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山禅话续

    法身说法问:师父好,白鹭站在牛背上,彼此无心,自然和谐,无忧无虑。这就是法身说法吧?答:这是你说法,不是法身说法。问:为何我说法,就不是法身说法?答:以有心故。问:那什么是法身说法?答:牛站在白鹭背上。居士:不懂!答:你若懂,怎么叫法身说法。 躺修大机大用现前,先大休大息。若能大休大息,何异大用大机?所以,躺着,是最美的休息和修行方式。古人云:长申两脚卧,爱憎不关心。 什么是无心问:师父,什么是无心?答:这是有心。问:我知道我有心,那什么是无心?答:这是有心。 最伟大的友谊一个刽子手用刑前问即将被杀的犯人:你害怕吗?犯人说:你不害怕,我就不害怕。刽子手冲他会心一笑,刀起头落。这是我知道的人类最伟大的默契和友谊。 擒贼先擒王师父好,为什么您经常讲,身体病了,不要去对治?答:脑子和观念出了问题,导致身体出现毛病。你不改脑子和想法,去对治身体。身体多么无辜啊!如果你爱惜身体,别在身体上下手,从观念上下手,从心态上下手。擒贼先擒王。改变心态,所有的疾病不治而愈。 觉悟什么是觉悟?觉悟不是思维上的认知,而是内在和行为上的转化。为什么知解不能解脱?因为思想和行为习惯没有转化。也就是楞伽经里所说的,没有转所依识。即没有实证到无依。当你的内在发生根本转变,真实从一切无明和烦恼中解脱时,这才是觉悟。这也是为什么不依照佛陀教法实修而只是搞些灵修、听各种法门讲座,学习一堆知见不能真正觉悟的原因。 布施最有智慧的布施不是给别人什么,而是放弃你的一切固有的思想。清空你的思想观念,把你一切的知见全部放舍,才是真正的布施波罗密。

    2021-06-20

  • 学山禅话

    学山禅话人生只有一天,那就是今天。过好了今天,就过好了一生。 我爱的永远不是你,而是我在你身上的遐想。 你管,老天不管。你不管,老天管。 不会有一朵永远开放的花,但是永远会有一朵花开放。你就是那朵不能永远开放,却又一次次开放的花。 一切交给因缘,我自安住当下。 为自己活,天地经义。为别人活,那得我愿意。我不愿意,天奈我何?佛奈我何? 佛说女人不能成佛女人只需要成为女人为什么要成佛 如风吹水,其纹自成;无用心处,自然合道。 风吹过来,树叶落在地上。念头来了,落在了空无里。藤蔓扭扭曲曲地生长,没有什么能阻挡它。念头这里跑,那里跑,没有谁能阻止它。 佛法不在佛陀那里,在你这里。你这里的法,才是真正的佛法。 存在是徒劳的,因为真实里没有存在。 真性从不干涉,任由虚妄自行灭去! 除了你自己,没人逼你做什么;除了你的观念,没有什么是你。 这跑那跑,妄情不止;诸达道人,所做皆息。 我并不是一个实体,只是一些关念。但能粉碎观念,即达无我。

    2021-06-20

  • 深度瑜伽

    深度瑜伽多少年来,除了大觉之佛,谁能以感知来代替爱?谁发现了原来爱不是一种向外的能力,而是向内的觉知?除了自证自修三摩地者,谁能发现这个秘密?三摩地,又称以智慧观照。智慧观照,非是起心观照。一切心灭,觉性自照,是名智慧观照。正所谓虚明自照,不由心力。爱从来不是一种外在的能力,而是自我愈合的本能。那种愈合,从来都在进行,只是你不知道。真正的禅定是深入内在的感知能力,而不是心的僵硬。甚深的禅定不是心的死寂,而是心的觉照。当你安静下身心,你的觉性的感知能力就像一台自动的扫描仪,它平稳地扫过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它温和地化解了你生命的每一个淤结。无论你身体正发生了什么变化,无论你的思想经历怎样的纠结。只要你能生起生命的本能的觉知,那些变化与纠结都会止息。感受与觉知就像生命的母亲,而疼痛、妄念和想法就像生命的小孩。当身体的小孩因疼痛、难过而哭闹时,他们不是在干别的,而是在呼喊觉知这个母亲来陪伴他们。作为母亲,首先自己先要安静下来,才能陪伴自己的小孩。当你来到他们身边,你一定是带着爱和理解,带着耐心与喜欢。觉知,一定是深深的理解和陪伴,才带来治愈的作用。因妄念止息,从心上自然生起觉照,而不起觉照想。本性不加任何概念的感知,那才是爱的实质。深度瑜伽是让感知流经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包括你的思维。感知流经思维,不是以思维感知思维,而是用感知覆盖思维,出离思维,不生感知想。深度的治愈一定发生在寂静中。坐禅是最好地训练深度觉知的一种方式。觉知与感知,它不是一种教育或理论,它是生命的本能,只要它不被外部获得的知识和观念影响。去发现自己内在的觉知,训练它,深入它,掌握它,你将成为爱的骑手,你将成为真正的爱者。当你成为这样的爱者,不动而力周法界,不显而光遍大千。

    2021-06-18

  • 活好自己,再谈其他

    活好自己,再谈其他师父您说为自己活,是我们的第一责任。但是这样会不会助长我执?这个观点与无我、奉献的主流价值观是否矛盾?答:每天为别人活就无我了吗?还是因为有我,有依赖,才抓住别人不放?还是先把自己活好了再说别的吧?自己活不好,只是他人和社会的累赘,谈什么奉献?居士:如果人人为自己,那社会责任呢?答:无论你怎么做,你开心就好。但是,真的要开心哦!别到最后,成了一个怨天尤人的人。那何苦做呢?活好自己,才有资格谈助人,才有资格谈社会责任。而那时的助人与社会责任,完全是自觉的,自在的,随意的,可做可不做的,不会被任何势力绑架。问:那您如何看佛陀所倡导的菩萨道呢?菩萨都是先去助人,在助人中熏修无我。答:好比如两个至亲,出外远游,迷了路。两个人好几天没吃没喝了,妹妹病了,这时,姐姐是背着妹妹一起去找吃的,还是先把妹妹放在一边,自己去找吃的来救妹妹?只有愚蠢的姐姐才会带着重负一般的妹妹去求生,而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先把妹妹放一边,去找活命的办法,然后再来打救妹妹。菩萨度人亦复如是,先要自觉,要有智慧、方便和手段,然后再对有缘众生施以援手,而不是愚蠢地带着家亲眷属一起上路出离生死轮回。为自己活,天经地义。为别人活,那得我愿意。我不愿意,天奈我何?佛奈我何?

    2021-06-18

  • 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

    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学山禅戒节选现在这个时代流行的娱乐活动多得让我们眼花缭乱。好多娱乐活动我从来都没玩过,也很羡慕人家,但是咱们真是不会,也不知道。估计知道了也抵不住诱惑,也会去尝试一下。所以因为不会,就劝你们别玩儿。还是少会一点,连车都不会开,不就省得买车到处乱跑了吗?是省事儿对吧?省得找停车位,省得开罚单,省得被警察说,省得闯红灯,省得违反交通规则。还省得去修车、加油、年检,省了多少事儿是不是?后来一琢磨,明白了,就不去学了。也学过一次,不及格,一上车,一打开钥匙门儿,刚一踩刹车就灭火儿了,一下就完蛋了,哈哈哈哈,就再没信心了。其实那次学开车的经历特别好,学的时候很痛苦,总觉得浪费时间,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儿,后来才知道,内心深处根本就不想学。你不想做这件事,肯定不成功。当你内心真正想做什么的时候,你非常明确,没有做不成的。真想明白,就不想再学开车了。太好了,太开心了,终于不用去浪费脑子了。现在谁怎么劝我学开车,我都不去。有什么用?你劝一个懒人做事,这太难了?学会开车只能让你到处跑,到处驰骋六根,放逸动荡。我找着一个地儿一呆,多闲啊,多安静,美滋滋的。跑来跑去,最后从哪儿走的,还得回哪儿去,劳累身心,空赚两眼,奴役心识,欺骗大脑。我有两个腿儿,想看看就在附近走走,走几步就完了,何必到那么老远的地方。其实修行人事情越少越好,你的生活越简单越好,跑来跑去,只是赚你的眼睛和心识而已。对不?你跑太远,赚你眼睛,赚你的腿,赚你的六根,最后还得回到原来的地方老老实实呆着,一物不为是吧。这个你要想明白了,你就心安了。你会的东西越少越好,越无能越好。这和世人的观念完全相反,世间人会的东西越多越好,越有能耐越被人尊重,被人看得起。人们需要意义,需要存在感,所以拼命的做事。道人就是一个无能的人,就是一个废物,你越废物,你会的东西越少,你越简单,你受的苦越少。这看上去是颓废,其实是一种大智慧,是需要极大的勇气。有一句话叫能者多劳。你啥都会,啥都会,你就干去呗,哼哼。你不会,那就有福了。像咱们道场里的人,都是无能的人,啥也不会,但大家都会快乐。没人逼你非要干什么。你遇上好师父了,没人逼你,不会就不会,会活着吧,会喘气就行,充个数就行。不自己烦自己,不烦别人就行,那就是最好的人,多简单。我们不擅长的就放弃。其实我们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最擅长的是什么都不会。那就保持什么都不会,这多简单是吧?你头脑越简单越好,你越无能越好,你越失败越好,对吧?如果不失败,你会学佛,会走这条鲜有人走的快乐之路吗?我们这儿没有成功的人。成功人全都干世间的事儿去了?全都搞家庭啊,搞事业,搞爱情,搞享受去了。我们其实全都是失败者,我们虽然失败,但决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我们是真不想吃葡萄,我们有芒果,有西瓜,有荔枝,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干嘛非要吃人家院子里的葡萄。有的人虽然一开始是因为失意而不再进取,开始修行。但其实这些人从骨子里就是喜欢过清净简单生活的人,他们通过修行,发现少欲知足,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他们真的对世间的一切没有兴趣了。我们是对世间没有兴趣,而不是真的失败才遁入空门。我们在空门里找到了信心,发现这里才是我们的天空,我们的天堂,我们的大海,可以像鱼,像鸟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人约束,自己管好自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当我们终于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再没有比这更美的日子了。我从来也没想到,自己可以带着一帮比我更失败、更弱智的人,大家一起享清福。哼哼,修行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我们习惯这种少做事,娱乐少,吃个西瓜就能乐得要死的生活。我们都习惯了,就是享受这种自然清净,简简单单的日子,我们已经爱上了这种很宁静安详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对我们的心识没有冲击,不会迷失在苦乐之中。我们不求苦,不求乐,也就自然地就离开了苦。大家都想离苦得乐。你不求乐,才能离苦。求乐之心彻底死掉,才能真正离苦。你离乐,才能得常乐,得真乐。离于苦乐,才能得真乐。可有的人觉得,我们过的是苦日子,太寂寞,太清苦。我妈就觉得我天天关在庙里边,多难过,多寂寞,什么好吃的也吃不上。她不知道我们过的是神仙的日子。那是她心里认为的寂寞,她用她的思想意识来揣测我过的日子,她用她的习惯来想象我的生活。她不知道,我们已经享受这种寂寞,享受这种寂静,我们过得很舒服,很知足。你过的是什么日子,你心里是否快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何必要向人证明什么呢?只是,有时我们实在抑制不住这样的快乐,我们就像唱歌一样,不知不觉就唱了出来。希望这份快乐也能感染更多的人,影响更多的人。

    2021-06-18

  • 新娘,心娘

    新娘,心娘我是一只无染一切的青莲,大地上最靓丽的新娘,最貌美的妇女,虽然那时我已经白发苍苍。我永远是最羞涩的少女,可能我正奄奄一息。有时我情犊初开,当我看到蔚蓝的天空;有时我深情款款,当我被和风拥抱。我不是你的新娘,不是他的新娘,不是任何神的新娘。我是自己的新娘。我穿着一身红色的旗袍,还是披着一身白色的禅衣;我戴发,还是落发,都不是为了别人。我爱美,不是为了任何人。我只想取悦自己。有时我身穿袈裟,有时我一身紫裙。我没有固定的装束。我没有盖头,也不需要口红。我的自由为我浓妆淡抹。我完全不需要跳舞来庄严自己,也不需要歌声来介绍自己。当我不依附于任何存在,我内在的芬芳遍布寰宇。谁都可以爱我,唯独不能拥有我。谁都可以欣赏我,唯独不能触摸到我。在时间的长河里,我可能嫁给过你,也嫁给过他,但我从来都没属于过任何人。我可能做过你的母亲,做过他的女儿。但我从来都属于自己。我可能做过妓女,也可能是个处女。我可能跟随过撒旦,也可能跟随过耶稣。我做过神的女儿,也做过佛陀的弟子。如今,我不再追随任何人。我只做我自己。我是一个新娘,一个心娘,一个从心诞生的新娘。我不是母亲诞生的,也不来自于泥土或天空,我诞生于自己。一朵花看似生长于泥土,不,那只是表象。一朵花生长于一朵花。即使没有泥土,一朵真正的花,也会开放在空里。土里生花终是泥,空中生莲终不坏。我是一个神秘的新娘。没带着面纱,却捉摸不透;有着形体,却轻如薄翼。我是一个女人,一个十足的女人佛说女人不能成佛,不要被佛瞒。女人只需要成为女人,为什么要成佛?大智舍利弗,在天女面前,其智如蚊如蝇,其态如聋如盲。向氏指导他的丈夫心向宗门,凌行婆搅得禅和子心神不宁。女人其性如水,其态如山谷,其形似花枝,其韧如钢铁。今天我成了一个新娘,我嫁给了自己。我甘心做一个女人。我愿意自己永远是一个女孩,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宝贝。

    2021-06-18

  • 学山禅话

    学山禅话训练觉知,永远从当下开始问:祈请师父开示:当人沉睡或者昏迷状态时,如何训练觉知?答:沉睡和昏迷是你此时的妄想。你找不到一个真实的沉睡和昏迷的时刻。知道此时在打妄想,当下离开这一妄念,才是训练觉知。训练觉知永远是在当下训练,永远不存在未来中的沉睡和昏迷的状态。 为什么不问自己居士:师父,您每天在道场还有微信上接待那么多人,面对那么多的提问,您累吗? 答:你看到江河每天翻涌着波浪,江河累吗?你看树总是被风吹动,它累吗?你看每天云飘来飘去,可曾喊过累?为什么江河、树木、云不累?以无心故。 居士:您真的像江河、树木那样无心吗? 答:你看我是什么就是什么,这一切都发生在你那里。你为什么不问自己有心无心,而来问我? 什么是离自己越来越远师父好,看您的文章中有下面一段:有人问禅师:我如果跟您学法,多久才能开悟?禅师说:可能十年。学人说:如果我精进用功呢?禅师说:可能二十年。学人迷惑不解,问禅师:为什么?禅师说:你离自己越来越远。请师父开示,为什么学人精进用功,禅师反而说他离自己越来越远?答:离自己越来越远,是指于妄念上复生妄念,在念头中跑太远了而不察觉。一念妄想,就会把自己的心带离了本位。若能觉察,自觉回来,回到妄念不生,该干什么干什么而不住的状态,当下清净,当下觉悟,当下成道。只是,我们没这份功夫和力量,也不明白这其中深刻的解脱之理,经常被这一念带走而不知。这一念妄想不觉,跟着跑了这么久,这么远,还说什么精进呢?法句经中说: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无妄,精进无有涯。 什么是生死问:禅师好,请教您,什么是不生不灭?答:此是生灭!问:那什么是生死?答:为何问什么是生死?问:想免除生死!答:想免除之心,正是生死。 怎么投胎的禅师一一问几个学人:你怎么投胎的?有的回答:因为业力。有的回答:一念无明。有的说:因为有我。有的摇头说:不知道。禅师说:投胎是什么狗屎橛! 学山禅话师父好,真正的开悟难道不是时时保持觉知吗?那睡着了和做梦时如何保持觉知?人死了以后还怎么保持觉知?答:保持觉知是妄非觉。真觉者,无觉不觉,非觉非非觉。若住于觉,以为有觉可得,此正是无明。非但睡着是梦是妄,醒着亦复如是,亦是梦是妄。只因真如自性起念,无间断时,非关日夜梦醒。但能不住不着,妄反是真。若住于真,真反成妄。觉知只是本觉之用,以住着妄念故,而说觉知。若本无住,即不须觉知。若以为有觉知可得,此是生死根也。

    2021-06-15

  • 回到当下的力量

    回到当下的力量回到当下的力量,是宇宙间最神奇的力量。宇宙间的生命有很多等级。最高级的生命,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和意识的灵活,不是因为他能显现出什么形象,不是他能做出什么事情。他的力量来自于知道一切相的虚妄,来自于他能回到当下。宇宙间最高级的力量是回到当下的力量。回到当下,这份力量隐藏在每一个生命的每一个瞬间。你只需要发现它,并训练它,掌握它,你就掌握了生命中最高级,最神奇的力量。当你掌握了回到当下的力量,一切佛国的景象都显现在你面前。所谓的佛国,不仅是所现的景象,而是内心妄想的止息。当你从妄念中出离,就算是在无比黑暗的山洞,你的心光仍会照亮法界。所有的觉者并不是觉悟了什么,他们只是熟练掌握了回到当下的见闻觉知的能力。觉悟的人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他只是洞察了念头没有实性,不再被念头愚弄。觉悟的人平常的出奇。他唯一不平常的地方就在于随时从妄念中出离,从境界中转身,从故事里跳出。说法天花乱坠,学徒成群,腾身飞空,能入甚深禅定,都不神奇,回到当下,那才是真正的神奇。修一切法都是有为,回到当下的力量是无为。修一切行都是向外寻找,回到当下是休息,是回到自己这来。如果你是一个修行者,你不用到处去找涅槃,回到当下,哪怕只是听见一声鸟叫,那就是涅槃。说是涅槃,不可生涅槃想。若于一切时,一切处而生想着,你只需要出来。出来的瞬间,假名涅槃,涅槃不可住着也。如果你是一个修行者,你不用去求开悟,如果你能因色,因声,音嗅,因触,因念而回到当下,你已经在开悟中。开悟不是在头脑里开悟,而是因从头脑里出来,假名开悟。不论你因什么而烦恼、抑郁或不开心,那都不是真的。回到当下,你立刻来到常乐我净中。说回到当下是神奇的,事实上,那真的一点也不神奇。因为我们总是寻找神奇,所以才错失了最平常的当下。随时随地能回到当下,哪有比这更宝贵的事?随时随地回到当下,哪有比这更神奇的事。诸佛只是安住当下的人。所有的神奇之中,回到当下,是最上神奇。你只需要回到当下来,一切梦自醒,一切苦自息。 

    2021-06-15

  • 觉知,那才是你最亲密的伴侣

    觉知,那才是你最亲密的伴侣与觉知在一起,你将不再恐惧和紧张。当你不安时,你一定是被带到了意识里,你没有和觉知在一起。回到觉知上来,不安消失了。当你紧张时,你一定是进入了妄念中,你忘了要和觉知在起,要和自己身体的某部分觉受在一起。回到觉知上来,紧张没有了。当你无聊时,你进入了头脑。回到觉知上来,与觉知在一起,哪怕用左手摸一下右手,只是单纯地感知到什么,无聊消失了。当你恐惧、空虚、郁闷,甚至身体出现种种不适,用最快的速度回到身体的觉知上来,和自己的感知在一起,那些让你难过的状态立刻得到了缓和,甚至慢慢地消失了。你失眠了,你为此烦躁起来,越发的睡不着觉。你辗转反侧,你忘了觉知。回到觉知上来,静静地陪着觉知,或者说,让觉知陪着自己。虽然同样是睡不着,你变得安静下来了。继续绵绵密密地觉知,不经意间,你睡着了。当你有了觉知相伴,世间再好的东西都无法吸引你。当你回到觉知中,世界立刻安静,你所有的问题消失了。在觉知中,一切法与非法没有了。在觉知中,六根、六尘,六识消失了。在觉知中,那是绝对的寂静和涅槃。在觉知中,那是最安全的禅座。与觉知在一起,即与诸佛同在。与觉知在一起,一切烦恼自动丧灭。如果你还没练习觉知,现在就可以开始。觉知你的呼吸,觉知你看到的每一个字,觉知你的手指的移动,觉知你现在是站着还是坐着。比以前更加认真一些,动作更慢一些,觉知的更仔细一些。觉知从来都在你身上。觉知不需要任何的力量。它是你生下来就具有的。觉知才是你生命主体,而不是意识和妄想。我们太多的人把思想和意识当成了我,不知道那是一切无明和烦恼的起因。觉知,才是真正的你。而那觉知里,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你。觉知,只是从你心上划过的一缕微风,一片白云,一股流水。它们不住,但又永远不会消失。

    2021-06-15

  • 世间最美的事

    世间最美的事早晨醒来,想起心中无事,最平凡的早晨醒来,都成了最幸福的事。心中无事,坐在那里剪指甲,都成了最惬意的事。心中无事,雨的嘀嗒声,都成了最美妙的音乐。吃着饭,想起没有任何事等着你去做,自然地放慢了咀嚼的速度,尝到了饭菜的香味。最最普通的米在你的嘴里嚼出了香甜。吃饭这么平常的事,成了最快乐的事。想起心中无事,走着路都会笑出声来,像个病人一样。想起心里无事,总是情不自禁地喜上眉梢。人家问你,为什么这么开心?你笑着说:没事。不仅一天无事,每天都无事。一个月中没有一件事。一年,三年,五年,都没有事。没事真好,无事太妙。没事逍遥,无事合道。事从心起。若悟无心,事即无。事从有来。悟一切法无,自然无事。人没事,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吗?人无事,还有比这更尊贵的事吗?人无事,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吗?凡夫耐不住寂寞,所以无事找事做。觉者知一切事究竟是空,有事亦当无事过。古人说:无事是贵人。又说:佛是无事人。又说:好事不如无。心中无事,非是有意无事。若有意无事,反成有事。无事只是表相,无心才是实相。心中无事,心亦无,才是真无事。若有心,无事只是暂时。以无心故,有事无事皆无事。做一个无事人,这是你人生的头等大事。心亦无,那是你人生要领悟的唯一实相。

    2021-06-15

1616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75767778798081

...

161162