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经典法要合集第二

发表时间:2022-12-14

浏览量:1018

大乘经典法要合集

涅槃经法要第二

云何菩萨具足多闻?菩萨摩诃萨为大涅槃,十二部经书写、读诵、分别、解说,是名菩萨具足多闻。除十一部,惟毗佛略,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亦名菩萨具足多闻。除十二部经,若能受持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书写、读诵、分别、解说,是名菩萨具足多闻。除是经典具足全体,若能受持一四句偈。复除是偈,若能受持如来常住,性无变易,是名菩萨具足多闻。复除是事,若知如来常不说法,亦名菩萨具足多闻。何以故?法无性故。如来虽说一切诸法,常无所说,是名菩萨修《大涅槃》,成就第五具足多闻。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大涅槃具足成就如是五事,难作能作,难忍能忍,难施能施。云何菩萨难作能作?若闻有人食一胡麻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信是语故,乃至无量阿僧祇劫常食一麻,若闻入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无量劫在阿鼻地狱,入炽火聚,是名菩萨难作能作。云何菩萨难忍能忍?若闻受苦,手杖刀石斫打因缘得大涅槃,即于无量阿僧祇劫身具受之,不以为苦,是名菩萨难忍能忍。云何菩萨难施能施?若闻能以国城妻子、头目髓脑惠施于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于无量阿僧祇劫,以其所有国城妻子、头目髓脑惠施于人,是名菩萨难施能施。菩萨虽复难作能作,终不念言:‘是我所作。’难施能施,亦复如是。

善男子,譬如父母惟有一子,爱之甚重,以好衣裳、上妙甘膳,随时将养,令无所乏。其子若于是父母所,生轻慢心,恶口骂辱,父母爱故,不生嗔恨,亦不念言我与是儿衣服饮食。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视诸众生犹如一子。若子遇病,父母亦病,为求医药,勤而疗之,病既瘥已,终不生念,我为是儿疗治病苦。菩萨亦尔,见诸众生遇烦恼病,生爱念心,而为说法,以闻法故,诸烦恼断,烦恼断已,终不念言,我为众生断诸烦恼。若生此念,终不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惟作是念:‘无一众生我为说法令断烦恼。’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不嗔不喜,何以故?善能修习空三昧故。菩萨若修空三昧者,当于谁所生嗔生喜?善男子,譬如山林,猛火所焚,若人斫伐,或为水漂,而是林木当于谁所生嗔生喜?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诸众生无嗔无喜。何以故?修空三昧故。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一切诸法性自空耶?空空故空?若性自空者,不应修空然后见空。云何如来言以修空而见空也?若性自不空,虽复修空,不能令空。

善男子,一切诸法,性本自空。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得故。善男子,色性不可得。云何色性?色性者,非地水火风,不离地水火风;非青黄赤白,不离青黄赤白;非有非无,云何当言色有自性?以性不可得,故说为空。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以相似相续故,凡夫见已,说言诸法性不空寂。菩萨摩诃萨具足五事,是故见法性本空寂。善男子,若有沙门及婆罗门,见一切法性不空者,当知是人非是沙门,非婆罗门,不得修习般若波罗蜜,不得入于大般涅槃,不得现见诸佛菩萨,是魔眷属。

善男子,一切诸法性本自空,亦因菩萨修习空故,见诸法空。善男子,如一切法性无常故,灭能灭之;若非无常,灭不能灭。有为之法有生相故,生能生之;有灭相故,灭能灭之。

菩萨修空亦复如是,以修空故见一切法性皆空寂。

善男子,是空三昧见不空法能令空寂,然非颠倒。如盐非咸作咸,是空三昧亦复如是,不空作空。善男子,贪是有性,非是空性。贪若是空,众生不应以是因缘堕于地狱。若堕地狱,云何贪性当是空耶?善男子,色性是有。何等色性?所谓颠倒。以颠倒故,众生生贪。若是色性非颠倒者,云何能令众生生贪?以生贪故,当知色性,非不是有。以是义故,修空三昧,非颠倒也。

善男子,一切菩萨住九地者,见法有性,以是见故,不见佛性。若见佛性,则不复见一切法性。以修如是空三昧故,不见法性。以不见故,则见佛性。

诸佛菩萨有二种说:一者有性,二者无性。为众生故,说有法性,为诸贤圣,说无法性。为不空者见法空故,修空三昧,令得见空。无法性者,亦修空故空,以是义故,修空见空。善男子,汝言见空,空是无法,为何所见者?善男子,如是如是,菩萨摩诃萨实无所见,无所见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即一切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无所见。若有见者,不见佛性,不能修习般若波罗蜜,不得入于大般涅槃。是故菩萨见一切法性无所有。

善男子,菩萨不但因见三昧而见空也,般若波罗蜜亦空,禅波罗蜜亦空,毗梨耶波罗蜜亦空,羼提波罗蜜亦空,尸波罗蜜亦空,檀波罗蜜亦空,色亦空,眼亦空,识亦空,如来亦空,大般涅槃亦空,是故菩萨见一切法皆悉是空。是故我在迦毗罗城告阿难言:汝莫愁恼悲泣啼哭。阿难即言:如来世尊,我今眷属悉皆死丧,云何当得不愁啼耶?如来与我俱生此城,俱同释种、亲戚眷属,云何如来独不愁恼,光颜更显?善男子,我复告言:阿难,汝见迦毗真实而有,我见空寂,悉无所有;汝见释种悉是亲戚,我修空故,悉无所见。以是因缘,汝生愁苦,我身容颜益更光显。诸佛菩萨修习如是空三昧故,不生愁恼。

尔时世尊告师子吼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若欲问,今可随意。师子吼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为佛性?以何义故名为佛性?何故复名常乐我净?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见一切众生所有佛性?十住菩萨住何等法不了了见?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见?十住菩萨以何等眼不了了见?佛以何眼而了了见?

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若有人能为法咨启,则为具足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亦复解知名为佛性,乃至能知十住菩萨以何眼见,诸佛世尊以何眼见。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云何名为智慧庄严?云何名为福德庄严?

善男子,慧庄严者,谓从一地乃至十地,是名慧庄严;福德庄严者,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罗蜜。复次善男子,慧庄严者,所谓诸佛菩萨;福德庄严者,谓声闻、缘觉、九住菩萨。复次善男子,福德庄严者,有为,有漏,有有,有果报,有碍,非常,是凡夫法;慧庄严者,无为,无漏,无无,无果报,无碍,常住。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庄严,是故能问甚深妙义。我亦具足是二庄严,能答是义。

师子吼菩萨摩诃萨言:世尊,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不应问一种二种,云何世尊说言能答一种二种?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无一二种。一种二种者,是凡夫相。

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无二种庄严,则不能知一种二种。若有菩萨具二庄严,则能解知一种二种。若言诸法无一二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无一二,云何得说一切诸法无一无二?善男子,若言一二是凡夫相,是乃名为十住菩萨,非凡夫也。何以故?一者名为涅槃,二者名为生死。何故一者名为涅槃?以其常故。何故二者名为生死?爱无明故。常涅槃者,非凡夫相;生死二者,亦非凡夫相。以是义故,具二庄严者,能问能答。

善男子,汝问云何为佛性者,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善男子,不见中道者凡有三种:一者定乐行,二者定苦行,三者苦乐行。定乐行者,所谓菩萨摩诃萨怜愍一切诸众生故,虽复处在阿鼻地狱,如三禅乐;定苦行者,谓诸凡夫;苦乐行者,谓声闻缘觉。声闻缘觉行于苦乐,作中道想。以是义故,虽有佛性,而不能见。

善男子,如汝所问,以何义故,名佛性者?善男子,佛性者,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种子。复次善男子,道有三种:谓下上中。下者,梵天无常,谬见是常;上者,生死无常,谬见是常,三宝是常,横计无常。何故名上?能得最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中者名第一义空,无常见无常,常见于常。第一义空不名为下,何以故?一切凡夫所不得故。不名为上,何以故?即是下故。诸佛菩萨所修之道,不上不下,以是义故,名为中道。

复次善男子,生死本际,凡有二种:一者无明,二者有爱。是二中间,则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为中。以是义故,中道之法名为佛性。是故佛性常乐我净。以诸众生不能见故,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佛性实非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善男子,譬如贫人,家有宝藏,是人不见。以不见故,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有善知识而语之言:‘汝舍宅中有金宝藏,何故如是贫穷困苦,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即以方便,令彼得见。以得见故,是人即得常乐我净。佛性亦尔,众生不见,以不见故,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有善知识、诸佛菩萨,以方便力,种种教告,令彼得见。以得见故,众生即得常乐我净。

复次善男子,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常无断,乃名中道。无常无断,即是观照十二因缘智,如是观智,是名佛性。二乘之人虽观因缘,犹亦不得名为佛性。佛性虽常,以诸众生无明覆故,不能得见。又未能渡十二因缘河,犹如兔马。何以故?不见佛性故。善男子,是观十二因缘智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善男子,譬如胡瓜,名为热病。何以故?能为热病作因缘故,十二因缘亦复如是。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

善男子,譬如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以是义故,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佛性亦尔。善男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不出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缘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无变。以是义故,我经中说十二因缘其义甚深,无知无见,不可思惟,乃是诸佛菩萨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及。以何义故甚深甚深?众生业行,不常不断,而得果报;虽念念灭,而无所失;虽无作者,而有作业;虽无受者,而有果报;受者虽灭,果不败亡;无有虑知,和合而有。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不见知故,无有终始。十住菩萨惟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世尊见始见终。以是义故,诸佛了了得见佛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善男子,如蚕作茧,自生自死,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见佛性故,自造结业,流转生死,犹如拍毬。善男子,是故我于诸经中说,若有人见十二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善男子,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道;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缘觉道;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观者,见了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

尔时,师子吼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佛与佛性无差别者,一切众生何用修道?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问,是义不然。佛与佛性虽无差别,然诸众生悉未具足。善男子,譬如有人恶心害母,害已生悔,三业虽善,是人故名地狱人也。何以故?是人定当堕地狱故。是人虽无地狱阴界诸入,犹故得名为地狱人。善男子,是故我于诸经中说,若见有人修行善者,名见天人;修行恶者,名见地狱。何以故?定受报故。善男子,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真实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是义故,我于此经而说是偈: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善男子,有者凡有三种:一未来有,二现在有,三过去有。一切众生未来之世,当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一切众生现在悉有烦恼诸结,是故现在无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众生过去之世有断烦恼,是故现在得见佛性。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一阐提等无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来有故,一阐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实非酥,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酥。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毕竟有二种:一者庄严毕竟,二者究竟毕竟;一者世间毕竟,二者出世毕竟。庄严毕竟者,六波罗蜜;究竟毕竟者,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一乘,以无明覆故,不能得见。善男子,如郁单越三十三天,果报覆故,此间众生不能得见。佛性亦尔,诸结覆故,众生不见。复次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楞严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以首楞严三昧力故,而令诸佛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首楞严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见,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随其所作,处处得名。

善男子,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则出醍醐。更有异草,牛若食者,则无醍醐,虽无醍醐,不可说言雪山之中无忍辱草。佛性亦尔,雪山者名为如来,忍辱草者名大涅槃,异草者十二部经,众生若能听受咨启《大般涅槃》,则见佛性。十二部中虽不闻有,不可说言无佛性也。善男子,佛性者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亦相非相,非相非非相;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非常非断,非非常非非断;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亦尽非尽,非尽非非尽;亦因亦果,非因非果;亦义非义,非义非非义;亦字非字,非字非非字。云何为色?金刚身故;云何非色?十八不共非色法故;云何非色非非色?色非色无定相故;云何为相?三十二相故;云何非相?一切众生相不现故;云何非相非非相?相非相不决定故;云何为一?一切众生悉一乘故;云何非一?说三乘故;云何非一非非一?无数法故;云何非常?从缘见故;云何非断?离断见故;云何非非常非非断?无终始故;云何为有?一切众生悉皆有故;云何为无?从善方便而得见故;云何非有非无?虚空性故;云何名尽?得首楞严三昧故;云何非尽?以其常故;云何非尽非非尽?一切尽相断故;云何为因?以了因故;云何为果?果决定故;云何非因非果?以其常故;云何为义?悉能摄取义无碍故;云何非义?不可说故;云何非义非非义?毕竟空故;云何为字?有名称故;云何非字?名无名故;云何非字非非字?断一切字故;云何非苦非乐?断一切受故;云何非我?未能具得八自在故;云何非非我?以其常故;云何非我非非我?不作不受故;云何为空?第一义空故;云何非空?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为善法作种子故。善男子,若有人能思惟解了《大涅槃经》如是之义,当知是人则见佛性。佛性者不可思议,乃是诸佛如来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善男子,佛性者,非阴界入,非本无今有,非已有还无,从善因缘众生得见。譬如黑铁,入火则赤,出冷还黑,而是黑色非内非外,因缘故有。佛性亦尔,一切众生烦恼火灭,则得闻见。善男子,如种灭已,芽则得生,而是芽性非内非外,乃至花果亦复如是,从缘故有。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典,成就具足无量功德,佛性亦尔,悉是无量无边功德之所成就。

破恶欲者,名为少欲;虽未能坏诸结烦恼,而能同于如来行处,是名知足。善男子,如是二法,乃是念定近因缘也,常为师宗同学所赞,我亦常于处处经中称美赞叹如是二法。若能具足是二法者,则得近于大涅槃门及五种乐,是名寂静;坚持戒者,名为精进;有惭愧者,名为正念;不见心相,名为正定;不求诸法性相因缘,是名正慧;无有相故,烦恼则断,是名解脱;称美如是《大涅槃经》,名赞叹解脱。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安住十法,虽见佛性而不明了。

善男子,如汝所言十住菩萨以何眼故,虽见佛性而不了了?诸佛世尊以何眼故,见于佛性而得了了?善男子,慧眼见故,不得明了,佛眼见故,故得明了;为菩提行故,则不了了,若无行故,则得了了;住十住故,虽见不了,住不住故,则得了了;菩萨摩诃萨智慧因故,见不了了,诸佛世尊断因果故,见则了了。一切觉者名为佛性,十住菩萨不得名为一切觉故,是故虽见而不明了。

佛言:我亦不说一切众生悉无有我,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者岂非我耶?以是义故,我不说断见。

善男子,如来有因缘故,说无我为我,真实无我,虽作是说,无有虚妄。善男子,有因缘故,说我为无我,而实有我,为世界故,虽说无我,而无虚妄。佛性无我,如来说我,以其常故。如来是我,而说无我,得自在故。

十住菩萨所见佛性,如夜见色,如来所见如昼见色。

十住菩萨亦复如是,虽见佛性,不能明了,以首楞严三昧力故,能得明了。

诸佛世尊见一切法无常无我无乐无净,非一切法见常乐我净,以是义故,见于佛性,如观掌中阿摩勒果。

一切众生,不见佛性,是故常为烦恼系缚,流转生死。见佛性故,诸结烦恼所不能系,解脱生死,得大涅槃。

众生佛性不名为佛,以诸功德因缘和合,得见佛性,然后成佛。汝言众生悉有佛性,何故不见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以诸因缘未和合故。善男子,以是义故,我说二因:正因缘因。正因者,名为佛性;缘因者,发菩提心。以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众生爱尽,则见佛性。虽有名色,不能系缚,虽复处在二十五有,不为诸有之所污染。

一切诸法,性无住住。

菩萨亦尔,若三昧多者,则修习慧;若慧多者,则修习三昧;三昧慧等,则名为舍。善男子,十住菩萨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见佛性;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缘不见佛性;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见佛性,了了无碍,如观掌中庵摩勒果。见佛性者,名为舍相。

佛言:善男子,无因缘故,故名无生;以无为故,故名无出;无造业故,故名无作;不入五见,故名屋宅;离四瀑水,故名为洲;调众生故,故名归依;坏结贼故,故名安隐;诸结火灭,故名灭度;离觉观故,名曰涅槃;远愦闹故,名曰寂静;永断必死,故名无病;一切无故,名无所有。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作是观时,即得明了见于佛性。

云何名为信心具足?深信佛法众僧是常,十方诸佛方便示现,一切众生及一阐提悉有佛性;不信如来生老病死及修苦行、提婆达多真实破僧出佛身血、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正法灭尽,是名菩萨信心具足。

善男子,或有重业可得作轻,或有轻业可得作重,非一切人,唯有愚智。是故当知,非一切业悉定得果。虽不定得,亦非不得。善男子,一切众生凡有二种:一者智人,二者愚痴。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狱极重之业现世轻受;愚痴之人,现世轻业,地狱重受。

佛言:善男子,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梵行解脱,以不定故,则修梵行及解脱果。善男子,若能远离一切恶业,则得善果;若远善业,则得恶果。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若不修道,则无解脱。一切圣人所以修道,为坏定业,得轻报故,不定之业,无果报故。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若人远离修习圣道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不得解脱,得涅槃者,亦无是处。

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难动,是故能令重业为轻;愚痴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轻业而作重报。以是义故,一切诸业不名决定。菩萨摩诃萨无地狱业,为众生故,发大誓愿,生地狱中。

善男子,汝言众生悉有佛性,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磁石者,善哉善哉,以有佛性因缘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言不须修圣道者,是义不然。善男子,譬如有人行于旷野,渴乏遇井,其井幽深,虽不见水,当知必有。是人方便求觅罐绠,汲取则见。佛性亦尔,一切众生虽复有之,要须修习无漏圣道,然后得见。善男子,如有胡麻,则得见油,离诸方便,则不得见,甘蔗亦尔。善男子,如三十三天、北郁单越,虽是有法,若无善业、神通道力,则不能见。地中草根及地下水,以地覆故,众生不见。佛性亦尔,不修圣道故不得见。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退佛性故,名之为有,阿毗跋致故,以当有故,决定得故,定当见故,是故名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如来常住,则名为我。如来法身无边无碍,不生不灭,得八自在,是名为我。众生真实无如是我及以我所,但以必定当得毕竟第一义空,故名佛性。

菩萨摩诃萨若不能舍二十五有,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诸众生必当得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若有已于过去无量无边世中,亲近供养无量诸佛,深种善根,然后乃得闻是经名。善男子,佛性不可思议,佛法僧宝亦不可思议,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不能知,是亦不可思议,如来常乐我净之法亦不可思议,一切众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经亦不可思议。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不可思议。何以故?菩萨摩诃萨深知生死多诸罪过,观大涅槃有大功德,为诸众生处在生死,受种种苦,心无退转,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有因缘而生怜愍,实不受恩而常施恩,虽施于恩而不求报,是故复名不可思议。复次善男子,或有众生为自利益修诸苦行,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修行苦行,是名自利,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复次,菩萨了了知见无众生相,无烦恼污,无修习道离烦恼者,虽为菩提,无菩提行,亦无成就菩提行者,无有受苦及破苦者,而亦能为众生坏苦,行菩提行,是故复名不可思议。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无有定相。

善男子,众生佛性非有非无,所以者何?佛性虽有,非如虚空。何以故?世间虚空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见,佛性可见,是故虽有,非如虚空。佛性虽无,不同兔角。何以故?龟毛兔角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是故虽无,不同兔角。是故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云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诸众生不断不灭,犹如灯焰,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云何名无?一切众生现在未有一切佛法、常乐我净,是故名无。有无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

善男子,如有人问是种子中有果无耶?应定答言亦有亦无。何以故?离子之外不能生果,是故名有;子未出芽,是故名无。以是义故,亦有亦无。所以者何?时节有异,其体是一。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若言众生中别有佛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直以时异,有净不净。善男子,若有问言是子能生果不?是果能生子不?应定答言亦生不生。

善男子,是故如来于是经中说如是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是名为着,若无佛性是名虚妄。智者应说众生佛性亦有亦无。

如来佛性则有二种:一者有,二者无。有者,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是名为有;无者,所谓如来过去诸善、不善、无记、业因果报、烦恼五阴、十二因缘,是名为无。

善男子,如有无,善不善,有漏无漏,世间非世间,圣非圣,有为无为,实不实,寂静非寂静,诤非诤,界非界,烦恼非烦恼,取非取,受记非受记,有非有,三世非三世,时非时,常无常,我无我,乐无乐,净无净,色受想行识非色受想行识,内入非内入,外入非外入,十二因缘非十二因缘,是名如来佛性有无。乃至一阐提佛性有无,亦复如是。

善男子,我虽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众生不解佛如是等随自意语。善男子,如是语者,后身菩萨尚不能解,况于二乘其余菩萨?善男子,我往一时在耆阇崛山,与弥勒菩萨共论世谛,舍利弗等五百声闻于是事中都不识知,何况出世第一义谛?

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阐提有,善根人无;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阐提无;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无。善男子,我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义者,不应难言一阐提人定有佛性,定无佛性。若言众生悉有佛性,是名如来随自意语。如来如是随自意语,众生云何一向作解?

若有说言,众生佛性非有如虚空,非无如兔角,何以故?虚空常故,兔角无故,是故得言亦有亦无,有故,破兔角;无故,破虚空,如是说者,不谤三宝。

善男子,夫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名万法。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切善不善无记,尽名佛性。如来或时因中说果,果中说因,是名如来随自意语。

善男子,知烦恼、烦恼因、烦恼果报、烦恼轻重,为断烦恼修行道者,即是如来。

世尊,云何能断一切诸有?佛言:善男子,若观实相,是人能断一切诸有。须跋陀言:世尊,云何名为实相?善男子,无相之相,名为实相。世尊,云何名为无相之相?善男子,一切法无自相、他相及自他相,无无因相,无作相,无受相,无作者相,无受者相,无法非法相,无男女相,无士夫相,无微尘相,无时节相,无为自相,无为他相,无为自他相,无有相,无无相,无生相,无生者相,无因相,无因因相,无果相,无果果相,无昼夜相,无明暗相,无见相,无见者相,无闻相,无闻者相,无觉知相,无觉知者相,无菩提相,无得菩提者相,无业相,无业主相,无烦恼相,无烦恼主相。善男子,如是等相,随所灭处,名真实相。

善男子,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善男子,是相、法界、毕竟智、第一义谛、第一义空,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无上菩提。

尔时世尊,如是逆顺入诸禅已,普告大众: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一切六道、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离,毕竟寂灭,同虚空相,无名无识,永断诸有,本来平等,无高下想。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不可系缚,不可解脱。无众生,无寿命,不生不起,不尽不灭。非世间,非非世间,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际平等,等诸法故。闲居静住,无所施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从无住法,法性施为,断一切相,一无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众,应断无明,灭生死始。

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摩诃般若,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无系缚者,无解脱者,无主无依,不可摄持。不出三界,不入诸有,本来清净,无垢无烦恼。与虚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尽诸动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见此法,名为解脱。凡夫不知,名曰无明。

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