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能转物,则同如来

发表时间:2021-04-06

浏览量:7686

心能转物,则同如来

师父好,楞严经云:心能转物,则同如来。请师父开示,什么是心能转物?是心清净,即能改变外物和环境吗?

答:不是。心能转物,是能转变对物的看法,转变看物时的心境,非是改变物境。

见物即见心,即是心能转物。见物唯心所现,即是心能转物。如是转物为心,是名心能转物,则同如来。

同样是一间茅草屋,有的人看它就是一间破破烂烂,穷酸不雅的屋子,一分钟也不想在里面待。而有的人看这间茅草屋就很温馨,很舒适,待在里面犹如天堂。

为何如此?心境不一样,对茅草屋的看法不一样,非是茅草屋有何不同。

又比如同样一条河,一个心无挂碍的人,看不到水上漂的纸屑,尽情地欣赏水的波光粼粼。而一个挑剔者,盯着那些纸屑看,指责人们没有公德心。

同样是一条河,有的人享受它的美好,有的人执着自己的观念。有的人看到的是河水,有的人看到的是纸屑。

又比如,同样是一棵树,一个普通人,可能从来也没有认真地看过它。而一个修行者,可能看到了树在说法。树非是两棵,但不同的心念,却看到了不同的事物。

不知足者,分别好丑者,心里观念多者,看什么都不是。知足者,少欲者,分别心轻者,看什么都能接受。

这才是心能转物,则同如来。

能用平常心,清净心,无分别心看事看物,即不被物转。不被物转,即是转物,非改变外物为转物也。

愚人不解佛意,以为有超能,能改变外境才是神通,才是本事。不,那不是神通,那是妖魔作怪。那不是本事,那是多事。

神通者,心通。本事者,本份事。

凡是于平常事中见神见异,见奇见怪,非事物有怪,见者心中有怪。

同样一杯茶,有些人能喝出各种滋味,有些人只是解渴。二者心境不同,喝出不同的味道,非茶有二种。

故知,经云:心能转物,则同如来,非转于物,但能转心,即同如来。

如来不转境,若如来转境,何不转坑砍为琉璃?何不转家族不被杀?何不转一切声闻为菩萨?何不转一切众生成佛?

欲转外物外境,此是迷心外道。何以故?转境不转心,不能出诸苦。转物不转心,不能得解脱。

转物者,不被物转。转物者,转于物在心中的概念。转物者,转于对物的看法。

心中概念变了,世界就变了。心里的观念转了,物境就转了。非是世界物境有所变,乃是心境变了。

能如是转物,心不附物,解脱诸法,方是如来。不可错会。若错会,即成痴人外道也。

诸同修,一切外境,都是梦境。转境是迷人所为,转心才是智慧。何以故?境从识有,虚妄不定。致力改境,幻中捞摸。外道和凡夫才去转境,虽频频换境,烦恼不断。诸佛觉者,只是随其心净,则一切境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