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样,这很好

    六字心铭:就这样,这很好就这样,就很好。每天重复地念这句话。这句话很神奇,很重要。就这样,这很好。这句话,超好使,超好用。念这句话,胜过思惟所有的法义,胜过研究所有的道理。打坐的时候念,没事干的时候念,无聊的时候念,情绪低落的时候念,不安的时候念,焦虑的时候念,失眠的时候念,正受病苦的时候念,所有不如意事发生的时候念,任何时候都可以念:就这样,这很好。告诉自己:此时此刻,我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求。我不想改变什么,也不期望什么。就这样,就很好。不管你此时此刻是什么状态,告诉自己:就这样,这很好。不停地念:就这样,就很好。我不需要别的,就这样,我很满足。念着念着,你的心就会安静下来,就会安好。你心不安,你觉得不好,是因为离开了当下,神没有回来。一念这句话,你的心就回到本位,精神就回来了。这很神奇,这很重要:就这样,就这样,这样,就很好。我总感觉自己没力量,没关系,先坐下来,心里默念:就这样,就很好。坐下来,很关键。坐下来,就会想起这句咒语:就这样,这很好。它很神奇,很有效,要常念,要常行。坐下来念,静下来念,歇下来念,这句话,就更有力量。静下来,这句话就亮了;静下来,这句话,就是一道光。停下你的心,这句话才会出现;休息你的头脑,这句话才会应验。不管发生什么,先停下来,静下来,坐下来,躺下来,告诉自己:就是这样的,就这样,就很好。不可能是别的样子,就是这样:身体是这样,念头是这样,情绪是这样,事情是这样,他是他那样,我是我这样,所有的事就是这样。除了接纳,我无法做任何事情:除了服从,我无话可说。我认输,我投降。我怂了,我认了。我放弃,我不再反抗。不要去对抗发生,对抗创造了黑暗与恐惧。发生什么,就告诉自己:就这样,就很好。我败了,我服了。我很孤单。没关系,就这样孤单着,闭上眼睛,坐下来,说:就孤单着,这很好。当我孤单的时候,我干嘛去寻找不孤单?孤单,才是我真正需要的。我好难受。没关系,就这样难受着,难受很好,此刻就是难受,我需要难受,我怎么可能不难受?我接纳难受,拥抱难受,成为难受,难受消失了。是的,就这样,这很好。可是,难受还在,没关系,让它在,这很好。我呼吸困难,浑身疼痛难忍,心跳加速,喘不过气来。躺下来,念这句话:就是这样的,这很好。欢迎你,呼吸难受!你很好,身体疼痛。我接受,我服从。你想留下来就留下来,你想走时再走。就这样,这很好。当你接纳,我就消失了;当你允许,执就不见了。我失恋了。就这样,这很好。我放弃你,我和自己在一起。这句话,很神奇;这句话,很重要:就这样,这很好。就这样,能度一切苦;这很好,能解所有忧。常念这句话,能转一切境,能消一切灾,能生一切智,能得一切乐。此要心行,念要心念,不在口说,不在谈论:就这样,就很好。让它融进你的呼吸,流进你的血液,成为你的习惯,变成你的思想。此一句子,公念公得,婆念婆得,人人有份,人人自有。常念这句话,胜念观音,胜念弥陀。常念这句话,是真念观音,真念弥陀。此是六字大明咒,此是无上真言。问:没有问题,还要不要念这句话?答:因汝有疑故,还要念此话。未雨而绸缪,莫临渴挖井。常念此一句,早晚有用时。造筏为过河,看病要用药;病愈药要停,到岸不需筏。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由汝有疑故,自是未通达;若是无有疑,无有话不话。因有诸分别,故须这很好;若是本来好,即是本句话。用法须达理,无理徒念话;理与念同时,火中生莲花。

    2025-09-15

  • 浪漫满屋

    浪漫满屋你更需要一片树叶,还是一颗钻石?你更需要一间简陋的屋子,还是一座豪华的宫殿?你更需要一个苹果,还是一个榴莲?你更需要一杯白开水,还是一瓶烈酒?你更需要柴米油盐,还是海誓山萌?你更需要白菜,还是山珍海味?你更需要一个家人,还是一个情人?你更需要在小路上漫步,还是每天坐过山车?你可能会说,你更需要后者,因为你过惯了平淡的生活、穷苦的日子,想要体验浓郁的滋味、富有的奢侈、感官的刺激。但是,当你体验了浓郁,尝尽了滋味,经历了刺激,甚至拥有了你想要的一切,你发现,你还是不满足,还是不快乐。你体验的那些快乐都不能长久,你追求的刺激让你更加空虚。而平淡的日子,平庸的生活,平常的事物,唾手可得的琐碎,不起眼的小东西,一直陪伴你的家人,你用惯了的物件,才是你永远无法离开,才是你真正需要的。你可以每天都吃白菜,每天看日出日落,每天与妻子散步,每天喝着白开水,每天走着狭窄的楼道,都不会觉得厌烦。但你无法天天吃榴莲、喝烈酒,看极光,与情人海誓山盟,在灯红酒绿中寻欢作乐。你可以每天走着同样的小路,逛着同一个超市,骑着十几年的自行车,跟老伴一起看电视剧,吃着简单的饭菜,在一块地里耕种五十年,你很难每天都看烟花、遇到彩虹,看到流星,被鲜花和掌声围绕。真正的浪漫不一定在海边和星空下,不一定有落日和白雪,不一定有烛光晚餐,不一定是一大段告白。真正的美好就在倏忽而逝的一个早上和下午,就在不知不觉中脸上长出的皱纹里,就在妻子给你洗了又洗的一件衬衣里,就在一碗小米粥里,就在一把蒲扇,一块西瓜,一颗棒棒糖,和一个臂弯里。浪漫就在你的屋子里每天都有一盏灯点亮,每天都有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每天都有饭菜飘香,每天都有洗好的袜子晾在阳台上。有你和你的家人在的屋檐就是天下最美的屋子,就是浪漫满屋,就是童话里的世界,就是人生的至乐。真正的珍贵就在你每时每刻的当下,就在你用惯了的水壶里,按了无数次的开关上,就在你的手上、脚上和眼睛里。你正看到什么,什么就是你的星辰大海;你正干着什么,什么就是你的大好前程;你脚踩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常寂光;你的手正触摸着什么,什么就是你的珍宝。这个世间没有珍贵与廉价,没有什么灿烂与平庸,有的只是一颗懂得满足和欣赏的心。不需经营的,就是美好。天然自在的,就是高贵。不用计划的,就是华丽。不需要安排的,就是珍奇。平常心是道,平淡才是美,平安是至福,平和乃大乐。好事不如无,沙发不如板凳,电子邮件不如纸质的书信,洗碗机不如用手洗,电话不如见面,雕饰不如天然,海参不如米饭。珍惜平常,莫贪绚丽。爱惜眼前,莫恋远方。 

    2025-09-15

  • 今日回家修行,在家得道

    今日回家修行,在家成道佛说出家修行,为昔时故;亦说在家修行,为今时故。过去修行人选择出家,为离情爱和羁绊;今日修行人需要回家修行,为除种种法执与冷漠。出家修行,为解脱生死;回家历练,为圆满自在。出家,在家,都只是外在的修行,若能出烦恼家,回本心家,皆是佛道。过去出家只是修行路上的一半,今日回家才是修行的长途。过去执着远离与形式上的出家只得小歇处,今日回到烦恼尘劳家中历练乃得大歇处。过去出家只是暂时离开亲人,今日回家乃与家人在不即不离中相见。过去出家,是出过分之家;今日回家,是回不染之家。过去出家,是出种种贪爱、挂碍、无明枷锁,今日回家,是回种种尊重、理解、喜乐之家。过去出家,为离烦恼,而登涅槃之岸。今日回家,回入尘劳,于烦恼海中证大涅槃。今日回家,不是回争吵之家,而是回软语之家,回爱语之家,回敬语之家。今日回家,不是回操控之家,而是回信任之家,回独立之家,回平等之家。今日回家,不是给自己贪着世乐找借口,而是真实了达家即道场,亲人即陪练,红尘即是佛国。过去修行人到山林、寺院、阿兰若,远离世间,乐远离行,修禅定,修寂静行,修解脱行,修出世间法,读经看论,研究义理,听经闻法,打坐经行,多为个人解脱生死轮回。今日修行人,以红尘为道场,在工作中修炼,在家庭中修行,以亲人为道友,以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为功课,以心行平直为行禅,以不见世间过为戒律,以普行恭敬为总持,以谦卑柔和为道袍,以退让忍辱为精进,以喜悦松弛为布施,以无所得为智慧,多为行菩萨行,自觉觉他。过去修行人,以肉眼观故,视家亲眷属为冤亲债主,对家人心存厌恶与乖离,极力摆脱和逃避。今日修行人,以慧眼观故,知家亲眷属为金刚道友,是诸佛菩萨再来,对家人心存恭敬,珍惜爱戴,亲近温存,视之如佛。过去修行人,弃世间法而别求出世间法,离家中佛而远求寺里佛,抛现成道场而远求他方道场。今日修行人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道场在心不在境,修行向内不向外。过去修行人,执着修行的形式、仪轨、教理、种种的戒律和定法,今日修行人,打破了种种的修行形式和定论,将佛法融入生活,融入现实,变成活法。过去佛和祖师穿着僧服,今日他们脱去了僧服,化了妆,变成了女人、老人、孩子、残疾人、抑郁症患者、穷人,混迹人间,埋没红尘,就在你我身边,天天与我碰面,时时给你考验,不停地为你说法。然而,若无道眼,而不能识。没有善根,而不得见。诸行者,若今生已经出家,还要回入尘劳,在众生中历练,亦得回本源之家。诸道友,若是在家修行,亦不得染着世家,迷恋亲情,沉在五欲之中,应当时时返照心源,安于寂灭之乐。诸行者,不要再向外跑,回到心之家去修,去觉,去悟。心莫再外游,神回过头来。回到家庭与生活中去融化冷漠,去除隔阂,解除紧张,卸下对立,摘下面具,丢掉人我,泯除自他,转化贪嗔,不与物违。在众生身上完成多劫未完成的功课,在世间圆满无上菩提。各位法眷属,回到家中,化六道冤亲为六波罗蜜,转小情小爱为大慈大悲。把佛法与修行,慈悲与智慧,由施家人,推及邻居、陌生人,乃至一切众生。在家中传智灯,在人间施法雨,在红尘历心境,在世间得菩提。

    2025-09-15

  • 家人,才是你生命中的佛陀

    家人,才是你生命中的佛陀我没看见过佛,但是我看到过你,就在我的身边,就在我的眼前,就在我的屋子里。你如此普通,普通得我几乎错过。当我认出你来,我如此欣慰与幸福。你远比佛陀更重要。佛陀只能让我远观和遐想,而你就在我的瞳孔里,就在我的座位旁,在和我说话,与我一起散步。你如此安静,从来没有大声宣扬过你是谁。你身份如此高贵,却谦卑得像尘土。你才是我生命里真正的佛,而我差点没认出你来。家才是我真正修行的道场,而我却一次次跋山涉水,舍近求远。爸爸,妈妈,老公,老婆,儿子,女儿,对不起,请原谅我以前没有认出你们来,我在泥身塑像前磕头,却从未在心里真正恭敬爱戴过你们。我没看到过活的观音、地藏、文殊、普贤,但是我看到过你,在现实生活中,你在院子里扫地,你在厨房摘菜,你在阳台上洗衣服,你坐在沙发上小憩。你如此平凡、平庸、平常,以至于我无法认出你就是我苦苦寻觅的圣人。今天我终于醒来,在你的温和里,在你的慈悲里,在你的无诤里,在你的退让里,看到了真正的菩萨。你比经典里所有的菩萨更有温度,更可爱,你是活生生的。你可能是送快递的小哥,是开车的司机,是饭店的员工,是乘凉的大妈,是路宿街头的流浪汉。但你一定是某个人的爸爸妈妈或孩子女儿,你也一定曾经、正在或将要是某个人生命中的挚爱。我没看到过任何一位祖师,我看到的是不起眼的你:锄地的老农,卖菜的大姐,修车的大叔。你们才是活祖师,支撑着所有的生命。你们平常的几乎就像一棵无人问津的树,就像身边的风。我时时与你相遇,时时受你们的恩泽。对那些久远的圣贤,我只能仰望,而对眼前的你们,我却油然而生一股爱意。我好幸福,由于有你们做邻人;我好感动,因为与你们共戴一轮明白。亲爱的家人,我与你在同一屋檐下,同饮一杯水,同在一桌吃饭,同在一棵树下乘凉,同在一壶茶中啜饮四季。我没看到过神圣,我只看过你,我身边的你,我的老公,我的孩子,我的妈妈,我的兄弟,我的姐妹。神圣离我太远,庙宇又太高,我的腿无法跨进它高耸的大殿,但是你就在我身边。你才是我真正的寺院和道场,你才是我的护法与守护神,你才是我的韦陀和维那,你才是我的老师和阿阇黎。你满身的热情才是我禅房里的香炉,你一直的陪伴与呵护才是我戒定的铠甲。你的一言半语才是我的梵呗,你的嬉笑怒骂才是我要日诵的经典。对你的恭敬和感恩才是我要修的礼拜,对你的理解和接纳才是我要持的咒语。与你心平气和地讲话和沟通才是我要修的禅定,在起争执时的退让才是我要行的般若。我生命里的至爱,我的家人和眷属,原谅我以前没认出你们来。我无法带着爱意去远方朝拜,而我今日终于在你的身影中看到了活生生的佛陀和圣贤。虽然你可能沉默寡言,亦或根本不懂得佛法,但是你眼神里的亲切胜过所有的偈颂和歌咏,你笑容里的憨厚与淳朴胜过了所有的神通和三昧。直到今天我才恍然醒悟,你们早已成就,只是为了度化我,才来到我身边。谢谢你,我的家人,生生世世的法眷属。谢谢你,我的爱人,我生命中的芬陀利花。 

    2025-09-15

  • 师与真理

    师与真理父母者,给我身命;师者,给我慧命。父母者,于我有养育之恩;师者,于我有化导和解脱之恩。遇到你的修行老师,引导你见到实相和真理,是生命中最幸运,最重要,最快乐的事。遇到你的善知识,引导你见自己,觉悟自己,成为自己,再爱于一切,是生命中最大的庆典。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我爱真理,我更爱吾师。师与真理,非是两般。报身与法身,非是二身。理在师心,师将理传。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无有师,至理难见。吾虽爱真理,若无诸佛历代祖师及天下善知识,我何以知真理?吾爱极自由,若无吾师,我何以知无吾师,更无有实法为真理?故学道者,尊师重道,不忘师恩,是一生必修课。修道者,荷担真理,弘扬大道,报佛之恩,乃是为弟子者重任。修行者,以师为镜,借师修心,心开意解,心到道成。虽爱吾师,但不可迷信师父、执着师父、唯师父是从,而轻视一切众生,不爱一切众生。虽爱真理,但不可迷于真理,不可尊至理,而忘恩情,执理而废事。古人云:仁义道中,提瓶挈水,亦是本分事。历代诸佛祖师,以心传心,心心相印,师徒之间上演了无数为法忘躯,至真至爱的佳话。作为佛子,欲学无上佛道,先学尊师、敬师、爱师、重师。真爱师者,必爱真理;爱真理者,必爱其师。师与真理,无二无别。非离爱师别有更高真理可得。只此恭敬、尊重、爱戴之心,便是修行路上至高真理。真理虽在,无师难识。真理虽深,无师难解。真理虽高,吾师鲜活。真理无形,吾师可观。真理不能养我慧命,吾师伴我成长,给我指引,督促我精进,提醒我远离险境。真理幽深,隐显不定,吾师和盘托出,全体作用,只在目前。为师者,天真自然,声情并茂,活泼生动,与我亲密无间,对我始终不弃。如父与子,母与女,如知己,如至交。有师者,乃人生之大幸;有师为知己者,乃是人生之大乐。佛说依法不依人。此乃对治执人而忘法者,不可执以为定论。知本无法,是名依法,非实有法可依也。此中妙理,若不因师开导,亿万人中,少有一人能会。爱真理者,必爱其师。爱其师者,必爱真理。真理与师,其事无二。会一则全会,达一则全达。修行途中,迷时师度,悟后自度。尊师重教,敬师如父,心常孺慕,心心相印,形影不离,常随师学,是修道之要,得道至途。

    2025-09-15

  • 这很好,这很好

    这很好,这很好我的腰常年酸疼,怎么治都不能根除,有什么方法可以治腰疼吗?答:无论发生什么,当你无法改变它时,对自己说三个字:这很好。一次次地重复这三个字。这很好,这很好,这很好。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困境。只有当你不接受你的境遇,困境才出现。当你接受了现实,困境就消失了。我的孩子不想上学了,我非常苦恼,感觉整个人生都灰暗了。他今年才九岁就不上学了,未来怎么办呢?答:孩子不上学,就没有未来了是吗?孩子不上学,你的人生就灰暗了是吗?所有你认为的不好,都来自你的观念,而不是事情。告诉自己,孩子不上学了,这很好。接纳孩子不上学这件事,去做些别的事,你和孩子的人生不仅仅是上学,还有很多事可做。告诉自己,孩子不上学,这很好,我接受。孩子很好,一切都很好,我的生活还在继续,任何问题都没有。我老公要跟我离婚,他喜欢上另外一个女人,我很痛苦,请您开示,怎样才能走出痛苦。答:如果你无法留住你老公,就对自己说:这很好。祝福他,也祝福自己。告诉自己,你还会遇到更好的人,就算遇不到,也没关系。从今天起,你要好好爱自己,回归自己,跟自己过日子了。你要把从前所有放在老公身上的精力、时间、关爱放在自己身上。告诉自己:这很好!一个人既自在,又安宁。既不用照顾对方,也不用跟对方吵架。最重要的,你终于有机会面对自己、认识自己,独立地生活。独立,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我丢了工作,现在在家里躺平了两个月,心里很不安,总不能一直这样躺下去吧?答:躺了两个月有什么不好?你怎么知道你会一直躺下去?就算你一直躺下去,如果你没别的选择,不工作就是你最好的选择。告诉自己:这很好,这很好。如果你的身体需要休息,而你找不到任何事想干,先让自己歇下来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有什么不好,一定是你自己没好好躺平。你一边躺着,一边在心里无数次起来,自己跟自己较劲,所以,你才会觉得不好。告诉自己,躺平,这很好。在你没有别的选择时,一次次地告诉自己这三个字:这很好。所有的不好都来自抗拒,当你不抗拒了,就变好了。所有的不好来自不接纳现实发生的。当你接纳现实,现实无比的好。没有什么比目前来临到你身上的事更好的,因为你需要这件,只是你的自我意识还在抗拒。你可以选择抗拒和改变,只要你能去改变。当你改变不了,接纳,是最好的选择。轮胎爆了,这很好。飞机晚点了,这很好。约会对方迟到了,这很好。妈妈又数落我了,这很好。老公软弱无能,这很好。孩子不听话,这很好。干嘛一切都要如你所意才好?一切不如你所意那才是真的好。不如你所意,说明你的意本身就有问题。没发生的,就不该发生。告诉自己,一切都很好,刚刚好,这很好。就是这样,我接受,我认了,这很好。不停地念这些话:这是当你生活遇到困境时最好的咒语。能有什么不好?如果你全盘接收。哪儿有什么不好?如果你心中没有操控。一切都无比美好,如果你知道决定一切发生的不是你,而是因缘,是老天,是不可思议。 

    2025-09-15

  • 修息身心,得道之通途

    休息身心,得道之通途众生的一切问题和烦恼都来自识心不能歇下来。心造一切境,心生一切法,心建诸烦恼,解脱亦由心。心生一切生,心灭一切灭。当我们产生烦恼时,由于没有觉知和智慧,不能观察到所谓的烦恼并不是由外境和发生的事情带给我们的,而是我们内心的观念和分别造成的,我们就误以为烦恼因事而有,便在事情上大费周折,去解决一件一件事情。解决了一件事,一个烦恼似乎结束了,另外一件事接踵而至,我们不得不再去解决这件事。如此一来,我们完全忽略了产生烦恼的原因是自己内心的观念、想法和评判,是自己的心意识造成的。心意识的住着,妄念的叠加和编织,心念无法停下来,才是一切苦产生的根本原因。心意识的特点就是耐不住寂寞,无法安住,它不间断地创造故事和问题,把你带入其中,让你经历喜怒哀乐,经历种种体验,在这些体验中,起爱憎心,患得患失,迷失自己。所以,修行的根本和核心就是让心停下来、歇下来,妄心不生,出离头脑和故事。息者,上自,下心。自心即是休息,息下来即见自心。以不休息故,颠簸流离,枉自欺诳,覆盖真如,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歇者,左曷,右欠。曷欠即是无欠,无欠即圆满。歇即圆满,圆满即歇。以不能歇故,本自圆满,枉为欠缺,故向外驰,终无所得。以歇息故,复归圆满,无欠无余。故经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但是因为众生妄想习气和根本无明根深蒂固,没有诸佛无量智慧和善巧方便的引导,想自动或主动停下来,只能是以妄止妄,妄上增妄,识浪之海,无由停歇。所以世间种种法门,外道种种知见,不能解决众生无始生死。皆是令众生进入重重心意识,枉为修行,不能令众生真正止息下来。唯有诸佛祖师用种种方法手段,大慈大悲,亲自走近众生,种种规劝,教令寝息,方乃得度。如通过坐禅,读诵,行禅,少欲知足,六度万行,修习种种善法等,先通过言说方便之法,引导入道,再开示甚深实相,教令如实修行。众生或通过亲近善知识,或参加大众共修,或通过止观定慧,或通过菩萨万行,或通过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种种禅观,熄灭自心无量妄想执着。善知识种种手段,皆是为了让大众休息身心。妄心一歇,歇即菩提。释迦牟尼佛无量劫来刻苦修行,不得诸佛受记,只是因为一念有求之心未歇。一念求心休息下来,即得燃灯佛受记。圆觉经云: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众生不能亲见自己真如本性,只是因为妄心未歇,既不知道要歇下来,也不知道如何歇下来,被自己的心意识所骗,将一期宝贵的生命用来贪诸世乐,所以流转生死,无由得出。所以古人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又经云: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一切法门,种种修行,只为歇下这颗无始以来妄动的心。种种功课,一切行门,只为休息身心。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自古以来,诸佛祖师都是悟后起休,水边林下,长养圣胎,都是在休息身心上做足了功课。理虽顿悟,事要渐除。古人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浪犹涌,理现念犹侵。所以,休息身心,做好善护念的功夫,是诸佛祖师得道之通途。六祖十六年猎人队里,只是休息身心。南泉四十年不下南泉,也只是休息。香林四十年方打成一片,也只是休息。船子二十年,也只是会得藏身处没踪亦,没踪迹处莫藏身,所会得的也只是休息。云岩三十年来往药山和百丈之间,不得悟道,只是未歇下这念有所得的心。心一止息,便得道矣。智皇禅师二十年修禅定,不得悟道,也只是有求之心未歇,一遇玄策和六祖,所得心都无影响,便得道矣。故诸行者,所有的实修从休息开始,真正的悟道从歇下来开始,所谓得道也只是大休歇而已。从休息处,才得建立佛法;从休息处,方可随缘化导;从休息处,才于生死中得大自在。诸行者,欲知自己修行如何,只须问自己:你歇下来了吗?歇下了多少?知道歇的重要性了吗?想歇下来吗?知道如何歇下来吗?这些问题,好好地问自己,好好地对待,不要自欺欺人,辜负自己的法身慧命。修行的核心和重点,就是向自己意根下狠做功夫,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灭,休息得身心,歇得下妄想,护好自己的心念,不怕念起,只要觉疾,不为念所惑,不被识所诳,久久做功夫,莫做容易想。佛道长远,不可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功夫做足了,妄念自然无力,一切时中,不染万境。若妄想烦恼不生,即不须菩提涅槃等法。本来清净,本自解脱。

    2025-09-15

  • 关于自我的五重境界

    关于自我的五重境界一切众生都为自我所迷惑。自我者,有无量名。自己,自我,无明,我执,灵魂,藏识,意识,自心,自性,如来藏,佛性。种种名字,非有实法,皆是对事而安立,借幻而假言。在迷说我执,在悟名真如。识之者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故经云:无我者即生死,有我者即是如来。种种名称,指称不同,意义不同。若见我之真性,即了一切法,即一切烦恼、无明、痛苦,皆得解脱。时下,众人皆提倡为自己而活,爱自己。爱自己,为自己而活,先要了解什么是自己,自己有哪些层次和境界,目前正处在什么样的状成。达其种种示现,了其种种不同,知其是迷是悟,方能圆满无碍,不被自我所惑。人从出生,到长大,认识世界,学习知识,接触佛法,到觉悟诸法实相,彻底认识自己,一般要经历五重境界,即:起初妄认有我,到学会照顾他人,到回归自我,到再次无我利他,到最后了了见于自性。第一,初来世界,懵懂无知,无明为导,俱生我执起作用,所思所想,言行万端,种种心行,皆以为有我。小到婴儿,大到十几岁,甚至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为此无明之我所主宰,不仅不识无我,更不识有我真性。比如争强好胜,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贪嗔痴慢,自私自利,皆是因为执我而有,没有经过深入学习和修行,依习气和无明而活,因此受种种苦,深陷轮回,不能解脱。第二,通过学习,接受了世间种种善法的教育,初学佛法,修习六度,能为他人着想,断恶修善,着相修行。在家庭中,作为父母,为子女劳累,在社会中,勤勤恳恳,为大众付出。懂得孝顺父母,恭敬他人,有了无我的观念和奉献精神。但是这样的奉献和无我总是与自我的利益产生矛盾。就算有所付出,内心深处求于回报。以不了达无我实相故,所行无我与付出,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自己所需没有完全满足,所以在利他中总是感觉匮乏,没有力量,不能从始至终。比如很多人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佛法,不再向以前那么自私和狭隘,懂得利他,但是不能真正做到无我,所以在利他的过程中会后悔和纠结,甚至放弃利他的行为。第三,真实回归自我。通过深入学习佛法和了解实相,以及善知识教导,教令从着相修行转入离相修行,从一切向外求转向回到自己这里,从关注外在转到关注内在,不再关注外部世界和他人,将自己交给自己,把他人还给他人,尊重因缘,接纳发生。不再执着行善法和度众生,开始真正关注自身的成长和自己内在的提升。第三,虽关注自己,但并不是自私自利,也不是妄自尊大,而只是歇下自己向外求觅和有所得的心,真正静下心来看自己。此一步,是修行的转折处,是如实修的开始。摒绝诸缘,深入佛法,善护于念,默契实相,长时保任,安住于自心境界,不再执迷外境和利他,自悟自修,自成佛道。第四,从自我中再次走向众生,不做自了汉,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佛法,善巧方便,随缘利他。这次的利他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行菩萨道,于诸众生不求回报,和光同尘,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真正的诸佛所行,是佛法不离世间法。所以所行善法,渊源不尽,所施法施,无我无人。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直至圆满菩提。第五,圆满真性,非是有我,非是无我,我与无我,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佛性。无缘,则安心寂静,简单度日;有缘,则随顺众生,多所利益。方便说法,善巧度人,软语呵斥,怒目慈眉,皆是佛道。街头巷尾,山间乡下,俗话家常,嬉笑怒骂,皆是道场。悠游自在,不与物拘;任性逍遥,垂手市廛。化导一切,春风无迹;随所住处,一切安乐。此五重关于自我的境界,乃修行人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觉悟自我,回归真我的必经历练,当知自己在哪重境界,不可耽着其一,沉空守寂,以为究竟。亦不可得少为足,画地为牢。当圆融无碍,世出世间,生死涅槃,烦恼菩提,一一透过,始得究竟。 

    2025-09-15

  • 透过外境看到自心未被接纳的部分

    透过外境看到自心未被接纳的部分你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如果你不照镜子,你很难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如果你不通过别人,你很难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感谢所有你讨厌的人,他们是你内在未被接纳的自己,你只能透过他们,来唤醒更广阔的你、更完整的你。当你正在评判和抱怨别人有多讨厌时,你很难理解,你正在评判和讨厌的是你自己。你希望别人改正的缺点,都是你身上没被看到和接纳的缺点。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都是未被看到和允许的自己。你看到的外境都是你内心的投射。只要你没看到内在的自己,你就会向外去看,你就会迷在外境中。你不知道,你看到的外在都是自己没看到的内在的投射。所有在外面关注的东西都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当你看到了内在的自己,就不会在外部看到那些东西。或者说,就算你看到了外境,你也不再否定它们。你会接纳它们。当你接纳它们,它们就会消失。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当你不再着于外相,你就不会受苦。当你不住于相,便与真实默契。迷人只会盯着别人身上的缺点,看不到真正的缺点来自于自心的分别和取着。自心才是一切事物、一切影像的投影源。而外部世界,不过是自心分别出来的虚幻影像。迷人认其为实,在相上做功夫,分辨善恶好丑,不知一切全是分别自心才有。古人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自心取自心,自心住于自心,故随妄念而流转。会修行的人,就从自己讨厌的人身上修,就从自己评判的境上修。透过它们,看到自己内在隐藏的未被理解和接纳的东西。看到了自己内在未被看到的那些东西,允许它们的呈现,你才能接纳自己。接纳了自己,你才能接纳一切外境,你才能完整。了境是心,不再分别自心,亦不拒境,则得解脱。感恩你遇到的所有人,他们都是来唤醒你的。你接纳不了什么,就去反观自己的内在,去看到那些未被自心接纳的自己。当你看到它们,接纳了它们,你内心会涌现出怜悯和慈悲,你会心如虚空,那才是你真正要爱的东西,完整的你自己。 

    2025-09-05

  • 自己是自己的真正归依

    自己是自己的归依我的孩子、家人、朋友和同修,如果我深爱你,我会告诉你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独立,自己做自己的皈依。这是我爱你这件事里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我越是爱你,越会提醒你这件事,因为只有这件事才是关乎你内心的安全和幸福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即便我再爱你,有一天也会离开你;即便我再爱你,即便我再爱你,也无法代替你自己爱惜你、照顾你;即使我再爱你,我仍然无法了解你内心深处的许多想法、需要和向往。我可以为你做很多事,提供给你很多帮助,安慰你,支持你,理解你,但是我唯独无法照顾你的念头,无法替你承受痛苦,无法代替你转变想法,无法代替你穿过无明、超越生死、去除我执,直达解脱。你内在所有的蜕变和转化,都需要你独自面对和完成。能陪你最久、爱你最久的,不是任何人,正是你自己。除此之外,我还会一如既往地陪伴你、赞美你、喜欢你。但是,这些都无法比拟于你自己对自己的陪伴、赞美和喜欢。亲爱的,请记住,依托自己,忠实于自己,不辜负自己,活出自己,觉悟自己,是你跟外界建立任何链接的基础。没有了自己独立的岛屿,没有觉悟的智慧和力量,你就无法爱这个世界。当你没有足够爱自己,没有足够独立,就去爱别人,那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当你一味地依赖父母、伴侣和师长,而不练习独处和无依,你就无法面对空虚、幻灭和死亡。当你的至亲和至爱离开你时,如果你还没有学会独立,你就会堕入恐惧和痛苦的深渊。如果我爱你,我不希望你得到太多,只是希望你失去所有的虚妄和烦恼,褪去层层的面纱,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明白人。亲爱的,如果我深爱你,我会对你放手,不去操控你,把你交还给你自己。对你放手,不意味着我不再深情地端望着你,不再欣赏你的歌声和画作,不再陪你散步或跟你共进晚餐,而是我相信你有自己的道路和必须要经历的考验,我对你完全放心,完全信任。亲爱的,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我当然希望你第一个告诉我,向我求助,我会毫不犹豫地帮助你。但是,我更希望你能独自面对,不要被事情和困境吓到,不要被课题和考试所骗。直面你遇到的任何境遇,纵然败得一塌涂地,伤得千疮百孔,而你的内心却在不知不觉中壮大。你脱落的是脆弱的羽翼,生出的是坚强的铠甲。当然,宝贝,如果你没那么坚强,你不想太早独立,你渴望受到我的庇护,我会义无反顾,直接奔赴你。亲爱的,我爱你,如同爱我自己。我有多爱自己,就会有多爱你。我爱自己,就是通过独立,反思和接纳。我爱你,就是引导你走向你自己。学会独立,那是你能够爱人和被爱,获得幸福最重要的原因。当你开始接纳并爱自己,你将不再崇拜和依赖任何人。这是皈依的真正意义。皈依,不是皈依外在的神圣和靠山,而是皈依你自己。

    2025-09-05

1680 篇文章

上一页

12345678

...

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