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的秘密

    爱的秘密爱是一种教育,但这种教育远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他人,而是自我教育。这种教育只能来自觉悟者和他的传承。个体在没有觉悟之前,他不可能会爱,也无法教导别人去爱。如果一个人不能带着觉知生活,他的身心的分裂的。身心分裂的人,不可能爱自己。不会爱自己的人,就没有能力去爱别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爱是一个人类还很陌生的领域,虽然人们天天谈论爱。当我说觉知和理解才是爱的本质。有的人以为我说的觉知和理解是针对外在的人事物。不,觉知和理解是指觉知你的身体,理解你的念头,而不是别人。这样的觉知要时刻陪伴着你,以至于你不会让任何烦恼和问题进入你的生命,这才是爱的本质。爱的本质一定是自爱,不可能有别的爱。你永远无法爱自身以外的事物。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心的投射。你如果因为爱外在的事物而让自己难过,那不是爱。如果你无法让自己活在平静和喜悦中,你还不具备爱的能力。除非你在爱外在的人事物时,内心获得快乐和幸福,那才是爱。而那,跟外境无关。当你完全理解了一切人事物都是你的投射,你不得不去爱你的投射,你不得不用爱去投射,因为那才是你,那才是你的生活。你不再去用任何观念和觉知以外的东西伤害自己。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心里发生了什么。你心里发生的,才是你真正的人生。如果你沉浸在“痛苦”中,那所谓的“痛苦”,一定是变了形的头脑里的痛苦,而不是痛苦的原貌。你一定没有和最初的痛苦在一起,而是想抛弃痛苦。你没有去觉知那痛苦,你没有理解并发现痛苦对你的意义,你只是一味地让讨厌那痛苦,而不是单纯地去感知痛苦。痛苦的意义是把你叫回到自己,使你身心合一。感知痛苦是最好的疗愈,是最秘密的爱。它比所有的拍打、热敷、推拿、刮痧这些外部治疗要好一万倍。觉知是唯一一种不用任何外部的手段去破坏身体的疗愈方法。它所用的方法是理解、融合、在一起。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真正感知到你的身体和念头。如果你以前用头脑和观念禁锢了它们,用外在的事物对治着它们,那么,放开它们,温柔地对待它们,也只能由你来完成。你只有真正爱自己,你才懂得如何把这种自爱传达给别人而没有丝毫错误。爱,是自行境界,是以最温柔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一种智慧,跟别人毫无关系。只不过,当你学会爱自己,你会自然地以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别人。人们因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存在,而不得不爱你,不待你教,就会主动地向你学习。去觉知自己的身体和念头,随时随地。那里有爱的全部秘密。

    2021-07-10

  • 以觉知来陪伴,让现象只是现象

    以觉知来陪伴,让现象只是现象这个世间真的有一种药是万能药,它能治愈一切身心疾病。这个药就是觉知。无论你在任何境地中出现任何问题,只要你的觉知足够快,在你没有进入意识住着的瞬间,有了觉知的参与,一切问题都会消失。所谓觉知,就是将一切自然、正常的现象保持在只是一个现象的状态,而不是让它变成一个问题。比如,当你身体的某一部位疼痛时,保持觉知疼,让疼只是疼,而不是让疼上升为问题。持续地觉知疼,它就不会变成一个问题。这时,觉知就是最好的对治,是最灵的妙药。一旦你离开对疼痛的觉知,你会烦躁,你会紧张,你会认为身体有了毛病。除非你根本没把疼痛当回事,而它完全不影响你,你可以不必觉知疼痛,你可以继续正常地做其他事情。一旦疼痛让你难忍,一旦你忘了觉知疼痛,你想通过其他方式对治疼痛,它就会从单纯的疼痛变成一个问题,从而让你陷入烦恼。当一个现象上升为问题时,那一定是头脑使然。头脑将一个自然的现象变成问题的刹那,一定是没有觉知的。有了觉知,它会立刻还原为现象,问题在觉知参与的瞬间消失了。现象中一旦产生了问题,它会带来苦。现象本身不会带来苦。疾病不会带来苦。生老病死不会带来苦。成住坏空不会带来苦。无常不会带来苦。刮风下雨,自然灾害,见闻觉知都不会带来苦。在这些现象中加入观念并产生问题,苦产生了。觉知就是让我们回到现象的原初,也即问题没有产生之前的状态。那个状态是佛的状态,是无生心的状态,是涅槃的状态,是开悟的状态,是解脱的状态。觉知经常会被无明,也即心识和头脑的分别习气覆盖住,而无法在问题产生的瞬间显现出来。所以,我们需要练习觉知。练习觉知是修行的最核心也最难的部分,因为我们从出生熏修的就是头脑产生问题和对治的习惯。练习觉知有许多方式,但是它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与现象在一起,而不是与头脑和问题在一起。谁能在问题产生的刹那带入觉知,谁就抓住了全命的秘诀。以觉知来陪伴,让现象只是现象,你将活在无苦的世界。

    2021-07-05

  • 觉知,是为了息虑忘缘

    觉知,是为了息虑忘缘我们训练觉知时要清楚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觉知只是帮助我们息虑忘缘,除此之外,它没有任何意义。觉知是一个修行的工具,不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如果你训练觉知为了一直保持觉知,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妄想,这不是我所说的觉知。只有你没安住在当下,吃饭时没好好吃饭,走路时没好好走路,坐禅时没好好坐禅,读经时没好好读经,这时,你才须要提起觉知,借助觉知,不停地从妄念中出离。如果你很认真地做好当下的事,你不需要刻意地去觉知,因为你从来就没离开过觉知在做事。练习觉知时,不要迷到这个工具上,不要去研究觉知,莫琢磨觉知怎么练,直接去觉知,它立刻就消失了。如果打妄想,再回到觉知上来,它又消失了。觉知没有任何可以把握、形容的特点,它唯一的特点是不住,是空,是单纯的,是无境界可得的。它的意义是引我们离开妄念的住着。大家在练习时,一定不要忘了这一点。如果你一边练习觉知,一边研究怎么觉知,思维觉知是什么,你没有真正在练习觉知。你做的与练习觉知正好相背,你忘记了或者根本没明白觉知的意义。借助觉知息虑忘缘,是觉知唯一的意义,对这一点,你要非常清楚。否则,你无法正确练习觉知,就算练习,对解脱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了解觉知是为了息虑忘缘,并去练习,才是真正的修行。借助觉知而离开妄念的住着,这是所有修行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佛说一切法,都是把我们引到这个地方:息虑忘缘。这个地方的修行,是最有力的修行。也是开悟、见性、解脱生死,断尽无明最关键的地方。古人所谓的牧牛,一物不为,保任,长养圣胎,善护念,都是在做这个功夫。除了息虑忘缘,任何的修行都不是真正的修行。我们在坐禅,行禅,诵咒,读经时,所做的功课都是这一个原理和用心,也即借助觉知来远离妄心的住着。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走路,吃饭,做事,带着觉知,我们会随时回到当下,出离妄想,息虑忘缘。如是修行,二六时中,都在用功。这样修行,会突飞猛进,一日胜过散心修行一年。有些人自认为根基好,不用练习觉知,不用去做实修的功课,每天该干什么干什么,这大错特错。众生无始以来的习气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去克服,是无法改变的。此外,练习的时间要比你想象的长的多。有所依的习气,只有通过长年认真地练习觉知、牧牛,才能彻底转变。如果你想跳过实修这一环节,能得究竟解脱,无有是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修行多年,佛经和学法的文章看的比谁都多,但烦恼丝毫未减的原因。以未如实修行故。在坐禅、行禅的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有意地加入觉知,不进行训练,我们更多的是做一件事,就是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们就会不停地打妄想,想着想着,就会想到烦恼中去。即使觉察到在打妄想,离开了这个妄想,又会立刻转移到别的妄想中去而无法觉察。通过觉知的训练,我们可以经常地做另一件事,也即,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这里的妄念是只是非心,得失心,烦恼心,人我心等。只要这些妄心一起,回到觉知上来。功夫纯属了,妄心起时,自然看得见,直至不起。而对于生活中待人接物、正常的起心动念,则直用直行,不必刻意加入觉知去做,甚至可以打妄想,编故事,只要不被其困惑缠缚即可。就像晚上睡觉,做了很多梦,醒来不会计较当真,则梦境即真如境,心若不住,自然无碍。有了觉知这个工具的辅佐,圆觉经所言: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才能如实做到。经云:理虽顿悟,乘悟并销;事须渐除,因次第尽。理虽顿悟,乘悟并销者,不住妄念,觉知亦空,悟亦不得。事须渐除,因次第尽者,要经过长久地训练,认真地实修,方能转无始以来识心住着的习气,获真实解脱。

    2021-07-05

  • 寂灭之乐

    寂灭之乐人们总是认为快乐是一种感觉,一种感受和经历。在我看来,真正的美和快乐是感觉不到的,是不能经历的。这就像一种悖谬,你感觉到它时,它已经消失了。真正的快乐无法捕捉,它不是头脑和意识所能触及的,什么能触及它?奥,什么都不能,除了它本身。而它本身根本不须触碰它自己。寂灭也是如此,你无法体会到寂灭,你无法触及它。凡有体会,必是生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寂灭之乐,难以言表,超越思维,不在头脑,远离觉受。当人们到了山林旷野之中,或是寂静的山谷,或是在黑夜里,远离了喧闹,人们会体验到寂静,并说寂静真美!不,那不是寂静,也不是寂静之美。能体会到的不是寂灭,不是寂静之美!那只是相对于声音和杂乱的一种无声和安静而已。你永远找不到一种你能感觉到的寂静之美,但凡你能捕捉和形容的一定是头脑刹那间经历的幻象,它转瞬即逝,而且还会带来失落和痛苦的错觉。你越是不停地希望再次经历它,你就越痛苦而找不到它,而被头脑的错觉引领到歧途。真正的寂静不是安静,不是任何觉受上的舒适,而是造作的止息,动荡的缓慢,执着的远离,苦恼的熄灭,贪取的停歇。虽然你无法把握寂静,无法感知它,但是寂静又无处不在,它根本用不着你去把握和寻找,它完全不需要大脑和体会。一盏茶杯放在茶几上,炉火上烧的水滋滋地响着,被风吹动的水上的涟漪,音响里飘来的曲子,窗外孩子们玩耍的声音,我坐在这儿或是发呆或想着什么事情,厨房里飘来的饭香,这一切都是寂静,它毫无遮掩地铺展在你面前,就像母亲在孩子面前。你的六根无时不经历它们,而你根本不用去想什么或捕捉什么,更不须让它们停留下来,它们无穷无尽,不间不断。这样的美,这样的寂静,这样的清凉,这样的快乐,不劳心力,不费思想,不用寻求,不须证明。以智慧眼看到这样的寂静,是唯一的解脱,是唯一的快乐,是唯一的真实。除非你的心还在造作和求取之中,除非你还以为有别的快乐可得,否则,你一定不会看到这份真正的寂静,你一定还在生灭的烦恼里升沉漂浮。当有一天,你真的看到一切生灭所带给你的只是虚妄的错觉,除了幻灭和苦,你一无所获,你不再被那感觉所骗,不再被大脑习惯的力量驱使去捕捉那完全的空洞,你便能安于并永享这随处都在的寂灭之乐。

    2021-07-05

  • 党的生日感言

    党的生日感言一佛法从来不压制一切美好的感情。它只是提醒我们远离执着和痛苦,避免为了一己私情而深陷烦恼。爱国之情是一种大爱的表现,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佛法鼓励我们拥有这样自然、天真、胸怀坦荡的大爱。这种爱和佛陀的慈悲是相通的,是一种为之可以牺牲自我,奉献生命的信仰。有人说,佛教徒把修行搞好就可以了,发什么爱国感言。这样的人就像一个人每天住在房子里遮风挡雨,却说,这房子有什么好的。每天吃着活命的粮食,却说,这东西有什么好吃的。走着大路,却说,没这条路我也能行走。忘本的人,不可与语。 二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洗礼。今日幸福不易,我辈自当奋起!陈延年牺牲时才二十九岁,刘胡兰就义时不过十五岁。大爱无疆,心为苍生。中华出英雄,英雄生中国。所以苍天必眷顾中国,中国也不负苍天。华夏有最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中国有最智慧的佛法和禅宗。何其幸哉!为中国人;何其美哉!生在中国。 三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经历,鼓舞人心,百感交集。党之所以愈行遇强,愈走愈坚,因为心中有人民,愿中为百姓。所以民推之,天佑之,缘促之,福向之。修行觉悟何不如是?披荆斩棘,与烦恼作战。心中有众生,发菩提心,大愿随伴。悯众生苦,不为自己求解脱。南无普贤王菩萨!南无十方为众生者!南无历代国之护佑者!南无为国牺牲的仁人志士!愿吾国强盛,人民安乐。 四所有的爱都是一种爱,那种灵动的,为之无法抑制的奉献和付出。心是一颗心,爱是一种爱。爱国,爱己,爱人,都来自那颗饱满无限的心。爱只会让我们幸福,当你不幸时,去爱吧。愿我们都沐浴在祖国母亲的大爱之中,把自己汇入这爱的洪流… 五只要你爱自己的国家,你就会爱自己。你懂得爱自己,必爱国家。爱国者,必自爱。自爱者,必爱国。自爱者,自信。自信者,自强。自强者,自立。自立者,自觉。自觉者,觉他。自觉觉他,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完全一致。 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国须栋梁,法要传承国家富强,人人有责正法兴盛,佛子担当莫着小情,当为大爱莫贪己乐,心向太宇无我为真,大愿无尽悯众生苦,成无上道

    2021-07-05

  • 开示

    开示除了你的念头,你不可能跟外在的任何人事物在一起。人,是你的念头;事,是你的念头,物,是你的念头。看清这一点,你只需要跟你的念头和谐相处,在引起你注意的地方看到自己在外境上的投射,别被这些念头困惑,你的世界就清凉无比。 开示当你在心里评判某个人的某个行为而为此感到不舒服时,这时你需要立刻看到,是自己的妄念在那个人那件事上投射,告诉自己,那只是你的猜测和想法而已,事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你看到的只是你心上生起的幻象与错觉,你捕捉到的一切都只是你自己的妄念,而跟外在的人事物无关。当你能够这样面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时,一切烦恼都会消失。因为烦恼是由你的念头编织的,而不是外在给你的。收回你心里的投射,烦恼就会消失。 没人给你定法则,你是这个世界唯一的法则。一切你说了算。 管好你自己,别人怎么活交给别人,不要越界! 我很想温和地讲法,但实相不允许我说谎。不抛弃一切,你永远无法真正独立。不舍一切有,你永远有依。有依背道,有依有我。有我有苦,有依皆妄。经云: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舍一切有,方得见本来。何以故?本来无一物。但有一物一法系于心,皆不合道,不得契本来。不契本来,必有苦,必不得真实解脱。

    2021-07-05

  • 家庭,我相和无明最强烈的投射

    家庭,是我相和无明最强烈的投射人们所有的困惑和烦恼都来源于家庭和亲密关系。他以为,那是他不可动摇的所属。这是一个最大的错觉。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你也不是谁的小孩。你可以换妻子,换丈夫,甚至完全不需要他们。因为他们全都是你妄想和无明的投射。你以为你来自母亲,不,那只是一个表象。人们都不被这个表象骗了。生你的并不是你母亲而是你的无明。是你自己的幻梦和意识。它在你父母生你之前早就存在了。你和所有你爱的人事物都来自那里,来自无始无明,来自虚妄的意识。当你觉悟这一点,那狭隘的不能再狭隘的家庭关系瞬间瓦解。你当然可以继续维持原来的家庭关系,但是,那已经不一样了,因为你已经知道,你和你的家庭成员没有任何关系。你不过是在陪他们玩过家家。你才不会被他们拴绑与控制。你更可以随时离开原来的家庭关系,因为你知道,一切人都可以成为你觉悟之后新的、暂时的亲密关系,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天换一万次组合。但是你不会再沉迷各种关系。因为你知道,再亲密的关系,不过是梦幻。当你觉醒,它怎么还能束缚你?

    2021-07-02

  • 管好自己,那是唯一的道德

    管好你自己,那是唯一的道德所谓的流氓和渣男,并不是干坏事的人,而是那些动不动就说别人干坏事的人。一个人最恶劣的品质不是做坏事,而是管别人闲事,对别人说三道四。不知不觉把自己当成了人类的警察,这样的人应该被关进监狱。事实上,他们正是活在了自己观念的监狱中。去看看那些在别人的朋友圈或微博或自媒体进行语言责难的人,他得多么愚痴,才会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别人写的东西,一边批评人家不好。管别人闲事的人,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控诉别人,却不知道自己才是真正的流氓。动不动评判别人生活的人,他得多么无聊,才会每天纠缠在别人的故事里而忘记了去过自己的人生。更可恶的是那些因为依赖别人而不得不被人管控,得不到自由又到处去求救的人,地狱就是给他们建造的。他自己不想解脱,上帝也帮不了他。不管别人,这才是道德的基石。管人,是这个世间最不道德的事,也是最残忍的事,最不幸的事。世间最痛苦的事都来自管控,亲人的管控,道德的管控,舆论的管控,其实质都是观念的管控。不粉碎观念的牢笼,这个世间没有自由。不操控别人,那才是法律的真正含义。法律不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而是用来约束自己的。约束自己什么?约束自己不要去干涉别人!戒律也是如此,它是用来自我管控的。管控自己什么?管控自己莫向外看。这是戒律的唯一意义:管好自己。自律,才是一切律法的真正含义。管好自己,那才是人类最高级的法律。不被别人的道德绑架,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不被别人管,那才是善良的真正含义。善良,不是对别人好,而是毫无疑惑地爱惜自己,坚定不移地不受别人管控。能真正对自己好的人,才不会强迫别人,才不会害人。如果你想伤害谁,去管他。如果你真的想对谁好,别管他。能真正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提醒别人,帮助别人。提醒别人什么?帮助别人什么?管好自己,莫管别人。

    2021-06-29

  • 自我,它总是想掩盖自己

    自我,它总是想掩盖自己人们追求无私,害怕自私,是因为自我与无明想透过这样一种伪善来掩盖自己。人一定要自私到极致才能觉醒。自私到极致,才能真正看到那最后一点点的无始无明和俱生我执。你只能让自我完全地裸露出来,它才会消失。你越想掩盖什么,你越成立什么。你越要回避自我,你越在加固自我。你越不想让人看到你的自私,你越是在培育自私。你越是通过依赖想回避独立,你越是在长养牢固的自我。佛性随时要求显露自己,而自我却不停地掩盖自己,反而增强了那个本来不存在的自我。只有把自我全部地显露出来,它才无处可逃。显露是最好地捧杀!把自己完全地显露出来,自我就消失了。你若想无我,毫无保留地露出自我。真相如此不可思议,它总是超出你的理解和想象。所有觉悟的人都是完全为自己而活的人,因为他们知道,除了自己,根本就没有第二个人。人们被假的无私与无我欺骗的太久了。层层的“无私”与“伪善”包裹起来的,正是无比深厚的我执与无明。所以,若想自觉,必须先自私,而且要将自私进行到底,乃至六亲不认,跳出一切关系,直到触碰到那个藏的最深的自我,再无任何东西保护它,那自我便自行消失,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觉悟。然而,这需要无比大的勇气,需要违逆所有的世间法则,需要克服深固的生死习气,需要识破意识的伪装,需要极其明觉的智慧。即便整个世界都孤立你,你仍能站稳脚跟,为自己而活,你离觉悟很近了,甚至,你已经觉悟。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和意义上,你才能真正帮助其他想自立、自信、自觉的人。而你什么都不须做,你只需要真正自觉,就会有人向你学习。那才是佛所说的觉他的唯一形式。

    2021-06-29

  • 有无修行,但问自心

    有无修行,但问自心各种各样的善知识、导师们不停地在教导学人更新思想观念,改变想法,用另一套新颖的理论代替原来的理论,以有法的硕果承诺弟子的修行。但是没有人教你练习无所依,没有人教你一套行之有效的休息头脑的方法,没有人教你练习独处和一物不为。教法的人遍地都是,行法的人屈指可数。说理的人数如河沙,实修的人少如麟角。劝你在世间修一样能成就的人比比皆是,引导你出离的人罕见难逢。因为他们自己还沉迷在对闻名利养的贪恋中,而完全没有察觉。因为他们自己都不会真正地去休息。他们只是在用头脑传达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观念。他们也说不要活在意识和思辨中,自己却一刻也停不下大脑的活动。他们每天都在教导放下,但是自己内心深处还有无数放不下的东西。他们也在讲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是儿子的一个电话,自己就进入梦境。他们无心欺骗别人,却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的无明和习气欺骗。他们也想帮助别人,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沦陷。他们也有一颗让所有人都解脱的悲心,最后却发现,原来自己是唯一一个被捆绑的人。真是弟子与师,俱陷王难。导航偏差,转行转远。说理,讲道,劝人,那不是修行。心中有挂碍,无论怎么用功,与道相乖。满足于知解,沉迷于虚名,最后害的是自己。鞋合不合适,问自己的脚就知道。是否还有疑惑与不安,问自己的心就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在修行,看自己还有没有烦恼就知道。纸里包不住火,有法里藏不了空无。修道之人,须有必死的决心,须有顶天立地的志向,须有横空出世的魄力。为此一事实,宁陨百千命。世人皆阻拦,不能障我心。我来世间,不为沉入更深的梦境,而是为了觉悟真正的自己到底是谁。莫欺自心,莫负己灵。了却今生须努力,谁能累劫受余殃!

    2021-06-29

1616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73747576777879

...

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