摘菜去。不经意间眨一下眼,打个哈欠,离开一切形容,一念不生,就相应了。一下子就心如虚空了,正是虚空时,并无虚空的概念。所以虚空也是个名字和妄想。我们认识佛性一开始都是先从概念和名相上去理解:哦,它是无形无相的,它无喜又无嗔,非是二法。我们从知解上认识佛性的意义是什么呢?让我们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不是有相身,而是无相的法身。不要去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然后告诉自己,一切万法,虚妄不实,本不自有,因心而有。知道实相无相,在迷于幻境的时候才能提醒自己,不着于善恶是非,离一切相,即得相应。《涅槃经》里也有一段开示,是金刚身品,开示了佛性之义。《维摩诘经》里有一品是阿閦佛品,都是开示佛性的经典章节。般若性就是不二性,不二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般若性。佛性是智慧性,是智慧身,是法身。了解了不二性,我们就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落到二法、生灭相里。从中出离,即得见性。有时候我们看到“无法可得”,还是会去想一个空,会执着一个“无法可得”。比如说你正端杯子的时候,你正喝水的时候,你正回头看的时候,它已经过去了、不住了,这个才是无法可得,没有任何法可住。但是如果你一边端杯子喝水,一边思惟,这端杯子的是谁,不就是空吗?不就是无所得吗?你又落入分别里了。所以说,直用直行是很难的。把它行出来,那才是无法可得。它是自证自行境界,它不是思惟意识的境界。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莫停留。它不是思惟出来的,但是我们很容易就落入到一个无法可得的观念上,去想象无法可得。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六祖大师怕学人落到空的概念里,落到一个心如虚空、自性如虚空的概念里,及时地提醒大众:不要听我讲到空,就著到空相里。修行首先不要着个空的认知。怎么才能够不著空?从思惟里跳出,回到六根的直用直行上来。哪怕你去想另外一件事情,打个妄想,都比你在这琢磨空、思惟空更相应。为什么说古人经常喊他徒弟的名字?就是不让他著空。阿难问大迦叶:“世尊除了传给你金襕袈裟之外,别传个什么?”大迦叶有智慧,他就喊:“阿难!”阿难说:“干嘛?”大迦叶说:“倒却门前刹竿著!”在楞严经里,阿难一直问佛真心是什么。佛一直引导它,你所思所想的都不是真心。要想知道真心,唯有妄心一歇。迦叶没有直接回答阿难的问题,而是喊了一句“阿难!”阿难应诺。迦叶说:“你把那个水给我端过来!”这个回答跟“倒却门前刹竿著!”是一个意思。如果阿难问大迦叶:“世尊传给你什么了?”迦叶说:“佛什么也没传给我。”这有用吗?没用。如果迦叶为阿难讲解什么,他就没办法真正领悟,后人也不会因为这句话而开悟,它就不能形成一个公案。公案的妙处就在这里。“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六祖说:不要听我讲什么,你就着什么。祖师说法,不过去人执着而已。听法者若不会听,不仅执着没去,又增加了一个法执。比如六祖说“本来无一物”有些人就着在了“无一物”上。不知六祖为何要讲无一物。洞山禅师说:“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许多人都爱犯的毛病就是寻文逐句,跟着别人的话跑。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人们对空的理解有意识上的,还有坐禅所出现的境界上的空。既不能执着空的概念,也不能执着境界上的空。境界上的空,其实也是意识中的空。思惟空那是一种偏邪,去证空、去修空、去入定,把这个身修空了,更是邪见。着空有两种,一个是思想意识上的空,一个是境界上对空的感受。现在很多人都是修禅定的,他们都是打算把身体修空了,自己亲证五蕴皆空。他们认为证悟,就是身体上的感受。那不是真正的五蕴皆空。五蕴皆空,是指实相上就没有五蕴,不论你是否感受到五蕴皆空,五蕴都是空的。我以前就认为一定要证到身无我,把身证空了,那才是证悟。就像有些人打太极一样,打着打着手臂空掉了,感觉不到手臂了。确实是这样的,有时候坐禅坐得上半身没了,或者下半身空掉了,或者整个身体像空气一样消失了,或者脑袋没了,或者脑袋转了一圈,或者身体拉长了。这都是静坐时候出现的境界。或者是呼吸没了。有的时候坐着坐着身体离开了本位,开始在空中走,随意地飘动,就像一团空气一样开始飘,这都是妄想里的空,不是真正的空,是识心里的空。有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经历,自己人在这儿了,因为睡着了、打个盹儿,忽然不知道自己人在哪儿了。这是哪儿?想半天,好几秒钟后才想起来自己是在哪儿。这都不是空。真正的空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哪,真正的空就是我们该干嘛干嘛。大家对于实相的认知一定要清晰,什么是涅槃,什么是解脱,什么是见性,要清清楚楚,一点都模糊不得。见地错了,修行就不可能成就。就算你做不到,也要清楚地了解实相之理。“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如果一味地执着空心静坐,就会着到无记空里,失去了佛法的妙用。他通过静心,身心都安静了,以为那就是证悟空性了。他以为身心特别舒服,身也没了,只剩下灵灵觉知,就是见性了。其实那是他的妄想,是无记空。真正的空,真正的见性,做一切事时都是空,都能见性。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善知识,自性就象虚空一样,能含万法。一切万物都在虚空里建立。房子、大地、星球没有一个不在虚空里边。万法也是由空而有,从空建立。所以悟得本性空,就见性了。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世间的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善人恶人,善法恶法,地狱天堂,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也是如此,能生一切法。我们的行住坐卧,我们的言语、动作、思惟,包括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自性空中幻化出来的,是从性空而建立的,说建立也是方便说。因为本来无生,因人而说自性能生万法。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我们的自性,就像虚空一样,能含万法,一切法都从自性中建立,从自性而有。所以称自性为大。“摩诃”就是大的意思。你见人之善与恶,见事好与丑,见种种的相,不要取著,也不要染污,心如虚空,自在无碍。因为一切相都是虚幻的。打个比方,我们在斋堂做饭,整理出来好的食材要做饭,桶里会扔一些菜叶、菜皮或者是废弃的东西,正常人肯定要用好的食材,不会到桶里去捡那个东西去吃。见性的人就知道哪个是根本,哪个是枝叶,哪个是有价值的、是恒常不灭的,哪个是生灭虚幻的。他不会去捡垃圾。凡夫俗子迷在世俗的乐趣中,着在生灭法里,他就捡那个菜皮和泔水去吃了,真正好的东西他不去选。你执着是与非、善与恶就是捡垃圾,你取相分别就是捡垃圾,你动念生心就是捡垃圾,你于法有住,就是染著了、贪爱了,那就是捡垃圾去了。你忘了自性是大,能生一切法,一切万法都从自性而有。你的真实身份是自性,而不是其中的一个相。心如虚空,能含万法,但是一法不拥有、一法不取,这样才名之为大。自性具大智慧,乘此大智慧,我们可以解脱生死轮回。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九讲上

六祖坛经讲记第九讲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慧能剃发,愿事为师。慧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六祖为印宗法师开示什么是佛性不二之法。印宗听说之后非常欢喜地合掌,说自己讲法就像瓦砾一样,而六祖慧能大师论义犹如真金。那个时候六祖还没有出家剃度,于是印宗为慧能剃发,愿拜六祖为师。然后六祖就开始在这个地方弘法,开演东山法门。慧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东山”指五祖弘忍所传的法,其实就是指禅宗。在禅宗语录里经常提到“东山”,就是五祖黄梅这个地方,也泛指禅宗这一法门。六祖在五祖那里得法,就像五祖大师曾经预言的一样,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前面六祖自述得法缘由,包括早年的经历,现在又回到法会的现场,说自己今日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聚于此,一定是过去生中有深厚的因缘,才能有此法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六祖说,大家能在一起听闻顿教法门,一定是过去生中供养过诸佛,同种善根所得的善果。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慧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禅宗顿教法门,是从古圣先贤那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不是我慧能自己独创的。想听闻并学习顿教法门的人,须各自净心,听闻之后,解除疑惑,依教奉行,则与先前圣人无别。大众听闻之后,欢喜作礼而退。这里强调,如果想学习先圣传下来的顿教法门,需要各自净心。各自净心,有把自己以前学的种种的知见、种种的见解清理干净的意思。清空自己的知见,才能够学习禅宗顿教法门。我们今天能得闻六祖坛经,也是因为一代一代祖师的付出和努力,还有自己多生所种善根、供养诸佛所致。信受禅宗的最大障碍就是知见。因为我们先前都学习了太多的佛法理论,有些东西是佛经上讲的,与禅宗的解脱之见不一样。我们把佛陀所说的方便教执以为实,所以导致不能信受禅宗之法。所以,在学禅宗之前,一定要倒空诸法戏论之粪。寒山大师云: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也是这个意思。想学无上正法,先须除却心中我慢与知见,正心澄意,方可受法。六祖坛经第一品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一品主要讲述六祖出世和得法的事谊。主要内容有六祖到五祖那里求法,八个月舂米,作偈,半夜受法得法,离开五祖,为慧明讲法,避难猎人队中,出世到法性寺为印宗开示佛性不二之义。我们学坛经,每一品的主要内容要记得,这样整部坛经学过之后,我们就能把每一品串起来,了解这部经的主旨和大意。 般若品第二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六祖受邀为大众讲法,一会讲不完,所以第二天接着为大众开示。六祖大师升座之后,对所有人说:大家静下心来,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为什么要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学其他法门的有的念佛,有的念咒,为什么六祖让大众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禅宗以般若为修行的核心,诸佛皆以智慧自觉觉他。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此经是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指般若之智。般若智慧是如来所有教法中的核心教法,佛陀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宣讲般若。六祖让大众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为了让大家重视般若智慧的熏修和学习。念“般若”不是简单地拿嘴念,而是心体离念,默契般若。正那么时,无一切念,不起心动念,安住当下。般若之智是通过息虑忘缘才能默契,所以大家要清净身心,才能相应。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六祖大师继续讲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每个人都有,谁也不少一点点。只是因为心迷于物,不能自悟本有之智,所以须借助大善知识,来为其开示,引导他见性。“心迷”就是迷到境界里,迷到我、人、众生、寿者相里,迷到生灭的幻相里。自己不能够觉悟,须凭借大善知识,帮他指示,见到自心佛性。这里六祖大师强调了一点,很重要。就是菩提般若之智,世间每个人都有。只是人们被一时的妄想尘劳遮避,本来是佛,枉作众生。每个众生都本有般若之智,只要修行,有善知识引导,都能见到自己本性。把自己的本来面目搞明白,把自己本有的般若之智显发出来,才是世间最重要的事!不要总在假的上边用心和经营,最后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一场空。唯有般若之智,会生生世世跟着我们。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当知,愚昧的人和智慧的人,他们的佛性是一样的,只是因为迷悟不同,所以才有愚智的区别。这里的愚与智,与世间人心目中的愚与智不同。往往世间人认为的聪明,恰恰是愚痴的。而往往一些看上去愚笨的人,却是有智慧的人。圆觉经云:智慧愚痴,通为般若。为什么?因为智慧愚痴都是相,是二法,非是实法。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愚与智都是假象,有的人总是不能接受自己没有智慧、无知。其实没有智慧、无知未必就真的是无智慧。有时无知是一种大的智慧。老子说,大智若愚。对于幻境来说,无知是最深的一种智慧。地藏桂琛禅师说:不知最亲切。所以世间法上愚与智都是不定的。学佛去知见最难。知道越多,反成所知障。多知多见反成壅塞。知道的越多,烦恼越多,障碍越多,越会我慢。古人都有大智慧。为什么?因为他们不被知见所障,都是直用本心,不被观念障碍。他们生活简单,少欲知足,心无挂碍。不是在水边,就是在树下坐着。不无事找事,这才是真智慧。能够耐得住寂寞,身心一如,就是智慧。离开愚与智,悟到无差别的佛性,这个才叫真正的智慧。有时候我们也会说这个人有智慧,这个人愚痴,都是假说。是因为他暂时迷了,没有见性。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我现在为大家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为大家开示自己本有的佛性,让大众各得智慧。大家用心听,我现在就为你们说法。本有的智慧不是头脑想的智慧。大家二六时中都在用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现在我给大家讲出来你就知道了:带着觉知做每一件事情,活在当下,直用直行,就叫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虽然我们心里还有很多的挂碍、有烦恼,都有自己的执着,但是你要记住一点:想起来,心有住着,才有种种烦恼;心不住着,妄念不生,就没有烦恼。我们要多练习心无所住,多练习活在当下。我们有一个错觉,认为现代人的根机不行,修不了禅宗。其实众生的根基不是定论,你无法说哪些人一定是禅宗根基,哪些人不是。这都要看各自的因缘和努力。你精进修行,放下一切,昨天还是凡夫,今天就变成祖师了。这很有可能。完全在自己的努力。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善知识,世人只是口念般若、思惟般若,不识自性般若。其实就不懂得心行般若。嘴上讲的多,内在行的少。就像说食物,不能解饱。得亲自去吃,才能解饱。形容有些人只是嘴上讲佛法,心上不行佛法,整个人内在一点都不变。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如果只是执着于语言文字,天天拿嘴讲空,万劫不得见性,没有任何益处。世间说法者多如牛毛,真正修行的少之又少。拿嘴讲容易,说空谁都会说,但是真让他空掉一切妄想尘劳,就空不掉了,一做就难了。文章一写出来,大家一看,异口同声:太好了!好像是他写的一样。但是真让他去做些什么,就做不到了。所以嘴说眼看容易,亲行亲证难。嘴上说觉知,大家都爱听。一讲觉知,大家全凑过来了。真正练习觉知,没有几个人长期坚持的。如果不共修的话,很少有人能自觉去练习。建群共修还好些,不进群就不练习。所以嘴上讲容易,实修就很难。以前我做事总是匆匆忙忙的,没有觉知,总是活在未来心里,人做着这个事,心里想的是做完之后干嘛。十分钟就把饭做完了,吃饭更快,五分钟。做完了干嘛呀?无聊,打妄想,寻思着再做些什么,恶性循环,总是不能无依,不能活在当下。虽然学佛多年,真正的功夫一点没养成。为什么?只是嘴上说,没有实修过。以前没有发现这一点,后来发现了,做事不能那么快,慢了下来。上超市,以前急急忙忙去,急急忙忙回来,怎么去的,经过了哪里,一概不知道。说明心一直没在当下。现在去超市慢多了,半个小时走到超市,其实几分钟就能走到的。路上懂得停下来歇歇,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买菜的时候拿几个土豆又放下,再拿几个土豆又放下,故意放慢速度。买酱油去了,把所有的酱油品牌都看过一遍,最后再决定买。有些人一听我讲这个都哭了,这样的生活太枯燥、太无聊了吧。修行就是这样,有事的时候做事,没事的时候,要学会打发时间,你不能随顺自己的习气。无事可做的时候,就到马路上去溜达,走累了,坐在公交车站的等车座位上,一坐就是一个小时。我坐在那里并不是等车,就是坐那儿坐着而已。我过去曾经说过这件事,有人觉得我可怜:“师父,看到你这样,我觉得你好可怜。”他不知道,这样活着是转无始以来攀缘六尘的习气,离解脱越来越近。而他沉迷在看似快乐的生活中,每天靠家庭、亲情、世间的乐趣来麻痹自己,而且毫不觉察,那才是更可怜。我想起白居易去见鸟窠禅师,就问:您坐在树上,难道不危险吗?鸟窠禅师说:我不危险,你才危险呢!白居易说:我现在身居要职,过得好好的,有什么危险?鸟窠禅师说:你现在薪火相交,识性不停,无明覆盖,不危险吗?世间人总是以自己的俗情看待修行人的生活,认为他们出家修道太可怜了,不知道自己执迷幻梦,长处轮回,那才是真正的可怜。其实每个人最后都要修行,都得过这样生活,才能出离生死轮回。除非你不想出轮回。要想解脱,都要经历这样一个寂寞的过程,习惯以寂灭为乐。这是每一个人面临的必经之路。“了却今生须努力,谁能累劫受余殃。”你不努力,是因为苦还没受够,讲再多,说再多,都得最后回到实修上来,枯燥无味也没有办法。因为我们贪著世乐的习气太深重了,你不通过这样一个高强度的训练是转不过来的。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八讲下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印宗当时听到了六祖的话,把六祖请到上席为大家开示。“延”是请的意思。“征诘奥义”,向六祖询问佛法深妙的义理。见慧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六祖大师说法简单直接,不拘泥于文字,不落在名相上,非常好懂。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印宗一听,觉得讲得太好了,说到:您肯定不是一般人。我很久就听到黄梅五祖的衣钵已经传给别人了,不知道是不是您?慧能曰:不敢!这个“不敢”是谦词,其实就是传给我慧能的意思。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印宗于是赶紧给六祖顶礼,请求六祖把衣钵拿出来给大众看看。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印宗又问:“黄梅付嘱,如何指授?”这个问题是一针见血,五祖把衣钵传给你了,他是怎么教授修行的?慧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六祖回答的更是干脆直接,一点不拖泥带水。开悟的人就是直奔主题,直接讲修行最重要的地方。六祖说:谈不上有什么指授,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为什么六祖这里要强调“不论禅定解脱”呢?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把修禅定看作是修行最重要的事,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学法必须要修禅定,要有禅定才能解脱。六祖针对当时这种普遍的认知,直接指出大家错误的思想观念。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这句话非常重要,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为什么要记住?因为现今时代好多修行人都是修禅定的,都是去修身体的,都是去修境界的,在肉身上做功夫。他想通过修出来一种功夫和境界来达到解脱,而不知道解脱只跟心性的开悟有关,跟功夫和境界没关系。六祖的开示里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指授即无”。禅宗这一法脉,它的核心是什么?无有实法与人。金刚经里讲到“实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授即无”,就是没有什么指示和传授的。如果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我教给你,那是指授。你也有,我也有,所以给你指示任何东西都是多余。说得再好,再给你讲什么都是多余的。六祖的弟子志彻开悟时,也是悟到“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意思是一样的。如果你还想从我这儿学到什么,都是妄想,我这里一物也无。师父,我想多跟您学一些东西,学到最后都是零,什么都没有。你如果能学到这个零,那就学到关键的地方了。可是其它法门不是修禅定,就是研究文字,执着文字,要么就去证得一些境界,把证得一些境界当成了证悟、当成了证量。现在许多人会用证量这个词,就是要亲身体证一些东西,这个亲证与禅宗的亲证是两码事。禅宗的亲证是转所依为大涅槃,什么都没变,就是心性变了,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念变了,识心转化成智慧了,并不是证得什么境界为大涅槃。认为有境界出现,身体有了变化,证得种种三昧才是证量的人,首先经典就读的少,祖师的东西他更看不懂。《华严经》里讲到:无境界境界是如来境界。而有的人总想去证得一些境界,他想用身心去体证空的境界、三昧的境界,或者他自认为的光明的境界、佛的境界、神通的境界,他认为这些能力显发出来才是证悟、才是证量。还有,要修出宿命通来,发出一些神通来,才是真正的证量。这些见解都是错误的,都是不识本心,没有见性。为什么说学习禅宗需要一定的根。?根基不够的人,你就是把华严经、楞伽经拿过来给他看,他也会说:“这是上上根人学的,我是凡夫,还是得从戒定慧、从禅定开始修,不修禅定那是不可能的,那绝对成不了佛的,经典里都写的要修禅定。”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印宗问:为什么不论禅定解脱?从印宗的问题来看,他也感到吃惊,大家都认为要修禅定,为什么您却说不论禅定解脱?我们看,遇到明眼的善知识是不是很重要?他的一句开示,就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如果你没有听到这样的开示,一直认为要修禅定才能解脱,那你整个修行的方向和目标就错了。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六祖说:因为禅定是二法,不是佛法。二法的意思是生灭法,有为法,无常法。不是佛法的意思是,不是真实恒常的法。修了还会没,成了还会坏,不是常定。禅定并不是自心恒常的境界,它是虚妄的幻境,是妄想境界。为什么说学法一定要见性,一定要见到真如实相?你见到真性才不被二法所骗,才不被生灭法所骗。如果你见性了,别人一给你讲一个东西,你就知道他是落到了生灭相里,还是在实相里。因为禅定是二法,是生灭法,所以修禅定是没有意义的。有禅定就有昏沉,就有散乱。而佛性没有昏沉散乱,也没有禅定,没有静,也没有动。只要是有相待的、对立的法,它就会转化,它就不是常的。不是常的,修它就没有意义。一般意义上的禅定是入定,有入定就会有出定,不管你的定功多强,你三大阿僧祇劫都在定中,也不是最终的,也会出定。为什么会出定?因为入定的主体本身就是虚妄无常的。对于自心的问题,他并没有了悟和解决,他会有疑惑。虽然人是定在那儿了,但心没有真正觉悟。心的问题解决不了,自己被困在那了,他会发现自己并不自在。修出来的禅定是牢笼,是监狱,是地狱,并不能让人真正获得自在。大自在的定需是常定,而常定需要见性,需要一切时中,不修亦定。修禅定的人刚入定的时候觉得非常舒服,那是针对你散乱的心来讲的。因为你平时太散乱了,忽然入定了,入定一天、七天,你觉得太舒服了。当你入定七大劫的时候,就生了极大的恐怖,你就想出来了,因为那并不是真正的自在。有太多修禅定的人,搞不懂这些道理,一听人家讲修定他就去修定,根本不去了解为什么去修定,修定有什么意义。往往有些人,过去生中修过禅定,所以一修就能入初禅、二禅,就能修出定来。你再怎么跟他讲,他说:“你外行,不懂,你哪天入定了就不这样讲了。”我们没那么深的业障。佛法是不二之法。这里的“佛法”是指真实之法,就是指佛性,实相之法,能让我们解脱的法。清净法,智慧法,无生法,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慧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六祖大师的记忆非常好,其实他没读过《涅槃经》,但为什么印宗一问他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六祖大师就能立刻引用《涅槃经》里的话呢?六祖大师在来法性寺之前,他曾住在刘志略家,刘志略有个姑姑是比丘尼,叫无尽藏比丘尼,曾经问过六祖大师《涅槃经》里一些不懂的地方,也为六祖大师读过《涅槃经》,所以六祖大师是有印象的,虽然只听过一遍,六祖大师就记住了。六祖大师说:“法师讲《涅槃经》,应该知道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这几句是《涅槃经》里面的经文,基本上一字都不差。《涅槃经》里高贵德王菩萨问佛:“一个修行人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断不断善根佛性?”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高贵德王菩萨的问题是,犯重罪的人和一阐提,他们的善根和佛性是否会断灭。六祖下面的回答总结出来就是:善根是二法,是会变化和断灭的,所以不能执着。佛性是不二之法,是不会断灭的。只有见佛性,才会获得常乐之法。六祖用《涅槃经》里的一段话来为印宗讲解什么是佛性不二之法。我们平时学法的时候就会经常落到二法、概念上,比如说“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我们一看这样的描述,就会堕入这些法相里,就说这个人没有善根,不能成佛,忘了佛性是没有成佛与不成佛的。其实高贵德王菩萨的这句问话,就落到了一个断不断善根的二法里面了,断善根,不断善根,都不是最根本的,因为根本是,佛性不会断。断了善根,也可以再培养善根。但佛性是不会断的。认识到佛性是不断的,我们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不会迷到善根上去。只要见到佛性,不会再迷了,就觉悟了。就跟前面两个人争论风动幡动一样,那并不是修行人关注的重点,修行人要做是,离开这二法的争论,直用佛性,该包饺子去包饺子,该给人做饭给人做饭去,直接抽身出离。我们学法过程中经常会落到这些二法的问题里。这个人见性还是没见性?这个善知识开悟没开悟?迷到相上去了,而忘失了最重要的事。你是谁?你在干嘛?没见性的人,就会一直迷在二法里,分别自心境界。六祖讲,《涅槃经》里说: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善根是生灭法,所以它是二法,它有常有无常可以分。而佛性是没有常与无常的。什么是常的善根,什么是无常的善根?佛陀恒修善法,祖师们会一直随缘修善,这是善法的常,常的善根。无常的善法是什么?众生的善根没有足够多的积累,处在不定的状态,修的话,善根会越积越深。如果不修,就会造业、轮回。这就是善根的无常性,也是无常的善法。有的人善根深厚,他时常熏修善法,能够生生世世带着善根,这是常。一阐提的善根就无常,他几乎没有善根,一点点善根都没有,他经历无量阿僧祇劫都很难成佛,他的善根就是无常的。虽然他的善根是无常的,但是他有佛性。如果你迷在善根的常与无常上,你就无法见到佛性。见不到佛性,你就无法觉悟,不能大自在。因为你会执着二法。而佛性非常非无常,是不二之法。佛性不因成佛而增加,不因成众生而减少。只有见到佛性,才能远离对二法的执迷。所以修行不要迷在善法的常与无常上,善法再常,也是无常的。只要还在二法上,常法也是无常的。对于佛性来讲,善根再深,也是虚幻相。观音菩萨虽然有善根,但实相中没有观世音。善星比丘是一阐提,没有善根,但是实相中没有善星比丘。只有见佛性,才能看到这些问题的实质。这段开示你听明白了,就能开悟,理上就通透了。听不明白,就多听,反复地闻思修。善根有常有无常,有断与不断。可是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佛性是恒常的,是不会断的,这个才是我们学法要领悟的核心。这才是重点和中心,名为不二。善根还有两种:一者善,二者不善。怎么善根还有善还有不善?当然了!无量劫修行的善根是善的善根,一阐提、造五逆罪、凡夫修的善根,就是不善的善根,但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什么叫“蕴之与界”?“蕴”是五蕴,“界”是十八界。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十八界是六根、六尘、六识,五蕴十八界全都是二法。“凡夫见二”凡夫着在了色、受、想、行、识、六根、六尘、六识上,他认为这些东西是实有的,这就是见二。以前我就不太理解“二法”的“二”,我以为二就是两个东西,其实错了。一切生灭的、有相的、有为的都叫二。能够相对的法就是二法。有色就有无色,有根就有尘,这都是二法。它是相对成立的。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智者不去分别色、受、想、行、识、六根、六尘、六识,他直接见性。离一切相,妄念不生,即名诸佛。离于二法,不执一切相,就是不二之性。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2023-03-30

103 篇文章

上一页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