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17

2024.02.29

答疑16

2024.02.29

答疑15

2024.02.29

答疑14

2024.02.29

答疑13

2024.02.29

懂得

懂得我和你四目相视。其实,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懂得,你与我一样,在寻找自己。我看到你从我面前走过,步履维艰,满脸疲惫。其实,我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但是,我懂得,你与我一样,在寻找一个栖息之所。我看到你在那里哭泣,喊叫。我不知道你在被什么困扰。但是,我也曾在荒野中呐喊,在黑夜中撕心裂肺。我懂得你在用痛苦来保护自己。我懂得,我懂得。你一句话都不用和我说,我就会全部懂你。我不必知道你为什么而受苦。我知道,你困在自我里。我懂得,你在绽放伤痛,你灵魂深处那朵苦涩的花正在孕育新的生命。你只须要再有一点耐心,再等一会儿,你就会复活。我看到你和妈妈争吵,和爸爸争吵,和恋人争吵,和陌生人争吵。你毫无理由,歇斯底里,不可理喻。但是,我都懂。你是对自己不满,你不够爱自己,你被自己迷惑了。我懂得,你在向他们呼唤,请看我一眼,请欣赏我,请不要抛弃我。我看到你一个人坐在角落,没有朋友,没有人跟你说话。我不知道你是否像我一样喜欢孤独,但我知道,那是你的王国。那是你爱自己的方式。我懂得,无论你是什么样子,那是你完美的样子。你心里正经历什么,我完全不在意。我在意你和我一样,对自己始终不离不弃。我懂你,你在很努力地呼吸,很顽强地活着。你在用尽全力地爱着自己。就算此刻你已经神智不清,我依然懂你。因为每天二十四小时,我都和你一样神智不清,我一直在和自己角逐,有时休息,有时混战。有时笑,有时哭。无论你是什么样,我都懂你。我能钻入你的心从里面看见你。因为我也是那样:我沉迷于自己,沉迷于无聊,沉迷于寂寞。于是我在空虚中与你汇合。我坐在水塘边,想念你,描摹你,终日与你对话。世间万千生命,蜷缩在一根草叶上,凝聚在一颗露珠中,融化在我的眼泪里。我懂你,因为你是我一手创造的。我懂你,因为你是我的模子所印。我懂你,因为我们是双生火焰。你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我都知道,我都理解。它们在呼唤我,它们在召唤爱。我也是你创造的生命,我也是你遗落在心湖上的一片涟漪。我必与你汇合,在懂得中,在你的眼眸中。

查看全文
性爱,有问题吗

性爱有问题吗师父好,请问您,两性之间的爱一定会导致轮回吗?性爱在修行中有没有问题?佛陀一直在告诫弟子们远离爱染,性爱真的那么可怕吗?您怎么看待性爱?答:佛陀只是告诫弟子远离爱着,小心爱染,警惕无明,避开执取。并没有说性爱有问题。导致轮回的是无明,不是性爱。在性爱中可能引起无明与烦恼,也会引发修行与觉悟。如同人摔倒在地,又从地而起。倒是因地而倒,起亦因地而起。地没有问题,人摔倒了怨恨地,对地的误解带来了问题。性爱没有问题,人们在性爱中各种无明的用心带来问题。性爱不仅仅是肉体的结合,也包括两性之间的欣赏、爱慕、理解和尊重。而后者才是性爱的基础。若后者能够完全实现,前者就不是必须的。如果两个人不能达成内在观念上的和谐,两性关系不可能长久。不仅两性关系不能长处,关念的冲突导致所有的关系都不能长久。通常的两性关系,缘于无明和贪爱,在无明和我执的驱使下,人们容易产生控制、占有、嫉妒等烦恼,这是佛陀告诫他的弟子远离性爱的原因。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性爱中都会产生问题。性爱既能产生操控和烦恼,同样也能促进自我的觉悟和提升。性爱没有问题,面对性爱时的用心和态度会带来问题。若性爱有问题,这个世界就不该有生命诞生。若性爱有问题,男人女人就永远不要接触,也不要有任何合作。若性爱有问题,一切和合的东西都有问题。如果你在性爱中产生问题,你也会在其他一系列的事情中产生问题。问题来自于你的观念和执取,而不是来自于性爱本身。若性爱有问题,树叶落在溪水上,苍蝇趴在牛背上,雨浸泡在菜叶上,种子种在土壤里,都有问题。若这一切都没问题,性爱有什么问题?不仅性爱没问题,一切存在和发生的事情都没问题。问题来自于观念,而不来自于事物。问题来自于我们的紧张、对立和评判。性爱本身如此纯粹,如此自然,能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亲密关系中的紧张、猜忌和不专一。有问题的是性爱时的粗暴、专横和冷漠。如果你能处理好两性关系,你也能处理好和一切之间的关系。问题产生于无明与过度,而不来自于生命和本能。如果你能在两性关系中一直保持温柔和理解,保持放松与真诚,保持清醒与觉知,你会在这样的爱里觉悟,而不是迷失。如果你能在两性关系中把握好分寸,你会在一切关系中把握好分寸。性爱看上去是你和别人的关系,实则是你和自己的念头、无明、自我的关系。所有的关系中都有实相,只要你不紧紧地抓着那关系。从一段狭隘的关系中看到整体,觉悟你与一切的关系,这是性爱关系的真正意义。不即不离,不贪不惧,不取自心,是你与一切关系的尺度。有问题的是你的执着和误解、评判和抵制、掌控和纠缠。除了这些,没有什么是有问题的。天空能有什么问题,如果你不把阴霾写进天空。蝴蝶游戏于花朵有什么问题,如果你不用观念去摧残蝴蝶,不用恶意去诋毁花枝。公马和母马交配,男人和女人和合,这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你为这些现象贴上各种标签,并深深地被这些标签困惑与缠缚。有问题的是你在交合之后产生种种的控制和占有。有问题的是你因爱欲而陷入的沉迷。有问题的不是性爱或身体,而是你内心的紧张和狂暴。一切都没有问题,只要你的心不制造问题。不要把问题转嫁给事物或性爱。不要把问题推诿给黑与白、贫与富、大与小、男与女、阴与晴。不要把问题指向性爱或神交,独处还是同居。那些都不是问题。怎么看待那些事物,才是你的问题。有了问题,勘破问题,就没问题。把问题转掉、化掉、就不再有问题。而这,才是修行的目的,佛法的意义。

查看全文
若人欲成佛,勿坏于贪欲

若人欲成佛,勿坏于贪欲问:师父好,我淫欲心很重,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能断掉淫欲心,甚至生出了要伤害自己身体的种种想法。经典里一直强调要断淫欲,楞严经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请问师父,有没有好的断除淫欲心的方法?答:你只是看了一部分经典,而没看到其他经典。经典之词,对机说法,不可生执。若生执,本是药,却成毒。修行不是断除淫欲,而是断除因淫欲而产生的情执。修行不是断除欲望,而是断除放纵欲望而带来的痛苦。修行不是断除心念,而是断除因心念住着而带来的缠缚。修行不是断除虚妄,而是要断除对虚妄的执着。修行不是断除我见,而是断除取着。何以故?我见者名为佛性。佛性不可断,我见何可断?所要断者,唯执取耳。修行不是要断除贪嗔痴,而是要断除对贪嗔痴的执着。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若断贪嗔痴性,即断佛性。佛性不可断,故贪嗔痴亦不可断。所可断者,唯执着耳。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诸法无行经云:若人欲成佛,勿坏于贪欲。诸法即贪欲,知是则成佛。又云: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又云: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无量佛道。又云:若人欲成佛,莫坏贪欲性。贪欲性即是,诸佛之功德。维摩诘经云: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以上诸经所言,修行不是坏贪,坏欲,坏无明,而是了达贪欲性是空,了达无明实性即是佛性,了达诸法没有实性,不断而断。唯二乘人,断淫怒痴如救头燃,入无为坑,不复生佛法矣。佛法于其人断灭,故名焦芽败种。达摩祖师说,不论淫欲,唯论见性。若见性,淫欲本来空寂,即不乐着,不断而断。所以,不要再被无法断除淫欲心而苦恼了。修行的重点是了解实相,不是断除虚妄的东西,不要被生灭有为之相所困。努力识取本心,善护念,于淫欲,既不断除,亦不贪着,于一切法亦复如是。以无所得心,度平常生活,放下对佛法的执着,便能安然自在,是解脱人。 

查看全文
如何透过他人照见自己

如何透过他人照见自己师父,您一直讲要透过人际关系来认识自己,不让我们关注对境中的人。我不太明白,既然不去关注对方,又怎么透过对方看到自己呢?您能具体举例说明吗?看到自己,又是指什么?答:当你和老公吵架,你要批评他懒惰或骂他愚蠢时,这时,就是你看到自己的下手处,或者,也可以说是你修行和觉悟的下手处。所谓的创伤,不过是亲人对我们一次次的指责、攻击、否定所留下的匮乏感和伤害感。而疗愈则是不再相信那些攻击,看到自心的圆满、自足、喜乐,接纳和满足于自己,同时也接纳所有人,从此也不再攻击他人。当我们要抱怨或指责他人时,首先,你要生起一个觉知。你要看到自己正要“批评”,正要行“伤害”之事。这时你要停下来反思,你要批评的并不是外在的一个人或事。你即将要产生的这个批评行为本身,事实上是你自己内在无明的运行,也即是内在本性或者说自我的分裂。因为你心里存有种种偏见,种种不圆满,种种分别,你是在用那些偏见和分别批评和戳伤你自己,而不是对方。你看到这个心行的运作轨迹,而不再去行批评的事,你的自我就不会分裂,你就不会受伤和受苦,对方也不会因此受伤和受苦。这便是觉悟,也是疗愈,也是洞见,也是照见,也叫行深般若波罗蜜。这一系列的思维和运行,只在你的心内完成,甚至在一瞬间就能完成,而它无关外境。但是,它却借由外在的一个相,一个境,一个人激发出来的。当这个人激发出你内在的分别和无明,那个人的意义和作用已经完成了。亲密关系的意义就在这一点。而在这一刹那,如果作为修行主体的我们,没有把握和觉悟到这一点,就会被骗到那个虚幻的对境中去,错失了解脱和治愈自己的机会。当我们看到自己要去批评、攻击、否定、对立、厌恶他人时,我们觉察到那是在攻伐自己,我们停止了那样的想法和行为,还有比这更深的智慧?更慈悲的行为?更妙的觉悟吗?有了这样的觉知和洞见,不仅自己不再去伤害他人,而当面对他人批评、怨恨、指责时,我们也会具有更大的包容心,更多的理解力,更慈悲的接纳力,更柔和的共情力。这是从指责和批评的角度认识自己的机会。从正面来说,我们看到一个人真诚、善良、正直,我们去赞美他时,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深刻明白,我们赞美的不是心外的人,而是我们自己。赞美这个行为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上,运行在我们心上,滋润着我们的心,长养在我们心头。这种赞美是利他的,是趋近无我的,是滋养整体的,所以,它可以帮助我们觉悟。当我们把赞美这件事放在自己这里,而不是放在对方身上。这样,对方的作用在那一刻就消失了,他成功地激发了我们内在美好、慈悲、良善的一面,而这些,都是我们本性所具备的妙用。不去激发那些无明和分别、批判和诋毁,多多地激发我们内在的慈悲喜舍,这便是透过人际关系识识和提升自己的绝好机会。所以,透过人际关系看到自己,是指看到自己内在如何运行,如何伤害,如何爱,如何觉知,如何被蒙蔽,选择缠缚,还是解脱的心径。看到自己如何从分裂走向整体,如何从自我走向觉性,如何从无明转化为慈悲。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批评或赞美的行为发生前,需要一个觉知。这个觉知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听明白了道理就能掌握的。它需要大量有效的练习,也即进行实修的训练。不通过实修,就算我上面所写的内容你完全明白,在对境时,你仍然会掉到对方这个人身上,随着根深蒂固的习气而陷入无明之中。所以,疗愈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的学习,它需要我们大量的练习,做很多辅助性的功课,比如止观,比如静虑,比如觉知。这便是佛法的意义所在。愿我们都能透过人际关系照见自己,愿我们不错过任何来到我们生命中的自己。

查看全文
春印

春印写给春的诗一定要用风寄送。香香的青草,是春带来的一枚心印。 一朵花开放,便开满星辰大海。 不是山水不负我,而是我抓不到它,而又对它恋恋不舍。因此,仿佛他永远对我不离不弃。 你抓不到的,才是那神秘的,真正爱你的。 独自一人,就像与恋人在一起甜蜜。 深入,再深入地与自己在一起,你才能爱上自己,然后爱上万物。 在没爱上自己之前,你不可能爱他人。 春不知何时溜进了我的树林和村庄,跑进了我的庭院,从早到晚,在小路的栅栏旁等着我,在池塘边、水渠旁、溪流上与我相遇。 终日渠上坐,脸已起皱褶。日已过中午,童心未曾剥。 一花开放千花涌,一心才动万心随。一法遍含一切法,一切法中一法波。 不是蝶舞,不是柳舞,仁者心舞。 迦叶闻筝起舞,惹得增上慢人皆谓之犯戒。唯四天王知道迦叶不曾辜负佛。 空是所有故事幻起幻灭唯一真实的大陆。 孤独是心灵最珍贵的滋养。 如果你爱莲花,也不要厌弃淤泥。因为它们是一体的。如果你爱涅槃,也不要厌弃生死。因为它们是一体的。如果你爱诸佛,请不要厌弃众生。因为它们是一体的。如果你爱菩提,请不要厌弃烦恼。因为它们是一体的。 阿罗汉把头缩回到自己那里,而菩萨在关系中照见整体。 春,多像他啊,境上施为浑大有,处处寻它却总无。 终日寻春不见春,原来不知自是春。 把你印在心里,然后放心地躺在草地上,嘴角上扬…

查看全文
佛法,你学对了吗

佛法,你学对了吗佛法就像虚空,它的精神能含容万物,允许一切,任由发生。佛法是接纳的,而不是批判的。佛法是包容的,而不是指责的。佛法的戒律是仁慈的,而不是冷酷的。佛法的戒律是在我们自愿去持的时候去持,而不是被迫去持。佛法是平实的,而不是疯狂的。佛法是解脱的,而不是捆绑的。佛法是和解的,而不是对抗的。佛法是一体的,而不是分裂的。佛法是平等的,而不分高低贵贱。佛法是灵活的,而不是死板的。佛法是有趣的,而不是沉闷的。佛法让人内在产生喜悦,而又无法痴迷。佛法让人轻松快乐,而又不会有空虚的落差。佛法平常的就像流水和落叶,随时而至,随缘而生,随机而悟,随性而行。如果你学的佛法不是这样,你要反思一下,你可能学错了佛法。如果你学佛多年,仍旧闷闷不乐,你可能学错了佛法。如果你学佛多年,仍就与世间格格不入,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通畅的沟通能力,你可能学错了佛法。如果你学佛多年,变得越来越自负、冷漠、孤僻,你进入了佛法的荒原,而错失了佛法的绿洲。如果你学佛多年,还在看这个不好,看那个不好,还在不停地批判世间种种,你学错了佛法。佛法允许贪爱,但是会警告我们不要痴迷。佛法允许嗔怒,但会提醒我们不能住着。佛法也允许愚痴,但会告诉我们愚痴会带来苦。佛法允许享受,但提醒我们不要占有。佛法允许使用,但会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东西属于你,包括你自己。佛法允许爱,不是不允许爱,但是会警告我们,抓取、控制、占有欲会毁坏你爱的一切。佛法甚至允许一切,唯独警戒我们不要过度。佛法是向内返回的,而不是向外驰骋的。佛法是自省的,而不是观察和评量他人的。佛法是管理自己的,而不是管控他人的。如果你修行多年,还是经常满目愁云,你或许并没有学到真正的佛法。如果你修行多年,无法布施慈悲喜舍,说明你一直在自我的窠臼里筑造幻想的佛塔。如果你修行多年,还只是空谈道理,而无法将事做好,无法让更多的人相信你、亲近你,说明你只是自称为将军,而实际上只是一个平庸的小卒。佛法是现实的,不是空中楼阁。佛法是实实在在的,不是纸上谈兵。佛法与我们息息相关,直接关乎我们的生命健康指数和生命幸福指数。如果你的生命经常处在紊乱的状态,你的身心未得安宁,说明你的佛法学错了。佛法是安静的,是流动的,是鲜活的,是变化的。如果你一直躁动不安,或死气沉沉,你需要反思,你学对佛法了吗?如果一切都好,你对自己的一切都满意,你甚至都不需要佛法。佛法只是对治我们烦恼的幻药。如果我们没有烦恼,再好的佛药,也不再需要。佛法,你学对了吗?

查看全文

不管生不生孩子,先要搞明白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是谁,生了孩子,也是孩子养孩子,一对儿可怜人。为了别人而活,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最悲哀、最愚蠢的事。你对别人有依赖,就要受制于人。所以,想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要精神独立,人格独立,经济独立。不然,就给人家老老实实生孩子,别抱怨。没有自主意志的人,不值得任何人同情。

法从心起,乱从心生,心若无心,何杂之有?

不管做什么功课,其目的都是息虑忘缘。怎么做不重要,休息身心,不去追逐六尘境界,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