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与韩大伯

发表时间:2022-11-04

浏览量:1932

雪窦与韩大伯

《禅林僧宝传》里记载了一段雪窦禅师的公案,这个公案是讲雪窦禅师学法修行路上的一个经历,也即他和韩大伯之间一段因缘。这个经历对于学习禅宗的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历。雪窦当时虽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大悟,但是也触动了他,让他知道自己以前的修行是有问题的。其实禅宗灯录里记载了很多类似这样的经历,就是很多学法人自以为学的不错了,学的挺好了,甚至能讲法了,能坐道场,能授徒了,就以为自己到家了。但是忽然之间碰到一个真正明眼的善知识,比如说禅者、禅师,甚至是无名之辈,但是这些人是明眼人,被人识破自己的不是,遭到讥笑。

我们都知道太原孚上座曾经讲《涅槃经》,如果从知见的这个角度,他讲得非常好,没有违背佛意,但却被底下听法的一个禅者耻笑。你想,修行人多敏锐啊,你一笑我,我肯定会发觉。雪窦这个公案就有点像太原孚上座的经历。

我先把这个公案的译文摘录在下面:

雪窦重显禅师曾经在大阳做知客,与一客人论赵州宗旨。客人说:法眼禅师过去跟觉铁嘴在金陵相遇。觉铁嘴是赵州禅师的侍者,号称明眼禅师。法眼问觉铁嘴:赵州禅师关于庭前柏树子的一段因缘,你还记得吗?觉铁嘴说:先师从来没说过这句话,不要谤我先师。法眼听后,拍手赞叹说:真是从狮子窟中来的。

客人说到这里,问雪窦禅师说:觉公说他先师赵州禅师从没说过庭前柏树子这句话,而法眼禅师却赞叹觉铁嘴。法眼禅师的意旨到底是什么?言外之意是,赵州禅师明明说过庭前柏树子这句话,这件事尽人皆知。而法眼又认为觉铁嘴说的太好了。这是为什么呢?雪窦说:宗门这一法开示学人,自由自在,没有轨辙。

当时有一位苦行僧,叫韩大伯。因为天气冷,在雪窦旁边待着避寒,听雪窦这样讲,笑着走开了。客人走后,雪窦找到韩大伯,数落他说:我跟客人交流禅法,你如此傲慢,竟敢取笑我,你到底笑何事?

韩大伯说:我笑知客智眼不正,择法不明。雪窦说:你能说得详细一些吗?韩大伯以偈对曰: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後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椿旧处寻。

雪窦听他这样一讲,觉得他说的异于常人,便与韩大伯结为道友。后来他们又在雪窦这个地方相遇,雪窦在僧众中因为韩大伯的一句转语,认出了他。这就是他们之间的一段因缘。

这个公案我在朋友圈发过,我问了大家两个问题,即,法眼恁么说,意旨何在?雪窦过在什么处,被韩大伯笑?有很多人给出了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答复。

今天讲大慧法语之前,我想就这个公案跟大家再聊一聊。为了让大家加深印象,记住这段故事里的主要情节,我在这里给大家再用白话复述一遍。

雪窦重显禅师在大阳做知客的时候,跟一个客人聊天。他们聊着聊着就提起了跟赵州有关的一个公案。我们现在是在讲雪窦禅师的一段经历,他和一个客人论法时,提到了赵州的事情,所以这里涉及了好多人物关系。大家要仔细听,学法的人如果不认真,可能连一段开示里的人物都搞不清。

赵州有个侍者叫慧觉禅师,又叫觉铁嘴,有一次,法眼禅师跟觉铁嘴在金陵相遇。法眼禅师知道觉铁嘴是赵州的侍者。在那个时代,一般有名的大禅师的侍者也都很历害,在禅林里也都有一定的名气。因为他每天都能够照顾师父,亲近师父,学法听法的机会就会更多些。

大家记住这个关系,首先是雪窦和一个客人在聊天,他们俩在论法。这个客人就举起了法眼遇到觉铁嘴的故事,觉铁嘴又是赵州的侍者。法眼遇到觉铁嘴以后,他考觉铁嘴。我们都知道法眼禅师是禅宗五家之一的祖师,他肯定不会用一般的问题考别人,他问的问题看上去很平常,其实暗藏深妙“听说你师父赵州禅师说过庭前柏树子这么一句话,有没有这件事情?”赵州禅师“庭前柏树子”是很有名的。还有就是狗子无佛性”、“吃茶去”,这些都在当时的禅林广为人知。即便是现在,学禅宗的人也没有不知道的。庭前柏树子就是院子里边的柏树。什么是佛?院子里的柏树。这个话在禅门已经人尽皆知了。

这个公案,自古以来有太多的人作境会。什么叫做境会呢?就是把赵州回答的“庭前柏树子”当成一种自然的境界,而认为这自然的境界就是佛?一切法都是佛法,有情无情都是佛。就是这个意思”。你问我什么是佛?我就说:院子里的柏树就是佛。人们会在“庭前柏树子”这句话上生种种跟佛有关的知解。这就是做境会。而赵州所说的“庭前柏树子”到底是什么意思?没有人知道,这就形成了一个千古疑案。当时的人和后人就会把这样的对话叫作“公案”,以此来考学人的修行。

当时觉铁嘴就说:“莫谤先师,先师无此语。”这一句话一出来,法眼就拊掌大笑:“真是从狮子窟中来。”这明显是一句赞叹的语言。如果是我们听了这个话,就会皱眉诧异,明明赵州说过这句话,侍者却说没说过,难道他忘了吗?他傻了吗?而且更让人想不明白的是,他这样讲,法眼禅师还赞叹他。然后客人就这个公案问雪窦重显:“当时法眼这么讲意旨何在?客人的意思是说,觉铁嘴说的并不是事实,为什么法眼会赞叹觉铁嘴?

现在我们从法眼和觉铁嘴那里回到客人和雪窦这里来,这是两重公案。里边一重,外边一重。客人问雪窦禅师法眼跟慧觉禅师的对话,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他明白了,考雪窦;一是,客人不清楚,请教雪窦禅师,为什么法眼禅师赞叹慧觉禅师。

明明人家赵州有这句话,侍者慧觉说无这句话,然后法眼还赞叹他说:“真狮子窟中来。”这时,雪窦回了一句话,这句话对一般学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高明的了。昨天这个公案我发到朋友圈之后,有的人就说了:“雪窦是明白人,后面那个人,叫韩大伯,是个不明白人。”说明这个公案他完全没看懂。

窦说:“宗门抑扬,并无轨则。”为什么我们说读公案一定得认真仔细呢。他这句话一说出来,明眼人一听,就知道他还不会修行。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见地呢?他还在知解里做活计。他认为觉铁嘴说赵州禅师并没有说这句话,是一种方便说,是宗门的一种灵活手段。有些人看到雪窦这样讲,这没有问题啊!禅宗不就是这样的吗?非常灵活,没有定法。有时这样说,有时那样说。是的,大家都认为这句话没毛病。当时雪窦重显这样讲完之后,没表示客人是什么反应。这时候有一个叫韩大伯的苦行僧,他正好借居在雪窦重显这个寺院,因为天冷,他待在旁边避寒。他听到雪窦的回答,就笑了。雪窦心想,这个笑肯定不是一般的笑,肯定是我哪里讲的不对了。

韩大伯笑完之后,他就转身走开了。雪窦重显就去找韩大伯,追着韩大伯就数落他:“我跟客人聊佛法,是很严肃的事情。你怎么这么傲慢,居然在旁边笑话我。我到底哪里讲错了,你笑话我?”然后韩大伯说:“我笑知客智眼未正,择法不明。”雪窦说:“你具体跟我说说,我怎么择法不明了”韩大伯就说了一个偈子:“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椿旧处寻。”这个偈子的意思就是苍鹰逮兔子,盯住了目标,非常的果断,一下子就抓住了。苍鹰没有任何的迟疑和拖沓,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形容真正具法眼的人可不会像雪窦这样韩卢逐块,如犬寻桩。猎犬逮兔子,兔子都跑了,猎犬还向兔子以前待过的枯树桩那里去追,当然逮不到兔子。其实就是形容雪窦完全没有听懂慧觉与法眼之间的对话,还在寻他们的话头,在那里发表看上去高大上,实际上完全空洞无义的议论。

听韩大伯这么一讲,雪窦觉得他说的话跟别人不一样,然后就跟他深交,成了好友。这个公案到这里暂时就完了,我在朋友圈里只发到这儿。后来雪窦重显坐道场,在雪窦山弘法的时候,他带着徒众经行。忽然之间,雪窦环视衲子,问曰:有僧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云门曰:体露金风。云门是答这僧耶?还是为解说耶?有宗上座曰:待老汉有悟处,即说。雪窦熟视之,惊曰:非韩大伯乎?曰:老汉瞥地也。于是令击鼓集众。雪窦说:大众,今日雪窦寺宗上座,乃是昔年大阳韩大伯,具大知见,晦迹韬光,欲得发扬宗风,幸愿特升此座。

雪窦考当时的学人,提起云门的一段公案。有僧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云门答:体露金风。雪窦的问题是,云门回答学人“体露金风”,是答僧人的问话?还是解释学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宗门教法里最刁钻的问题,未明白的人,一遇到这样的公案和问话,就会咬上去,露出马脚。所谓“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当时有一个叫宗上座的人,说了一句:“待老汉有悟处,即说。”这么一句,非明眼人,说不出也。雪窦一听,非常惊讶,仔细一看,认出他是韩大伯来。这是雪窦跟韩大伯之间的一段学法因缘。然后雪窦对大众说,这就是我一直跟大家提过的当年的韩大伯,他潜藏在这里,现在可以升座为众讲法了。

大家要参的是,第一:法眼为什么拊掌赞叹觉铁嘴?第二:雪窦说宗门抑扬,并无轨则这句话哪有毛病,就被韩大伯耻笑?这是两个问题。如果你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说明宗门这里面的事情你就搞清楚了,说明你的修行方向、方法已经很明了了,你会做功夫了。这是在没人给你说破的情况下,是你自己明白的。这是一个公案。

另外,韩大伯在雪窦那里回答云门的公案,他说:“待老汉有悟处,即说。”这句话,妙在何处,被雪窦认出是韩大伯。这里大家也可以下一转语,来表达你的理解。

我把这个公案的来龙去脉跟大家讲清楚了,希望大家不要轻易放过这个公案,有时间静下心来,把这段因缘熟记于心,参一参。

我们首先要明白,雪窦的回话在宗门的修行中是犯大忌了。怎么就犯大忌了?琅琊觉禅师和一个讲《圆觉经》的僧人之间也有一段对话因缘。

师尝问讲僧云:如何是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对云:起即是病。

又问:如何是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对云:息即是病。

又问:如何是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对云:知即是病。

又问:如何是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对云:辨即是病。

琅琊觉就笑着说:你只识药,不识药中之忌也。

初一看,讲经座主回答琅琊觉禅师的话一点毛病没有,佛陀就是这样讲的啊!但是为什么琅琊觉禅师却笑他只识药,不识药中之忌。大家于此也可以下一转语,若相契,也即识得雪窦公案了。

这个药中之忌是什么?雪窦重显这一句“宗门抑扬,并无轨则”到底犯了什么忌讳了?大众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