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我的智慧

    我们的一切痛苦和烦恼都来源于以为有一个我存在。不论你在哪里,你修不修行,如果你想一直安乐,你想安住,你想安心,你要时时提醒自己,没有你。无我是一种智慧,它不仅仅是在禅定中体验到的身体无我,更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境界中观察到心无我,念无我,法无我,所有的妄想、分别和执着,都没有我。当你掉进烦恼中时,你一定忘记了一件事:没有你。你应当立刻观照,如果没有你,谁在烦恼?如果你清楚地了知没有你,烦恼就会立刻消失。烦恼以它自认为有我而存在。如果你为自己以前犯过的罪而恐慌,害怕自己堕落三途,虽然你一直在忏悔,还是不能放下,一定忘记了一件事:没有你。如果没有你,谁在恐慌?谁需要忏悔?如果你了达无我的实相,你的恐慌会立刻消失,你也不需要忏悔。深达无我,是最究竟彻底的忏悔!如果你怨恨一个人并为此而痛苦,你一定忘了没有你。如果没有你,谁在怨恨?谁在痛苦?如果通达心没有你,觉知念不是你,一切怨恨凭何成立?如果你贪爱一个人或某种东西,为得不到它而伤心,你忘了没有你。没有你,谁在贪求?谁会伤心?去静坐内观,去觉察无我。当你看不到我时,你的贪心会息止,你的伤痛将结束。当你被一件已经过去很久的不如意事而烦心时,你忘了没有你。如果事实的真相是,虚空法界找不到一个真实的你,除了一个幻觉中的你,除了一念妄心在执着它自己,在欺骗你,让你觉得自己是存在的,如果你能觉察到这个实相,哪还有谁去纠缠什么过去?谁还会去烦心。因为没有你,一切都不再成立。如果你修行很久了却一直不能开悟,不能见性,不能成佛,你为此而苦恼,你一定不知道没有你。如果你完全了知没有你,谁希望开悟?谁妄想见性?谁梦想成佛。如果你真正彻悟了没有你,你开悟了,你见性了,你成佛了,虽然你开悟见性成佛了,但是没有你,没有开悟,没有见性,没有成佛。有我是一种习惯,无我也是一种习惯,修行就是去除有我的习惯,养成无我的习惯。无我更是通过息止一切妄想而达成的深度的智慧。仅仅停留在概念上的无我,还不能让你真实达到无我。人对我的执着根深蒂固,思想和意识上的无我不能让你离开我执带来的烦恼。真正的无我需要时常地反观,需要以智慧常常熏修、观照,需要时常提起觉性,需要严持戒律,需要去除执着,需要慈悲喜舍。当你还没有完全证得无我时,你要时常观照,要时常提醒自己没有你,你要把“没有我”当成咒语一样念。“没有我”是大陀罗尼,是大神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如果通过长时的熏修,你已经不再执着于我,摆脱了我的缠缚,真正彻悟了诸法无我,那时,你连无我的观照也要放下,你不需要再提醒自己无我,你不需要再念无我的咒语。一切陀罗尼、神咒和经法对你都无必要。如果你执着无我,放不下对无我的觉察,你还没有达到最圆满的自在。你又被无我所缚。真心没有任何觉观、反照无我的念头,真心不会被任何我和无我的分别所缚。放舍对一切幻象的贪着吧!去深入你的内在,去觉悟无我,去证悟真实!让自己从一切的我执中出离。当你出离了一切对我的执着,你才会见到真正的我。

    2019-08-13

  • 我之寺院

    问:师父住什么寺院? 答:我所住寺,举世罕见。 直心是我寺庙,无委屈故。 天真是我寺院,不修饰故。 不染是我寺院,知一切空故。 不滞是我之寺院,心无依止故。 常自满足是我之寺院,以无所得故。 我所在寺院,无院无墙,无所障碍,无门无室,不出不入。 我之寺院,无晨钟,无暮鼓,无大殿,无课诵。我之寺庙,不持戒,不坐禅,不读经,不修行。我之寺院,无佛像,无香客,不见人,不见鬼。我之寺院,无住持,无僧众,无知客,无监院。 我之寺院,出入自由,而无所出入。往来自在,而无往来。 我之寺院,如庭院,如闹市,如街道,如公园,而常安然静谧。我之寺院,花鸟鱼虫,人畜鬼天,各住其位,互不相扰。 我之寺院,不礼拜,不问讯,不回向,不忏悔。不做佛事,不求往生,不超度死者,不为众生祈福。 我之寺院,无名无姓,无相无形,不供三宝,不接僧众。我之寺院,无观音、无地藏,无文殊、无普贤。我之寺院,不设佛位,不设祖室。无四大天神,无天龙护法。 我之寺院,举世难识,佛亦难入。我之寺院,菩萨难修,罗汉难盖。我之寺院,非是世法,非是佛法。我之寺院,千金难买一砖,万世难盖一间。 我之寺院亦有佛殿,亦有禅堂,亦有佛,亦有祖,亦有僧,亦有众。亦有天龙,亦有护法。 无烦恼,无忧虑,是我之佛殿。不见是非,不管闲事,是我之禅堂。天真自在,任性而活,是我之古佛。绝学无为,息虑忘缘,是我之禅祖。无执、无依、无畏,是我之三宝。无功可施,无课可上,是我之僧众。 不起心外游,是我之天龙。善护于念,是我之护法。冷酷是我观音,无知是我文殊。放弃是我大势至菩萨,无能是我大行普贤。 我之寺院,在家亦得,在寺亦得。在家心安,家即是我寺院。在寺不安,寺即是我俗家。在家无事,家即我伽蓝;在寺有事,寺院成我病院。我之寺院无吵闹,我之寺院无指责。我之寺院无争论,我之寺院无过失。 是人皆可来我寺院出家。但来我寺院出家更难。是人皆可浏览我寺院,但来此者须有法眼。 来我寺院出家者,安得心即为你剃度,识得本即为你授具足戒。来我寺院修行,妄心不生,即是首座。不取于相,即是和尚。随方解缚,即是知客。不见问题,是我监院。一切不顾,是我维那。贪心不起,是我檀越。法食常饱,是我典座。寂静是我梵呗,独处是我钟鼓。平淡无奇,穿衣吃饭,是我家风。悟无所得,长卧于床,是我住持。 安心是我方丈,休息是我法堂。禅悦是我坐垫,法喜是我斋堂。一心不生,是我持咒语。一物不为,是我寺功课。 在我寺者,无老少,无男女。不剃头,不蓄发。无喜无忧,无爱无憎,无怨亲,无好丑。能如是安心不起分别者,是我寺常住。 若安不得心,纵证四禅,亲见极乐,亦是外道,是在家凡夫,不得住我寺院。 若不得安心,纵听众如云,学徒成千,德播四海,智如舍利弗,只是俗间大德,我之寺院不得梦见。 你问我住何寺?有似即不住,有住即不寺。 你问我寺院。我之寺院,自古上贤尚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我如是说,你如是知,是我寺院法音。我亦无说,你亦无听,是我寺院住址。识得此寺,许你成佛。住得此寺,拜你为祖。

    2019-08-13

  • 双盘

    问:师父好,我见很多学禅的人都会双盘,能坐很久。请问师父,如何练习双盘?双盘在禅修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答:欲学双盘,当知何为双盘。若将双腿盘起以为双盘者,是名二法相缠,是非交错,身心受苦,非是双盘。诸佛菩萨所表双盘者,盘去知见,放下取着。空诸所有,盘除得失,是名双盘。若能盘除是非取着、善恶分别如是等二法者,是名双盘。 又双盘者,不起无明,烦恼不生,是名双盘。 盘空妄想,倒空分别,是名双盘。 离于执着,远于幻象,是名双盘。 盘者,空也。悟身心空,内外幻,善恶虚,人法无我,是名双盘。 又盘者,解除缠绕,放下纠结,远离坚固,还心自在,是名盘也。盘者,非是盘起,非是交叉,非是缠绕。若是盘起,是愚夫盘。若是交集,是世间盘。如来盘者,法法不到,物物不碰,无交无集,不见身心相,是名如来盘,是金刚盘,是双加趺。 又双盘者,不依于识,依于智慧;不依世乐,依于法乐;不依六尘,如空无依,烦恼所知,二俱空寂,是名双盘。 若欲禅修,当学如是双盘。若欲坐禅,当以如是智慧而坐于禅。若执双腿交叉盘起,能久坐不动,以坐为禅,是凡夫禅。若以久坐为禅修,树根杂草,石头柱子,经年累月,盘根错节,久久不动,却会坐禅。古人云:禅非坐相,若欲坐禅,是杀于禅。佛非坐得,若以坐得佛,是杀于佛,终不得佛。祖师云:若见如来若坐若卧,是人行邪道。又云: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堆臭骨头,何为坐功课。五蕴幻身,如影如空。于空做功,雍塞不通。放四大,任坐卧,无是非,无着落。能如是坐,是如来座。身去身来,不见定相,不生法相,是如来三昧,真双盘也。 禅修者,以明心为坐,以法通为禅。外不取相为坐,内无分别为禅。会得如是禅者,会得双盘,亦得单盘。 心得安住,是名单盘。定慧等持,是名双盘。了见佛性,是名单盘。福慧二严,是名双盘。于义不动,是名单盘;善分别相,是名双盘。不滞二边,是名单盘;不舍一法,是名双盘。不住生死,是名单盘;不住涅槃,是名双盘。我若具说,无量无边,是名般若,又名本座,又名上座,又名莲花座。单盘双盘,尽是假名。悟诸法空,心得解脱,名无上盘,名大般涅盘。 如是盘者,是如来盘,智慧盘,是名两足尊。能学此双盘者,纵整日行走,或终日躺卧,尽日说笑,我说此人,是真禅修者,是真会双盘。若不明此理,以双腿跌起而为功夫,纵坐恒河沙劫,一念不起,终是死水,不能活人。欲学佛法,当会于盘。但悟一心,是名单盘。妄心不起,亦不断灭,是名双盘。单盘双盘,是解非缠。

    2019-08-13

  • 释学山法师行脚,牧牛文章总集

    一物不为 一切修行都为一物不为而做准备,一切觉悟者都做一物不为的功夫。一切有为各有不同,一物不为同归一路。 一物不为是造作的止息,是妄心的休息。一物不为是悟得本心,是通达法本无法。会一物不为,则不妄施功。会一物不为,即不增不减。 一物不为者,非有为,非无为,凡不可测,圣不能识。一物不为非凡夫之无所事事,若于一物不为生无所事事想,亦是有为也。无所事事者,心不能安,妄不能歇,必欲有所为。而一物不为,通达诸法空,觉悟无所得,是究竟安心处。 一物不为,非为什么,非不为什么,只是保护,只是防护。保护自己不妄用功夫,防护自己不生妄念。若用功夫,若生妄心,如牛吃草,即拉回来。一物不为即古人牧牛,古人牧牛,皆一物不为。 药山一日在石上坐次,石头问曰:汝在这里作么? 药山曰:一物不为。 头曰:恁么即闲坐也。 药山曰:若闲坐即为也。 头曰:汝道不为,不为个甚么? 药山曰:千圣亦不识。 石头以偈赞曰: 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一物不为重点不在表象,心不为事,心不做事,心中无事,是一物不为。心无牵挂,心无依倚,心无妄念,是一物不为。心不外驰,心不颠倒,心不攀缘,是一物不为。 若通达实相,了悟本性,则一切时,一切处,做不做事,皆一物不为。若妄念不断,心事重重,分别不止,乃至闲坐,皆是有为。所以一物不为唯觉者能行,一物不为,唯悟者能修。 一物不为是不依外境而独享寂静。能一物不为,就能独处,再也不怕寂寞。能一物不为,就能独立,再也不觉空虚。能一物不为,才会安心,再也没有恐惧。 一物不为,先从不做事开始,先从无事练习。能一物不为,才会心无挂碍,远离妄想攀缘。能一物不为,就不再被外境的变化所动,随处安乐。若心有一事一系,则不能一物不为。 凡夫内依妄想,外依六尘,不知内外虚妄,念念攀缘,心无定止,恐惧颠倒。觉悟之人,知心无常,了境如幻,息虑忘缘,一物不为,合性而活,顺寂而生,所以悠游自在,天高地广。 牧牛 众生烦恼,皆因取境生心。取境生心,即是着相。着相是一切未做牧牛与离相功夫者之习气,着相即善恶起,烦恼生,生死炽然。 慧藏禅师一日在厨作务次,马祖问曰:“作什么?”曰:“牧牛。”祖曰:“作么生牧?”曰:“一回入草去,便把鼻孔拽来。”祖曰:“子真牧牛。” “一回入草去”者,即于念上生念,于境上生心,如走路时看路边的人而分别美丑,如听到人讲话自然地念头跑过去参与。牧牛就是把念头拉回来,拉到未生心的当下,拉到不再取相分别。 牧牛,即是善护念,即是于念离念,即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是不着相,即是离一切诸相。牧牛须练习。不做练习,见境自然生心,生心即诸法起,善恶好丑,一切烦恼祸福因之而生。境无善恶,境无祸福,境无好丑,善恶好丑,一切祸福,皆出于念,出于分别,着相而有。  如人于黑夜中看到异相而恐惧,实无异相恐吓于你,只是自己于境上生异相之念,是自己所生异相之念与分别之心在恐吓自己。若能于相而无相,于念而离念,则恐惧之心自无。所以,破相,须要做善护念的功夫,不着相,需要做牧牛的功夫。 如看到狗而害怕,狗无怖人之心,实是自己向狗投射的可怕念头在恐吓自己。恐吓来自取相而生心,来自有所住心,来自于念上生念。若见狗时无生心,不于“狗”境上投射咬人的念头,看狗时摄住心念,于“狗”之相无分别,则无恐惧也。我们在水边看水,做不思善,不思恶的功夫,练习牧牛,即是练习不住相生心。看见狗而生恐惧,是因为习惯性地心向外驰,不知不觉地向外境投射观念,没有真正做过牧牛和离相的功夫。 如坐在地上总觉得有蚂蚁爬到身上,感觉蚂蚁会咬自己;看到蜜蜂,就会想到蜜蜂会蛰自己;看到蛇,就害怕蛇会伤害自己。蚂蚁不会咬人,蜜蜂也不会蛰你,蛇也不会伤害你。都是自己投射的念头在恐吓自己。所有的恐惧皆因没有做于念离念的功夫,没有做牧牛的功夫,没有做不着相的功夫。若做过这些功夫,就会养成于相而不生心的习惯,于相不生心,自然如如不动。 不着相不是解释出来的,也不是看多少经论看出来的,它是练习出来的,它是真实功夫。 学道者如恒河沙,得道者如麟角。正是因为没有人愿意长时间做牧牛的功夫,没有人愿意两三个小时坐在水边看水而不做看水想,没有人愿意坐在黑夜里“一物不为”。若有人明白牧牛,会牧牛,肯牧牛,长时间牧牛,此是真实解脱功夫。 众生一切烦恼尘劳,皆因取相生心,于念上生念,念念不停,没做过牧牛的功夫。故有妄想颠倒生起,自作自吓。若能摄心不向外驰,常做牧牛的功夫,保护自己的念头不去着相,不去吃草,自然安稳自在,无有恐怖。 我们学习一切经论佛法,都是为了明白此理,踏踏实实做此功夫。佛法丝毫赚不得人。若想真正解脱,必须能离于相。若要离相,先去牧牛。 二六时中,皆可牧牛 牧牛的功夫不是只在河边坐着,在行脚时可以做,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都可牧牛。牧牛就是专心做事,心不外驰,舍识用根,不杂用心,制心一处的意思。为了专门练习牧牛,我们选择独处,一个人在水边林下僻静的地方静坐,是因为安静独处,什么事都不做时容易看到自己的念头,容易发觉自己是否在“吃草”。出家人或有大量时间不用工作的人,就可以选择这样的地方去牧牛。需要一个人做事,比如扫地、走路、开车、种田、做饭、处理文案,车间流水线上的工作,加油站加油,银行出纳员点钱,像这些工作,你很容易专注,做这些事,也是牧牛的最好时机。而在做需要与人合作的工作时,则容易分心,这时,如果想牧牛,就需要更加专注和警觉。如果你和别人谈话,或与人共事,也能专心致志,一点妄想和杂念都没有,也是在牧牛。 所以“牧牛”的修行遍布我们生活中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不论谁,都可以牧牛。心不外驰的功夫跟你多少时间在做牧牛的功夫有关。如果你已经养成了专注做事的功夫,这时就轻松了,你不用老想着牧牛的事,甚至不再需要牧牛。牧牛只是你心向外驰,意识在编织烦恼故事的时候,才要做的事。 有的人问,学习禅宗不是识得本心,知道一切时中,穿衣吃饭,都是佛性作用,都是佛,不需要做任何功夫就行了,为什么还要牧牛?这样问,是不知道什么是牧牛。牧牛是“一物不为”,什么也不做的功夫,是不用功之功,是防止你做任何功夫的功夫。是觉察你进入意识造作的功夫,是防范你又在本性上妄加什么的功夫。是识得原状,保持原状,不增不减的功夫。所以,只有彻悟本心,才能安于牧牛,才能不施功。永嘉大师云:觉即了,不施功,正是此意。 药山禅上堂示众:祖师只教保护,若贪嗔痴起来,切须防禁,莫教掁触。 丹霞禅师上堂:阿你浑家,切须保护。一灵之物,不是你造作名邈得,更说甚荐与不荐?吾往日见石头,亦只教切须自保护,此事不是你谈话得。 古人所教一切修行,就是保护你不去再妄用功夫。一切起心动念,求佛求法,修证造作,皆是“吃草”,能看到自己的这念妄想,拉回到未用心之前的不施功状态,就是最大的功夫。牧牛就是做这个工作,这也是修行最难做的工作。 牧牛的工作听起来简单易行,但是做起来很难。一是因为我们未通达实相,不能安于实相的习气根深蒂固,妄心起时,很难觉察,“吃草”已经成为常态。二,牧牛要知道什么是吃草,什么时候需要牧牛。不是起所有的念头都要牧牛。自性起念,六根动用,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时,不需要牧牛,只是在起执着和烦恼的妄想时,需要牧牛。再有,做牧牛的工作,需要因缘成熟,需要一定的条件,就是心中没有特别执着的事。如果心里执着挂碍太多,根本没办法专心做事,这时是无法牧牛的。 牧牛的工作更多的是针对一个已经明理的人,因为初悟自心,心向外驰的习气还没转变,不能居一切时不起妄心,这时就需要好好地牧牛。明了其中道理,但还没识得本心的人也可以牧牛,功夫做足,也会忽然了悟本心,证悟自心圆满,理行相应。 行脚 行脚即是行道,走路走出觉醒。 一心走路,随处安住。纯一直心,心无旁骛,是一行三昧。 走路的时候,把心安住在脚下,不要老想着目的地,想着这条路有多远,不要想这些。走到哪里就是哪里,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不知道什么地方是终点,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起点,没有一个永恒的处所。起点、路途和终点只是一个假象,那不是我们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 行脚时,通过走路,把心走定、走稳、走死,把一切烦恼和妄想走没,那就是我们的终点;什么时候心走得平静了,无妄想了,无欲求了,什么时候就走到了终点;什么时候脚步稳了,不急躁了,不思过去、现在、未来了,什么时候就走回了真正的家。 行脚的重点不在你走哪条路,走多远,走多快,我们走路时的心态,那种专注、安心,认真和用心,那种不被外境所影响,那种自在潇洒,才是我们行脚的真正目的。 行人,行者,从行路开始,从行脚开始,从经行开始,从一行三昧开始。大路不远,就在脚下;安心不难,脚踏实地。 来,各位同路,各位同修,抬起脚步,单刀直入,直心直行,和我一起行脚,和我一起行道。 释学山法师总结:  没有什么实相,烦恼不生处就是实相。没有什么修行,烦恼熄灭处就是修行。不再相信念头,烦恼不生,烦恼熄灭。通过做行脚,牧牛,一物不为的功夫,彻底歇心,死心。           学山禅院整理            2019.08.12

    2019-08-13

1474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