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过情关

    如何过情关在我二十几岁之前,离开学校,走入社会,逐渐认识一些人,但是对方都会觉得我幼稚、单纯、理想主义,为此,我经常感到自卑,认为自己不够好。后来我才知道,当我喜欢一个人,是因为我内心拥有可爱、简单与美好,而不是对方有多可爱。我以单纯的心喜欢别人,他们对此不屑一顾,不是我不够好,而是他们的心丧失了纯真。再到后来,我知道,爱一个人,不是仰望对方,而是回头看到自己。爱一个人,不是围着对方转,而是一次次地皈依自己,做自己。当你开始做自己,就会有越来越多人欣赏你,喜欢你,尊重你。爱一个人的重点不是你爱的人,而是你太富有,你不得不去爱,你在自己的爱里得到满足。当你更多关注的是你自己,活出你自己,你爱的人就不会成为你的牢笼。他们会尊重你,以你爱这个世界的方式来爱你。爱是独立、成熟和勇敢的行为。爱是心灵富有的人拥有的特权。只有内在丰盈的人才有爱的能力。人们在爱面前裹足不前,大多是因为想通过爱来抓取、要求和操控,而无法得到回馈。不是爱有问题,而是你在爱中参杂了有所得。爱一个人,重点不是对方有多好,而是被对方激发出的自己有多好。去体验和经历你内在的柔软、敞开和赞美,那是爱的意义。当你爱一个人,不是那个人在发光,是你在发光。当你正爱着,你是最美丽的人。当你正在爱中,爱本身已经是最珍贵的回报,对方是否为你做什么,已全不重要。爱一个人,首先滋养的是你自己。当我爱一个人,我会告诉自己,我好美。当我欣赏、尊重、爱慕一个人时,我看到自己的内心像一个花园,所有的美好一时绽放。爱是纯粹的情之所愿,无怨无悔。纯真的爱只会让你幸福和快乐,当你不快乐了,你的爱里已经参杂着期待和获得。当你爱时,对方可能还在熟睡,还在僵硬,还在冷漠中,但是你苏醒了,你柔软了,你变热了。爱一个人,是对自己最好的治愈。爱是全然地与自己在一起。所有向外的爱都会让你不安,让你迷失。爱,指向你自己。你爱的人只是水里的月亮,而你才是天上的真月。你爱的人是你的影子,而你才是真身。每一个人对于别人,都是月影;而对自己,都是真月。人们总是问:如何过情关?真情没有关,真爱并不是一个牢笼。当你爱上一个人时,全力以赴,绽放自己,敞开自己,表达自己,欣赏自己,不要对对方有所期待,只是透过他(她)来奉献,来给予,就不会被情所困。如果你的爱人出轨了,离开你了,不要去恨他,也无需紧紧抓住他不放。回到你自己这里,安静下来,散发你的芳香,吸引更好的人来到你身边。你错过的只是你身上脱落的认知和观念。当你满眼满心都是对方时,你并不是在爱对方,而只是迷失了自己。爱可以是欣赏,可以是爱慕,可以是尊重,但不能迷失自己。借由爱回到圆满中,而不是因为爱而分离。爱是你自己和自己的故事。爱里并没有任何关卡。爱里只有一颗柔软的能融化一切的心。

    2025-08-26

  • 如何考察真正的善知识

    如何考察真正的善知识考察一个人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善知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修行见地是否透彻,与祖佛所讲相应。古人云: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既要了解祖师的手段,又要深入经藏。修行不能空有见地,没有功夫;也不能只有功夫,法眼不彻。具见地,具功夫,方可为人抉择。第二,理可顿悟,事须渐除。理上虽顿悟一心妙理,了万法唯心所现,无始以来的无明和习气不能顿除,须十年如一日地做牧牛和保任的功夫,一切时中,懂得善护念。考察一个人是否真正成就和见性,要看他是否有多年的实修功夫,能否长时间安下心来做保任的功课。如果修行时间不长,就耐不住寂寞,到处乱跑,或为游山玩水,或好为人师,急功近利,为了名闻利养,四处攀缘,此非真修行人所为。第三,有没有真正发心做利益众生的事,是否坚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还是打着利益众生的旗号做损人利己的事。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可执着善法,故云:所言善法者,即非善法,是名善法。亦不造恶。若造恶,因果炽然,受殃有日在。第四,不能只听其言,还要察其行,最好能到善知识身边,近距离地观察善知识,长时间与其相处。观其个人行持是否放逸,是否口上说空,行在有中。如果言行不一,生活放逸,理事脱节,当远离。第五,具大慈悲心,有深厚的德行,理事圆融,言行一致,说法不入断灭,不拨无因果。第六,能真正为大众解粘去缚,提醒大众修行关键,强调实修实证,能带领众生真实解脱生死。第七,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能通达,有大智慧,广学多闻,具善巧方便,能恒顺众生,循循善诱。以三法调伏众生,一,软语,二,呵责,三,软语加呵责。与众生既不疏远,又不黏着,说法无碍,处众无畏,以四摄法摄受众生。第八,善知识来到世间,假诸爱欲,而入生死,示现同彼。故善知识身上会表现出和大众一样的习气和过失,若前面诸多条件都具备,不可放大和紧盯善知识的过失。圆觉经云: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以上是学人依止善知识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学法者当知,当学。切忌刚一听到谁谁说法精妙,言辞动听,相好庄严,就盲目地相信,痴迷地追随,甚至为其倾尽所有,大肆供养,失心崇拜,最后将自己置于不堪的地步,甚至被骗得倾家荡产,悔之晚矣。损失钱财还是小事,若遇恶知识,学其所教,以邪见故,传播邪法,断人断己慧命,多劫堕三恶道,不得出离,是为大苦,不可不慎。

    2025-08-26

  • 与你开并蒂莲

    与你开并蒂莲我不要那建立在别人痛苦上的快乐,我不要那让别人烦恼而自己无动于衷的如如不动。我不要让别人缺失而自己变得富足的聪明,我不要那麻木不仁的无我和寂静。我不要那冷冰冰的自我松驰和只管自己的洒脱与自由。也不要那高高在上不能与你同体和共情的观念和认知。如果我是地,你是我的天空。如果我是河流,你是我的河道。如果我是一棵树,你是我深深扎根的土壤。如果我是一朵花,你是培育我的园丁。你永远在我之上。你永远是我的嘉宾和贵人。我不要独自站在高楼,我想与你携手漫步荒原与沙丘。我不想一个人徜徉在无事的水边林下,我想与你在茶馆和面包店邂逅。我不想独自一人解脱,我想生生世世与你并肩修行。我不想住在涅槃城,我想在生死的河岸与烦恼的淤泥中与你开并蒂莲。我不要与你疏离,我想一次次地靠近你。我不要毫无重负地前行,我想背负你匍匐在大地上。我不会嘲笑你的痛苦,我自己也曾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我不会轻视你的无明,我自己曾经无数次愚弄自己。我不是害怕孤单才寻找你,我想和你一起面对孤单。我不是逃避空虚才去爱你,我想挽你的手一起回到空虚中去。我不想你还在恐惧中我却独自安然。我不想你还在痛苦中我却沾沾自喜。你与我从来不是两个人。我与你从来就未曾分离。我无法避开你而独自解脱,我无法甩掉你而一人从梦中醒来。我从你这里取一滴水,当以涌泉相报。我从你这里得到过喘息,当为你建立驿站,让你随时可以在我这里安眠。你曾送我一枝花,我要把你带到田野。你曾给我一片荫凉,我带你去整个森林。我从来不害怕痛苦、烦恼和黑暗,因为我知道那里孕育着菩提、光明与涅槃。我会一直跟你在一起,就像影子追随着身体,孩子追随着母亲。 

    2025-08-26

  • 爱的思乡曲

    爱的思乡曲我已经爱你了,让我不爱你,就仿佛让我从漫天的星星中收回所有的星星。 任何的分离都是暂时的。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会一次次地与你相遇,直到与你完全汇合。如果身体不能与你相遇,就用灵魂与你相遇,如果灵魂不能与你相遇,就在空无中与你相遇。 我无边的相思,托暮色寄给你。 青色的山,池塘上的涟漪,温热的大地,都是我写给你的诗。 除了一次次地裸露自己的心,把它交给风,交给虚空,我哪有什么所为? 当你从要的思维变成给的思维,你就从水滴变成了大海。 爱一个人并不是为了从对方身上获得什么,而只是为了体验爱的喜悦和幸福。爱的成就不是虏获对方的芳心,而是散发自性的芳香,使你们在更广阔的地方相遇。 一朵花是不需要花店和房间的,它们可以开在花园、田野、山谷甚至任何地方,是花店和我们的房间需要花来装点。患病的孩子,痴呆的父母,讨厌的同事,被父母偏爱的姐姐,他们来到我们的生命中,只是来帮我们完成没有完成的功课,他们可能早就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功课,只不过化作一个特殊的形象来到我们身边。他们并不那么需要我们,是我们自己需要透过爱他们,来看到真实的自己,回到完整的自己那里。 世界从来没有辜负我们,是我们辜负了自己。世界是纯净的,到处是佛国,只是你自己的佛心还没现前。不要抱怨任何圈子和家庭,你从来就没有真正融入过你的圈子和家庭,却抱怨它不好,还要离开它。你自己不成长,到哪里,都无法停留和安住,最后,你只能在自己的自怨自艾中流浪和轮回。 总有人问什么是爱?爱首先是明白你爱的人并不属于你,他(她)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尊重他的思想和行为,欣赏和理解他的所有呈现,哪怕他仅仅是个孩子或异类,不要去评判和贬低他。你对他的所有付出是你情之所愿,没有要求和回报。那是爱的第一要素。没有这条做基础的所有行为都不是爱。 去拥有创造快乐、幸福、平静,和爱的能力,而不是执着于快乐、幸福、平静和爱。成为源泉,而不执着于任何一条河流。 我可以有一千个理由不能喜欢你,但我只有一个理由喜欢你,就是我无法不喜欢你。 晨曦打在脸上,你蜗居在我心上。溪水蜿蜒在青山脚下,你伏在我的心弦上。整个山村如此宁静,只因与尔朝朝暮暮。 笔是我爱的出口,诗是我心的花枝。我总是停止不了书写,因为我的爱满溢成河。 丝丝的细雨,还是闷热的夏风,它们都是精灵,有时变成你,有时化成云。 你是我的薄翼,我不是借助你飞翔,而只是与你在爱中互舞。

    2025-08-26

  • 代所有孩子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代所有孩子写给父母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作为十一岁的我,我知道你们最关心的是我的学习成绩,但我想说的是,学习成绩不能代表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您难道看不到吗?这个世界有多少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都能快乐过一生的人?亲爱的爸爸妈妈,您知道我多么羡慕那些即使他在十岁时有一百五十斤,即使他数学成绩只考了十分,即使他是个哑巴或瞎子,他的爸爸妈妈都非常爱他的孩子吗?您知道我多么羡慕那些温柔地对自己的孩子说话,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只有支持而没有打压的父母和孩子们吗?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已经忘了我还在襁褓里时你们看我的眼神,但显然,你们现在的眼神肯定没有那时温柔。你们现在的眼睛里装满了要求、期待和种种的评判。你们对我报以各种期待和要求,对我的一生似乎都有规划,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是你们是不是忘了,我现在才仅仅七岁,才上二年级,我小小的灵魂怎能负担你们如此深重的厚望?请让我活得轻松些,请让我现在就快乐地活着。我十八岁、二十岁,三十岁,五十岁的日子交给那一天,请把我现在的快乐时光还给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现在已经十七岁了,不再是一个小孩子,我知道你们对我所做的一切也都是被时代和众人的困惑所裹挟,所以我能理解你们。当作为孩子的我们不想让你们操心我们的学业和将来时,你们会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能有什么将来和出路?爸爸妈妈,好好活着需要将来和什么出路吗?有一个快乐的心态难道不胜过所有的出路吗?你们眼中所谓的出路仅仅是上班、成家、传宗接代、挣钱,获得成功吗?那只是你们的出路,不是我要的出路。我的出路就是没有任何压力地活着,过好今天。你们说无法理解我的想法,你们不需要理解,只需要尊重就好。如果你们想理解,想与我交流和沟通,你们自身也需要学习和改变啊,而不是一味地期望我们按照你们的理念生活。你们唯一要做的事不是期望我怎样过好我的一生,而是如何过好没有我的属于你们自己的一生。毕竟,我陪在你们身边的时间没有你们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多。亲爱的爸爸妈妈,每次想到我小的时候,你们对我没有任何要求,陪着我玩,给我买好吃的,说我漂亮、聪明,从来都不会批评我,我就特别开心。可是现在,你们居然为了一次没完成的作为对我恶语相向、虎视眈眈,甚至大打出手,我真的非常难过和茫然。你们不爱我了吗?我把作业写好,你们真的就那么快乐吗?你们是不是被下了什么魔咒?你们是丧失了理智,还是魔怔了?考一百分或者上一所好的大学,真的就是你们的幸福所在吗?你们的幸福中没了我的开心,你们于心能忍吗?挣到钱,有一份好的工作,就是你们最荣耀的事吗?你们从来没想过人生还有无数比物质享受和虚荣更快乐的事吗?一家人相亲相爱,在一起互相陪伴,慢慢在时光中变老,还有比这更美好的吗?爱一个人需要任何条件吗?不做作业,考零分,我的人生就暗淡了吗?考第一名,能代替您把我抱在腿上帮我化妆或给我吹头带来的快乐吗?能代替我们开开心心地在一桌上吃饭?在海边的夕阳下散步?在凉快的树荫下哼着歌曲吗?当您老了,如果我每天都希望你去深造,上老年大学,学习各种技能,最好能参加什么比赛,拿个第一名,不要给儿子丢脸,你会不会很难过?会不会很绝望?亲爱的爸爸妈妈,虽然我只有五岁甚至更小,我也知道什么是尊重和爱护,什么是打击和否定。当你们按照你们自己的想法看我并批评我时,我会很难过。我需要你们的表扬和鼓励,而不是嫌弃和贬低。我的自信完全来自你们的托举。请无论在任何时候不要贬低我,好吗?你们对我态度太重要了,因为你们是我心里的神明。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他们有他们的乐趣和轨道,请尊重并理解他们。希望你们改变对快乐和幸福的认知,不要活在狭隘的胜负、势利、竞争、虚荣的世界观里,更不要用自己的认知来看待别人。如果你们不改变,你们就会被这个觉醒的时代所淘汰,也会离你们的孩子越来越远,甚至与你们的宝贝变成敌人。所以,不要希望我们去改变什么,请你们自己先改变。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有太多的话想对你们说,只不过,我无法开口,因为你们只关心你们自己的感受,从来也没想过我们的感受。我甚至在你们身上看到了你们还是婴儿,只知道索取,只知道要求,只知道回报。你们在和我搏斗,在和我争夺爱,而完全忘了做为大人的心态和格局。你们甚至比我更弱小、孤独、绝望和无力,难道你们真的一辈子都不愿长大吗?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拿出更多的时间来经营自己、改变自己、做自己,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而不是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关注我们身上。过多的关注是一种压力和伤害,请相信你们的孩子,他们是上天带来的宝贝,只要你们不过度去操控他们,他们会完好无损。请你们借助于自己的宝贝来完成你们自己的功课。亲爱的爸爸妈妈,请你们一定要相信,只要你们不用各种条件捆绑要求我们,无条件地相信我们,我们就会发光,变美,我们会成为一个拥有可爱灵魂的宝贝,虽然我们可能没有让人羡慕的工作,但是我们拥有创造快乐和爱的能力。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只想对你们说,我爱你们,深深地爱着你们,就像你们曾经和现在这样爱着我。请让我们褪去所有虚妄的外衣,打破所有阻止爱的牢笼,扫除所有头脑中爱的障碍,回到纯粹的爱里,在互相温柔的臂膀中度过余生。 

    2025-08-26

  • 爱没有结果时怎么面对

    爱没有结果时怎么面对问:如果爱上一个人,又没有什么结果?也不能确定能不能相互负责,是否应该果断放下?师父,怎么去面对自己内心中对别人的喜爱?又怎么去面对爱而不得的痛苦?答:爱是打开自身本来面目最好的工具,而大多数人却迷失在爱的对象和爱的结果上,或者被爱所吓,逃之夭夭。爱不是为别人负责,而是为自己负责。通过爱,我们可以远离对自我的执着,又不迷失到对方身上。爱是中介。它只负责展现自己,成熟自己,奉献自己。当我们爱时,我们会从狭小的自我中走出来。爱并不求结果,而是享受过程。爱关注的不是自己或他人,而是自他之间的链接。爱并不注重感官享受,虽然也涵盖了感官享受。爱更注重内心的滋养和灵魂的互动。结果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什么是结果?结了婚就是结果吗?离婚的人非常多。两个人在一起就是结果吗?有多少人在一起一辈子却从来没幸福过。构建一个家就是结果吗?多少家庭都在痛苦和破碎中。你跟谁在一起能保证有一个美好的结果?人和人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结果。不仅爱没有结果,一切事物都没有结果。结果是头脑编织的一个幻梦。所有的结果,不过是一场骗局。相爱的当下就是结果,互相倾诉就是结果,惺惺相惜就是结果。结果在每一个当下,过程才是唯一的结果。爱是自我的认识,而不是对幻象和情欲的执迷。如果你真的爱上一个人,去享受由他而激发出的你内心的所有感受。能遇见他(她),爱上他(她),相互尊重,真诚相待,不操控,不要求,互相愉悦,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切结果。爱就像碎了的磁石,遇到就会相互吸引。强行分开,还会相遇,还会吸引,最终总会合而为一。爱在整合成一体之前,会一直相遇,一直吸引。对心灵来说,爱就像甜食,只要有爱,就会甜蜜。爱才会快乐,而不是以种种借口不再去爱。当你不爱时,你要么是恨,要么是冷酷和死寂。恨是颠倒,冷酷是僵硬。佛性是爱,爱不是死寂,不是断灭。爱能生发一切。爱不是为了得到,爱而不得的苦来自想得到。如果在一场爱中只专注结果,你丧失了爱最美好的部分:爱的体验,自我的付出,灵魂的互动。如果你因为看不到结果而放弃了爱,你放弃的并不是爱的对象,而是你自己在爱中感受生命和觉醒生命的机会。只有睡着的人才会关注爱的未来,醒了的人都珍惜爱的当下。只有牢牢保持自我的人才在爱前胆怯、裹足不前。自我松动的人都会主动向爱的对方伸出橄榄枝,接不接纳,是对方的事,爱者完成了它自身的绽放。去爱吧,在爱中享受生命的愉悦和甜美。爱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要迷失在自我或幻境中,不要被怨恨和冷漠遮蔽,那才是你要注意的。

    2025-08-26

  • 爱是自己对自己的低语

    爱是自己对自己的低语对于一颗成熟的心来说,爱的对象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最重要的。当你过度关注爱的对象,你会错失爱。除了你的爱,你不可能爱上别的。你爱的都是自己的故事。那故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不要迷进那故事。爱是自己对自己的低语和呢喃。爱的对象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心不要迷失在他(她)身上。当你成为自己,爱的对象才有可能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一个觉悟的心智,他会认出那些能够照见他自己的具体的爱的对象,与那些人保持链接和互动,借助于那些对象,完成自我的认识。他不会轻易否定任何爱的对象,因为那些对象都是他自己。他也不会轻易否定自己,除非他还不认识自己。每个人都会遇到那个激发他内心最美好的爱的对象,在他(她)身上投射出各种爱的画面。每个人内心都有最美好的爱。什么是爱?爱是体谅、尊重、赞美、接纳、允许、平静和满足,当然,爱有时也是呵责、冷酷、远离和拒绝。爱是广义的。爱有时也以狭隘的方式呈现,但是最后,它都会把心带到最广阔的爱中。去成熟和保护那份爱,而不是占有爱的对象。去生发和珍惜那份爱,而不是执迷爱的对象。去体会内心最美好的感情,而不是抓取爱的对象。即使你遇到的人并不那么爱你,或完全忽视你,那也没关系。不要熄灭你心中的爱,那是你留给自己最后的礼物。爱不一定带来回应,但是爱已经出现。爱一定要释放它自己,完成它自己。当爱被压抑,那一定是头脑在作崇。心灵会释放爱,让爱展现。爱是灵动的,没有固定形式的。它可以是孩子对父母的爱,也可以是对同性或异性的爱,也可以是人对物质的爱。所有的爱的本质都是自心对自心的迷恋,是破裂对整合的渴望。成熟的爱中没有控制和要求;纯粹的爱里没有期待和回报。爱是勇者和仁者的游戏。真正的爱者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热爱的事情,他虽然爱着对方,但不依附于爱的对象。爱的对象会消失,但爱不会。一个人甚至可以不跟爱的对象说话而完成爱。一个人甚至可以看不见爱的对象而心中充满柔情蜜意。一个人甚至可以完全不了解爱的对象而感受到爱的美好。爱不需要了解爱的对象,爱只需苏醒它自己,呈现它自己。当爱呈现它自己,爱的对象就会随之而舞。真正的情人是爱本身,而不是某个人。爱的对象也很重要,他(她)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你自己这扇大门,使你最终走向你自己。爱的对象就是你自己心镜的折射。他使你在镜子外和你相遇。愿你我都能透过爱照见自己。愿你我都成为爱人和照亮他人的人。

    2025-08-26

  • 不再抱有希望,那是最积极的人生

    不再抱有希望,那是最积极的人生不论发生任何事,当你接纳,它就结束了。所有的抗拒延长甚至固化了事物的存在。耐得住寂寞,寂寞就消失了。高处可以俯瞰一切,低处可以成为一切。当我不再挣扎,不再渴望,我解脱了。困住你的不是事物,而是你对自己当下状况的不满。希望以光明的形式将人拉入地狱。这个世间没有什么比希望更能欺骗、迷惑和摧残人的。不再抱有任何希望,那是解脱的唯一路径。只要你还心存一点点希望,你就会受苦。苦以盼望着的美好方式将你软禁和侵蚀。其实我们并不是在和痛苦决斗,而是在和希望决斗。希望把你带离实相,带离当下,带离平安。当你不再希望,你就彻底赢了。希望的心就是离异的心,分崩离析的心。世界上只有一种离异,就是离开你的本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活一天就活一天,绝不想明天的事。这才是人生的顶级思想。忧虑明天是最愚蠢的事,因为几乎百分之百你忧虑的事都不会发生。生活的美好不是一帆风顺或艳阳高照,而是不管境遇如何,都有一颗敞开和欢迎的心。没有什么困境、疾病、贫穷、不幸和死亡,除非你抗拒它们。当我已经躺在坑底,你还能把我踹到上面来吗?我什么都不要了,如果谁有本事,顺便连我也捡走。如果都嫌弃我,不要我,那我就趴在原地不动,等一阵风吹过来,或等蒲公英落在我身上。如果我已经死了,我怎么还怕活着?如果我已经彻底躺下,就不可能再担心摔倒。不论我坐在山顶,躺在地上,还是掉在坑里,都不妨碍我仰望星空。这个世界从来不针对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针对你,除了你自己紧紧地抓住自己不放。不再抱有任何期望,那是最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你不再抱有希望,你才会活出法身。把自己完全交托出去,才是顶级的投资,顶级的布施。烦恼是生命的彩虹,它再绚丽,也会消失。在彻底的消极中才能过最积极的人生。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当你能直面空虚,你就可以享受世间的一切。在山谷中,你才能够真正感受细雨、阳光和玫瑰的芬芳。当你心无所住,宇宙的每个角落都变成了你的家园。痛苦是一位使者,把我们从美梦中唤醒。你拥有的障碍你成为所有。鸟栖于枝,人栖于空。

    2025-08-26

  • 你慢下来了吗

    你慢下来了吗?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买了一个新的电器,鼓弄半天,不会使用。在手机上填一份表格,填了半天还是填错了很多。想去一个新的地方,到了目的地,却不知道在几楼。手机上订购了东西,想退货,找不到在哪个页面退。到飞机场,想坐出租车,不知道在第几层楼坐。买了一个带包装的食品,怎么也打不开。手里握着一个新玩具,怎么也不会玩?在很多人面前讲话心里很紧张。端水时烫到了手。走路时扭到了脚。吃饭时咬破了嘴唇。刷牙时牙膏刷到了脸上。为什么会这样?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我们太着急,心离开了当下,失去了觉知,没有认真去观察你要做的事到底是什么,需要哪些步骤才能完成。当你的心只在目的上,而没在当下,没在过程里,很多事你都做不好。你去一个地方,那里一定会有路标。但是如果你不仔细看,急急忙忙想到达目的地,可能就错过了路标,就会找不到目的地。如果你想使用一个新的东西,你要慢下来,看好说明书,一步一步地按照说明指示地去操作,就会使用它。如果你要填一份表格,一定要看好备注要求要填的项目和内容,再一项一项填写。如果你要通过手机来打车,输入好起始地和终点,选择要坐什么样的车,慢慢来,一步一步操作,这样就能顺利打到车。用手机买电影票、购物、点餐也是这样,不能着急,否则,你根本无法使用手机完成这些事。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很难避免遇到各种各样新生事物。如果心不慢下来,不融入现代的生活,你可能连洗衣机都不会使,连空调都不会开。遇到新的事物和新工具,先静下心来,带着觉知,慢慢观察和学习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让这些工具能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我们太笨,而是我们太粗心,太急躁,太急于求成,没有活在当下,心没有慢下来。一个慢慢做事的人本身就发着光;一个不急于求成的人本身就有着很大的魅力;一个做事不爱出错的人会让很多人喜欢。心慢下来,我们能学会很多东西,也能做好很多事,更能享受很多生活的乐趣。下一次你再做不好什么的时候,试着立刻慢下来,跟你做的事在一起,你会发现,原来它很简单。请让脚步和心都慢下来,不要被头脑带走,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实相就在那里,安稳就在那里,快乐就在那里。

    2025-08-26

  • 识得自己,做得自己

    识得自己,做得自己佛不是一个固定的形象,而是无数个不同的形象,每一个形象又有无数可能的形态,每一个个体在每个时候自然呈现的任一状态都是天真佛,本来佛。你不必去找自性,你所呈现的就是你的自性。一真一切真。本来佛是天然而成,自然显现,不需思虑,不劳用力,非是后天所成。此天真佛,人人皆有,常住不灭,永不坏失,只可顿悟,不假修饰、斧凿、修证。若有染污、过度,即须防护。若无染污,过度,即本来佛。若是修证出来的三十二相佛,即不是真佛,有修还坏。每一个相都是佛,每一个人天生都是佛。所以,你不必成就三十二相,你只需要保持你天真的本色。你本是佛,不必更成。你所呈现的样子是属于你独有的佛的形态。但是,你不能执着那个形态,你所呈现的形态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你不能认那个形态是自己,那只是真佛法身的一时呈现,假名是你,真实之你并无实体,变化多端,不拘一格,没有固定形态。更不能自以为是,只见自己是佛,不见他人是佛。你只能随顺你的本性,接纳自己的呈现,于所呈现不爱不厌,对这尊天真佛不即不离。众生各个是佛,只是不自知是佛,不认可自己是佛,不接纳自己这尊天然佛。总是怀疑、评价、否定自己。总是不能面对自己本来的样子,总想依世俗意义上的好坏改造自己。本来是佛,因改造而错失自己。如果你不怀疑自己,所有人对你的怀疑都毫无意义。如果你不责怪自己,所有人对你的责怪都毫无意义。如果你不评判自己,所有来自外在的评判都自然消失。只要你不生心,谁生心谁就要做他自己的功课。谁心有所住谁就要面对自己的境界。如果你不给自己贴标签,所有人给你贴的标签,只跟他们自己有关,跟你无关。人能自肯,别人肯与不肯,都不重要。人能自信,别人信不信你,都不重要。人能自在,别人对你的捆绑与操控,都不重要。人不自欺,一切外来的的欺骗和糊弄,都不重要。人不自怨,所有来自别人的怨恨都伤害不到你。人能自主,虽无主宰之心,一切都会来依附。人能自立,虽无建立之心,一切都会随之建立。人能自爱,虽不求爱,爱不请自来。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一切就无法主宰你。自由在你,束缚也在你。你才是一切的根源。见性就见自己。认识真正自己,称为见性。成佛就是活出自己。做得真正自己,称为成佛。

    2025-08-26

1695 篇文章

上一页 12345678

...

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