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负责六道轮回虽然是幻境,但是,当你迷在其中而无法出来时,它又无比真实。找到它的出口,真实从那幻境中觉悟,是每一个生命永恒的课题。你可以一生不修行。你可以一劫不修行。你可以永远不修行。那么,只有一个结果。被困在这个幻境中永远重复同样的苦。如果你想出离六道轮回,那么,你最珍爱的东西一定要放下。那是你出离所要付出的唯一代价。没有人为你的痛苦负责,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为你的烦恼买单,除了你自己的贪心。出轮回所需要你放下的,不过是那些从来就不属于你的无明和妄想,恢复你真正的本来罢了。解脱所需要你觉悟的,也不是从别处求来的,那份能力本来就属于你。六祖大师说,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纵然你被无明耍的团团转,你心中有一个更强大的力量,它不想你再受苦。纵然你玩儿的太久,你心中有一股正气,它会引导你,让你不再折磨自己。纵然你再贪恋这个红尘,它终究是一场梦。想不想醒来,你都要醒来。你不想醒来,只是因为还苦的不够,伤的不深,刺的不痛,累的不够。你玩够了,苦够了,痛的不行了,你不想再被自己的妄想和无明宰割,你不想外虐待自己。你就会选择醒来。这个幻梦的世界,真正叫醒你的一定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这个轮回的苦海,让你回头的怎么可能是渡船,一定是你自己。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不用去求证自己的选择对不对,问问你的心,它就会告诉你答案。我们相信的并不是佛陀或善知识的说教,那一定是我们自己的声音。觉悟,那是对自己必须的交待。醒来,才是对自己最真挚的爱。

    2021-10-03

  • 女老歌

    女老歌岁寒尽,冬风扫,始知松柏最后凋。志不迁,心不老,冰清玉洁难为搅。谁道一切皆无常?我见青山常妖娆。心眼开,习气改,豁然清闲始叆叇,头发白,牙齿少,不能减我菩提膏。一身皮囊不为碍,无人偷得肚里宝。硬骨头,久磨砺,老骥伏枥志未少,肯吃苦,耐疲劳,百阻千难不可扰。学道从来无先后,见性岂论迟与早。心地何曾有男女?本性何曾有老少?虽女人,年纪老,韧性最坚有玄奥。少记忆,不多闻,心如大地尽合道。他家争胜我争负,人人急功我不躁。不论学,不比有,只如枯木万念消。不声高,不聒噪,粗茶淡饭裹残蒿。也无学问也无智,张口语拙无辞藻。半生为他夫儿累,老来终能自珍爱。你说是,他说非。我心只有我心晓。刘铁磨,烧庵婆,龙女向氏为楷模。德山遭遇点心姥,两担文字一火烧。谁说女子不成佛,成佛只在刹那了。临济大师见平田,狭路机锋种地嫂。自古以来多禅婆,只是灯录未必歌身为雌,心为雄。一性面前无草包。人虽弱,心自强,女人一样逞英豪。老牸牛,也无谋。鼻孔朝天步悠悠。老母鸡,总无愁,但念目前三际休。情也尽,气也收,息虑忘缘不外跑。不用多功少技巧,同样能施无上宝。可怜诸佛普门开,知我佛性不曾少。善师调御施方便,引我向上一路超。不自卑,不高慢,只把大事施演好。稳如山,暖如袄。慈如母,悲如姥。众里有你僧团劲。一根脊梁法不倒,少年看我未懈怠,便肯精勤不退倒。绿水常流,青山不老。当仁不让,老来是宝。老女人,何曾老。识得自己真面目,铮铮男儿也叫好。禅婆子,心气高。世间一切尽抛却,只把心头一事了。无始劫来梦幻身,怎能任它葛藤绕。快说此,速唱导。今时女老节气新。见彻行深履高蹈。谁自轻,谁自嘲?谁软弱,谁怂孬?顶天立地自有道。守雌抱拙力最巧。有道不怕天地裂,与我灵觉何曾交?老女人,女不老。不老歌,同唱和。法身一调永无凋。青山青,不老精。鬼神见之亦生敬,只因心地常光曜。菩提大愿常浇灌,伴我常哼此心谣。应以老身得度者,我为示现老女身。不识我者笑我颠,我心何曾有欠少。此歌谣,莫低瞧。世间女人能顶戴,能长善法菩提苗。若能一刀截两段,忽然澄阔万事消。莫闲自己无根力,只被妄想暂遮蔽,被她习气空带累,从来不肯定慧浇。今世始,正当时,万事开头最为贵,谁能把罪累劫招。天行建,地坤效。守其雌,雄内抱。万事随它自消退,我心只安此一道。坤道非功最为妙,我姊晚成向天娇。

    2021-10-03

  • 智食与识食

    智食与识食俗语说,病从口入。故智者节饮食,仁者远庖厨。疾病来自饮食,饮食来自欲望,欲望来自无明和习气。无明习气者,众生愚痴邪见是也。以愚痴邪见故,只见眼前,不见将来。只畏果,不畏因。只图一时快乐,不想身后之忧。只随习气使然,而无道力阻拦。想那么多干嘛?先乐呵乐呵吧。此是世间人之座右铭,是迷惑颠倒众生之观念。以纵口腹之欲,而身心超负累,过患各种疾病。唯纵识食,不知智食。唯念滋味,不忖害命。唯求己乐,了无慈悲。所以快乐时不知天高地厚,受殃时天昏地暗。故众生虽不持刀兵,而剑刃常不离手。虽不存杀戮之心,而狠毒常蕴于胸。虽口称众善,而先以口行凶。虽众人赞叹,而私下无明垢心,不知悖德。世间无智之人,不信佛语,杀生害命,以足口欲,不知造恶,情有可原。久为佛子,五戒不持,烹猪宰鱼,山珍海味,唯恣己情,大言法空,妄语无罪,可悲可叹,不知今日你食它,明日它食你。快乐唯一时,其苦悠悠长。不止口腹之欲,损身伤志,损性害意,身尚不自爱惜,更何谈修行?不念诸佛之大悲,不持祖师之教诲,枉为弟子,怎堪正法。故学人,莫以为现在身体健康,没患疾病,就恣口欲,纵识心,贪滋味,养无明,待无常来时,一时结账。待罪积成深,哭爹喊娘。食有二种。一智食,二识时。智食者,淡滋味,养幻身,不求饱,当药石,疗病体,何贪恋?故粗茶淡饭,不尚味道,唯求续命,能转习气,能断淫欲,化贪嗔痴为戒定慧,是名智食。识食者,恣味道,无厌足,重口味,不尚简。常念想,垂口涎。唯美食,纵性情,多欲望,长邪淫。伤身体,害品质。损法财,坏法身。养贪嗔痴,造种种罪。愚人趋之,智者远之,是名识食。此二食者,智食诸佛所食,识食众生所识。知其利害,能避害者,自利利他,不唯长养慈悲,更是自重自爱,远离疾病忧悲苦恼,是名佛子,亦名道人,亦名少欲知足,亦名慈悲喜舍。经云,宁以三百矛刺身,不以贪心,食他好味。故修道之人,节身自爱,断于肉荤,起大慈悲,复为法器,方堪护佑负荷众生。

    2021-10-03

  • 佛性钝妻

    佛性钝妻一日学人向禅师来问法。学人问:请教师父,识心与真性的区别是什么?禅师说:我先给你讲个故事。一个男子有一妻一妾,妻子寡言少语,又不生育,也无姿色,不苟言笑,是个平常得再平常不过的女人。因为无法生育,所以丈夫不得不再纳一妾,为传宗接代。妾长的很漂亮,又会讲话,把男人哄的神魂颠倒。但是,妾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只能和丈夫同享福,不能与丈夫共患难。男人生病时,妾躲在一旁,找借口说自己身体也不舒服,根本不去照顾男人。而妻子却对丈夫一心一意,悉心照顾,丈夫病时,总是妻子在旁边认真服侍。虽然丈夫的心每天都在妾身上,几乎把妻子忘的一干二净,也不同她同房。但是作为妻子,她任劳任怨,每天伺候丈夫饮食起居,照顾公公婆婆。家里家外,她打理得很周到,一家过的也算其乐融融。妾不受本分,经常怂恿丈夫带着她到外面听戏,吃酒,赌博,游山玩水。没过多久,父母留下的家产全让这个男人和他的妾挥霍光了。男人自己在外面也染了一身疾病,加之家里穷的叮当想,妾忍耐不了这样的苦日子,勾搭上另外一个男人,跟他跑了。男人病的越来越厉害。妻子却一直守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直到男人病得奄奄一息,他才突然悔悟,抓着妻子的手,泪流满面,对妻子说:这辈子是我对不起你,辜负了你,虽然你没为我生下一儿半女,但是你对我真心实意,从来没有半点违逆。又照顾我的父母,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你对我不离不弃,胜过那些有儿有女的人。我很满足,唯独对你非常愧疚。现在后悔也晚了,是我自己没有好好珍惜你,没有好好待你。妻子说:除了陪在你身边,我没有别的选择。我是你的妻子,所以,照顾你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怎么会有怨言。我很开心自己在这个家里一直能照顾大家,既然不能为你生儿育女,我就只能把其他的事做好。至于别的什么,我还有什么可求的。所以,你不用后悔那样待我。只要你开心,我就会跟你一起开心。你病了,我和你一样难过。我的心一直跟你绑在一起,从来没有分离过。丈夫听到妻子这样讲,哭的更伤心了。他越来越觉得妻子才是他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伴侣,才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但是,他命在旦夕,时日无多。一想到他快离开人世,而不能陪妻子,他就越发后悔。而妻子则在旁边一直安慰他,让他不要胡思乱想,一切都会好起来。就这样,在妻子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守护下,丈夫又活了好几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丈夫都活的非常充实而快乐,最后含笑而去。禅师讲到这里,对学人说:故事里的男人,喻我们每一个修行者。妻子喻佛性真心,与我们朝朝相伴,不离不弃。妾喻识心妄想,引我们造业,只会把我们法财耗尽,让我们慧命受损。所谓,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兹心意识。男人生病,喻起贪嗔痴,造种种业,受苦果报。男人悔悟,知于前非,喻学法修行,改过向善。男人又活几年,比喻以悔悟前非,真实修行,受妻爱护,以善护念,而得解脱。禅师复言:众生佛性,犹如钝妻,虽无貌美容颜,亦无花言巧语,亦无任何精彩,亦无天赋异禀,但与一切众生同生同住,纤毫不离。保我寿命,顾我安危,侍我起居,形影不离。虽然整日不见,唤着即到,呼着便应,从未有丝毫怠慢。犹如此妻,沉默寡言,却忠厚老实,行的多,做的多。直用直行,心无谄邪。众生佛性亦复如是,直用直行,少有机关盘算,更无花言巧语,也无太多装饰。纯朴无奇,平淡无味,以致经常背丈夫忘记。若欲见自己真如佛性,那不作声,整日与我形影不离,护我们活着,让我们不侧不倒,醒梦都知,只引我们老老实实生活,不带我们逐乐,不引我们向外游走,不损害我们健康,让我们长久安乐的便是。

    2021-10-03

  • 牺牲精神

    牺牲精神虽然我是一个佛教徒,佛教也倡导牺牲精神,但有一段时间,我并不刻意推崇过度的牺牲精神,因为人们自己还烦恼重重,自顾不暇,劝导大家发菩提心,不太现实。现在才知道,人们哪里有什么过度的牺牲精神,人们有的只是远远不够的牺牲精神和过度的自我执着。每一个人都执着自我。就算烦恼断除了,人们还是会贪着清净,不愿在修行路上更上一层楼,无法为众生的利益做出更多的牺牲。人人不舍世乐,修行为难于迈出自利的瓶颈,而勇于走上觉他的道路。牺牲变成了一个神话和遥远的令人望而生畏的陌生的品质。可是,纵观诸佛和历代祖师及大成就者,哪一个不是心系众生?哪一个不是舍一己之安养,为众生而谦劳?哪一个在弘法的路上不是历尽艰辛,受尽磨难?又有哪一个是自了汉,哪一个只顾自己的利益,只求自己的解脱?只享自己的安乐。若人人只为自己,佛法怎么传承?若古人都求自了,不去传承佛法,今日又何来佛法?我辈又向谁求法?所以,牺牲精神是每一个佛子都要具有的。纵然不能出家,也要做好外护。外护者,首先深信三宝,如实修行,尽心供养,尽自己的能力传乘正法。即使目前不能发菩提心,出世弘法,也要把菩提心种在心里,将来因缘成熟,走自觉觉他,利益众生的大道。其实,哪有什么众生需要我们去度?不过是我们自己需要被众生度罢了。没有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是我们自己需要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生命。需要帮助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当你明白这一点,你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助人,并且永不求回报。因为你已经知道,那回报,早就在你发心的刹那时时刻刻地注入了你的生命,而且源源不断,永无止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秉烛照人,其人先亮。这才是佛法最崇高,同时也最微妙的地方。这个地方觉悟,才是觉悟到佛法的真正精髓,也是修行最得力处。有心人,善思念之。

    2021-10-03

  • 治愈之妙

    治愈之妙所有的疾病都是由紧张造成。所谓紧张,是指由于过度执着某件事,而把所有的念头、注意力、精力全都聚集在一个问题上,不停地思虑,纠结,算计,患得患失,导致气血上行,堆积于脑,身体其他部分得不到气血的供应。治病的最好办法即是放松。放松的最好方式便是觉知。觉知者,不是去思维,不是生起厌恶的心,而是去感受那感受,去觉知那觉知,去接受那直觉,与它在一起。有什么觉受,就去觉知什么。不要在感受与觉知之上加入任何观念和评判。身体哪里有不适,就感知哪里,念念不要离开感知,和那强烈的觉受在一起。若起思虑和厌恶,则无感知。若感知生,则离思虑及对立心。感知者,乃身识,思虑者,乃意识。虽同为识心,身识刹那即空,无分别,无执着,对身体没有消耗,没有伤害。意识有住有着,有爱憎取舍,故滞塞淤结,故消耗身心,使身心难过。若能在身体任何疼痛、不适的地方第一念生起的是觉知,去感受那疼痛,去觉知那疼痛,那才是最好的治愈。而不是第一念生起的是对治心,是讨厌心,期望用外在的药物或手段将那疼痛赶走。若生起讨厌和对立的心,亦须立刻觉知,赶紧回到身体的觉受上来,无论那觉受是疼是痒,多么难受,也要跟它在一起。除了跟它在一起,你无法真正离开它。觉知就是把心念从大脑那里转移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使气血回流,输送于全身,通过本有的觉性生起觉知的功能,把生命的能量重新供养给全身,让身体的每一部分得到平均供给。尤其是堵塞疼痛的地方,有了觉知,即气血的回流,不舒服的地方,自然就会消失。疾病自然就痊愈了。静坐、平躺或站立,身体不动时是最好练习觉知和感受觉知的时候。这也正是坐禅、卧禅、立禅,包括行禅的原理:觉知和感受。让心念从头部回流到身体,而莫生回流想。以正起觉知时,自然不住头脑,假名回流。所以,觉知,让气血回流,那才是真正的按摩和疏通,胜过一切药物和器皿的治疗。只是人们无法觉察并相信这个方法,导致心向别处驰,本来最需要觉知和理解的病痛,反而被我们冷淡和遗弃,把所有的能量都输送到大脑那里,恶性循环,病体更加不适,疾病和堵塞处,久久得不到照顾,故受苦无穷。若想治愈身心疾病,自己这里就有一个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丹妙药,那便是放松和觉知。放松即觉知,觉知即放松。放松,就是回流。觉知,即是照顾。回流到它该去的地方,照顾那该照顾的部分。一切的治愈之妙,就在这里。

    2021-10-03

  • 论自由

    论自由什么是自由?如野马奔驰,如鸟飞空,那便是自由吗?那是自由,但不尽然。什么是自由?如河无涯岸,肆意奔涌,如尘沙旋转,无处安存,便是自由吗?那也是自由之一种,但不究竟。什么是自由?如婴儿无人照顾,到处攀爬,水火不知祸患,高低不知危险,便是自由吗?那是懵懂无知,那是自由之万一,非是真正自由。到处乱跑,串门走亲,游山玩水,那是自由吗?那是识心驰骋,妄想不停,久远习气运作,无始无明奔腾,不是自由。自由者,虽处五米小室,而心安。虽处陌生险地,而心无惧。虽在尘劳,而不为尘劳带累。虽身病老,而不被老病所苦。自由者,心为主,形为次。身心俱宁,不论方所,是为自由。身心无拘无执,是真自由。身心无贪无爱,是真自由。心无所鹜,身不被心所役使,是为自由。心不外驰,身不妄动。动静一如,不焦不躁,乃是自由。安心一处,安心一住,安心目前,安心自如,是真自由。以戒定慧,转贪嗔痴,方得自由。身如大人,心如赤子,身不妄为,心无谄曲,方得自由。知可为可不为,知止知动,能自觉,亦能觉他,是真自由。不着静,不厌闹。不恋独,不避众。内外一如,自他一如,理事一如,生死一如,方是真自由。虽身居囹圄,而心如虚空,不被物碍,是真自由。虽处夏热冰寒,意无散乱,志无动改,是真自由。虽在生死,而不贪生,不畏死,生死无忧,恬淡无为,是真自由。自由者,无依无倚,无背无向,无爱无憎,心无挂碍,才是真自由。但有少分人情事物放着心上,纵行业不可限量,前途万里,如大鹏展翅,任尔翱翔。加之勇猛,如狮子出窟,只是一时意气,暂得自由,非是真自由。自由者,须识得自己本来面目,荡尽无始以来向幻境中抓取尘劳的习气,方得真正自由。若不然者,不仅自由不得,还要火坑里埋却,受苦有日在。自由,自由。世人皆爱之,少有得之者。一心取六尘,六根被幻遮。如牛爱其尾,如虫恋坑厕。不见真实性,如何得永乐?自由啊,自由!做的了自,由得了主,随所住处恒安乐,不离当处常湛然,是真自由也。

    2021-10-03

  • 三界出家尊

    三界出家尊出家者,披上僧衣,柔和忍辱,非世可比尊。一领袈裟,可载天载地,可泣鬼泣神。此衣本为粪扫衣,坏色衣,最平常不过衣。此衣本为降伏我慢,除去贪欲,降低身份,折服刚强。为何此衣又无比尊贵,无比殊胜?无比荣耀?无比难求?帝王将相难凑泊,最尊贵人不得披?此衣为何尊贵?此衣为何难披?以脱贪嗔痴衣,而披戒定慧衣,故为尊贵。以出俗心,而成圣心,故为尊贵。以别旧人,而成新人,故为尊贵。以断一切恶,而修一切善,故为尊贵。以舍小情,而成大爱,故为尊贵。以割我执,而为无我,故为尊贵。以报四重恩,而荷担众生,故为尊贵。以舍无常身,为成就法身,故为尊贵。以离无始无明,而翻为道用,明明无尽,故为尊贵。以能续佛慧命,载天地之光明,故为尊贵。衣为僧衣,以僧宝之,故为贵。世间无佛,僧为代表,代佛宣化,表世有佛法,为众生福田,为众生明灯,做苦海之舟航,引发众生福慧,拔其轮回,故为尊贵。家者,枷也。烦恼爱欲,如枷锁,如绳缚,层层套牢,难出难解,故名为家。以世间人难出如是之枷,而修道之人,发心向道,誓出生死,能出如是之枷,故名大雄大力大慈尊,而为尊贵。出家者,能出烦恼之枷,能出爱欲之枷,能见诸法空相,能修无欲无求,故其力大,其志坚,其愿高,其道远,而为大人,可受人天礼拜,故为尊贵。家者,加也。加诸无限有法,而不知足,是名为家。出家者,出离一切加法,放舍一切贪求,而修减法,减之又减,以至于空。亦不着空,从空起用,其用大,其用广,其用妙,其用自在,其用无穷,故为尊贵。家者,夹也。六亲之夹,五欲之夹,六尘之夹,身见我慢之夹,邪见疑惑之夹,种种夹击,令众生总无喘息,总不自在。出家者,出如是之夹,出如是之迫迮,出如是之紧逼,出如是之狭隘,出如是之昏惑。能出如是之夹,如久在藩笼之鸟,归于空中。如涸泽困死之鱼得水复活,是名难行能行,故为尊贵,可为人天之师,受人尊重礼拜。非此衣有何尊贵,亦非所披之人别有身份能力。只因有人能出如是之枷、之加、之夹,而为真正出家者,断无始烦恼,出三界无明,绝六道爱欲,灭生灭习气,以诸法寂灭为乐,以慈悲喜舍为友,以觉他为工作,以利生为大愿,故为尊贵。经云:在家如牢狱,迫迮狭隘。出家如虚空,宽广自在。在家人所执着五欲,不知其臭如淤泥屎粪;出家修道,悟诸法实相,得常乐我净,获法身功德,证戒定慧真香,如琉璃摩尼宝珠,其用无穷。以世间人不能发此大心,觉此大心,获此大宝,成此大事,而有人发此大心,行此大事,获此大宝。不为一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故感人天尊重,法界供养。若有智者,谁闻此事而不发菩提心?不欲出如是之家,而得常乐我净法界之家?听我出家赞:世间只被名利染无心离欲出红尘烦恼泥中痴如醉不知三涂苦更深唯有诸佛大悲愿生生披此忍辱衣如牛随犊不暂舍慈悲教导勤救拔世间最尊穿僧袍能脱过去俗染心世间最尊离欲人断恶修善三界尊世间最美一坏衣不染烦恼诸劳尘世间真正大力人能脱六欲转骄嗔我今顶礼初发心发心出家入僧伦顶礼能发菩提心世间最贵无匹伦顶礼利他诸菩萨一切人中最靓尊一袭袈裟沐凡身我今顶礼大沙门能杀烦恼大力人我今歌咏菩提心业障转浅道转深烦恼诸盖无处寻我今赞叹出家人能出生死无明根顶礼世间光头者一法不留三界尊顶礼能舍无常身为现恢恢法界身一心顶礼出家人为我等辈弃俗尘誓出烦恼拔众苦为报浩浩四重恩披此硬甲僧伽梨诸魔业障尽逃奔披此大愿引导衣诸病退却获大忍能披此衣多劫熏少福德人难思忖能披此衣最庄严世间智勇不堪任能披此衣当发愿速成佛道证本真

    2021-10-03

  • 放无常身,得于法身

    放无常身,得于法身在佛经中,我们经常会读到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为求道割肉喂鹰,投崖饲虎,剜肉养母,舍身罗刹,剖肝取胆,捐身舍命,供养善知识的故事。以前读那些故事,以为只是佛陀为了烘托求法的艰难,在编故事给众生听。但是,当看到大家在修行的路上,辞亲割爱,抛家舍业,布施舒适的生活环境,来道场修行,当身体出现病苦,业障现前时,才知道布施身体,弃舍身见,是每个道人都要遇到的课题。当我们的身体在修行中受苦时,这时就要有献出这个身体的精神,否则就会被病苦带来的烦恼吞噬,在这条路上不能继续前进。佛陀过去生为求道的牺牲精神,不是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的,而是佛陀知道每一个求道者在这条路上都要布施掉对身体和生命的执着,才能成道。我们越是执着身体,它越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烦恼。对身体的执着,是每个人无始以来俱生我执的体现。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我执正表现在对生命和活着的执着。生命活着,也是现象世界中最大的一个错觉和假象。生命的存在是一种久远劫来藏在我们阿赖耶识中的一个最深的无明。活着是我们所有妄想中最大的一个妄想。所有的妄想都从这个根本妄想中衍生出来的。我活着这个错觉,让我们贪着,执取,恐惧,颠倒,造业,受苦。众生所有的苦都是因为执着活着,害怕死亡而产生的。觉悟生命是一个妄想和错觉,不再执着于活着,不再贪恋生命,不再追逐虚幻的哉境,随时都可以把生命布施出去,那才是一个修行者应有的觉悟和素质。觉悟,先从布施对身体的贪着开始。修行,先从放四大开始。无量劫来,我们用这期生命都在幻象中轮回。这期生命,我们要把它彻底布施出去,用来修道,自觉觉他。只有放下对无常生命的执着,才会得常命。不交出自己,就永远得不到真实的自己。从今以后,乃至尽未来际,布施无明的生命,而求法身慧命。佛言: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今发愿:愿我今生及未来世,生生世世得遇正法,能随佛行,能学佛行。于求道过程中,不贪躯命,不为世乐,布施六根。如憨山老人云:若是真实为生死汉子。当观本师释迦文佛。于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不是为求菩提舍头目髓脑处。如此当发勇猛。捐舍一条穷性命。将这一具臭骨头。布施十方。供养大众。一切行门。苦心操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若有如是志愿,病苦乃至一切身苦能耐我何?一切诸苦于此大志大愿面前,不过如冰遇汤,瞬间即化也。

    2021-10-03

  •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俗心不死,玩心不息,还在四处游走,攀缘六尘,身心不如磐石一样安静下来,能入道者,无有是处。达摩祖师云:心如墙壁,内心无喘,方可入道。末世学法之人,只是偶尔坐坐禅,看些佛法文章,做一点点的功课外,便认为是修行。是为自欺欺人。多有学人,有大量的时间,宁可刷微信,看视频,听音乐,吃零食,说闲话,坐在那里打妄想,也不愿静下心来认真看一则古人法语开示,用心看一则古人悟道因缘,参一段禅宗公案。更别提去书写、受持、背诵经典。也不会不辞辛苦,放下世间俗事,去亲近善知识,聆听法要,诚心对待修行这件大事。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佛经看完,就扔到一边,祖师开示看过,一个字也记不住,更不知如何修行,有了疑惑,不知去经典里找,动不动就去问这个人,问那个人。不知道自己深入学习。把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六根的攀缘和放逸中,到处闲逛游走,识心不停。眼睛刚放下这个,手里又拿起那个。虽然也在修行,但是所用的心力远远不够,导致修行不见成效,解脱的功夫一直无法养成,遇到境界,就被烦恼淹没,毫无能力应对。就像烧水一样,一会儿添把柴,一会儿跑开去玩,过了很久,回来,再添一把,永远也烧不开水。古人云:学道如钻火,逢烟未肯休。待到金星现,归家始到头。今人学法,别说金星现,就是烟还没出,就放下修行,懒散不修了。最后,自己的生命浪费在俗心俗事中,道力一分也没长养,自己把自己给蒙骗了,依旧轮回,生生世世般若缘薄,障碍深重,招来种种不如意,可不哀哉!下面是拾得大士的偈诵,我们看他古人用心,再看看自己现在的用心,各个都在深深的睡梦中,被浅浅的修行蒙蔽,美其名为小资学佛。做着各种各样的颠倒之梦,殊不知,梦醒后,一片狼藉,被烦恼宰杀。现在只顾吃喝玩乐,打着修行的幌子蒙骗自己更痴迷地轮回,等老了,病了,无常来时,爱别离时,临终时,就彻底傻眼!那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真是:古今多少人,哪个活千岁?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老病死现前,才知无智慧。再想修行事,为时已太晚。拾得大士修行悟道偈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子贡他能言,周公有神算,孔明大智谋,樊哙救主难,韩信功劳大,临死只一剑,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鬓白,年年容颜变,日月穿梭织,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三寸气断了,那时拿何办。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著也不言,问著如哑汉,打著也不理,推著浑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儿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见,好个争名利,转眼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谈,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断,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2021-10-03

1654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67686970717273

...

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